隧道衬砌裂缝处治分析论文)

隧道衬砌裂缝处治分析论文)

ID:23487129

大小:73.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1-08

隧道衬砌裂缝处治分析论文)_第1页
隧道衬砌裂缝处治分析论文)_第2页
隧道衬砌裂缝处治分析论文)_第3页
隧道衬砌裂缝处治分析论文)_第4页
隧道衬砌裂缝处治分析论文)_第5页
资源描述:

《隧道衬砌裂缝处治分析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隧道衬砌裂缝处治分析论文)隧道衬砌裂缝处治分析摘要:苗圃一号隧道K4+068.5〜+055段二衬开裂,针对连拱隧道二衬开裂处治情况分析,在实际处理过程屮取得良好的效果。本文仅供连拱隧道二衬幵裂施工处理作为参考。关键词:隧道二衬裂缝处理分析1、工程概况苗圃一号隧道全长610m,起讫里程K3+530〜K4+140,为三车道大跨度双连拱隧道,单洞开挖宽度达到16.7m,所穿围岩的级别均为V级,其中V级浅埋段为330m,V级深埋段为280m;最大埋深为52m,最小埋深为4m。二衬开裂地段K4+068.5〜+055段围岩级别设计为V级深埋段,左线主要为碳质泥岩、泥岩和

2、粘土夹碎石,右线主要燧石灰岩夹泥岩,埋深约22〜28m,地形和地质均向左侧严重偏压。2、衬砌幵裂情况出口左线K4+068.5〜K4+059.5段二衬右侧靠中隔墙一侧发现一条水平裂缝,宽度为10mm左厶,裂缝从K4+059.5延伸至K4+045位置。在左线施工过程中,K4+068.5〜+055段发生过两次坍方,多次变形,2009年3月5日,K4+063〜+059左侧壁发生坍方;2009年4月5日,左主洞K4+071〜+067发生坍塌冒顶。3、衬砌幵裂情况原因分析隧道埋深浅,围岩软弱,软硬岩体分布不均,节理发育,岩体破碎洞身走向与岩层走向基本一致,岩层倾向90°

3、〜110°,岩层倾角60°左右,地形地质偏压显著;加之右洞开挖后引起松驰范围进一步扩大,最后松散压力导致左洞己施工完成的二衬砼开裂。上方土体松散,加之岩层倾向对左线存在地质偏压是衬砌开裂的主要因素,后进右洞幵挖对左洞的扰动是诱发因素。4、衬砌幵裂处理1、处理原则标本兼治,一次根治,不留后患。2、处理措施1)将原来的左洞超前右洞施工调整为右洞超前左洞施工;2)注浆加固开裂地段围岩,着重对中隔墙顶部范围内围岩的加固,采用洞内注浆结合地表注浆的方式,调整相应注浆参数;①洞内注浆从右洞中隔墙顶向左洞进行注浆,加固中隔墙顶及左洞的围岩,注浆采用水灰比为1:1〜0.6:

4、1的水泥浆,浓度根据现场情况调整,注浆压力控制在2Mpa,具体做法见下图。②地表注浆为了保证以后结构的安全,对洞顶以上10m范围内松散土体进行地表注浆加固,改善围岩的力学性能,使初支以外的围岩能够与初支一道承受上方的压力,减小松散压力对结构的影响。3)采用增设锚杆加固开裂段二衬与中隔墙、围岩的连接在左洞二衬裂缝的上部打设两排中空锚杆,一排锚入围岩,加强二衬与围岩的连接;一排打穿中隔墙与其形成对锚体系,并施加5t左右的预应力4)衬砌裂缝治理:以补为主,局部凿除破损部分,并做好防水处理;在二衬裂缝上下凿开160cm高度,尽量保留原有钢筋,钢筋变形严重的作加强处理

5、,重新灌注混凝土,并在开门部位每2m—道设置4)100PVC半圆管,接至电缆槽底后排入水沟,开口范围环向设二道止水条。5)加强该段二衬在施工及运营期间的变形监测;为了保证施工及运营的安全,在整个施工期间进行变形观测,施工完毕交付使用后,进行一定时间的变形观测,确保处治部位完全处于稳定状态,无任何变形及位移后停止观测。5、处理效果根据苗圃一号隧道厶线二衬幵裂情况及施工情况,拱顶沉降及收敛位移监测断面布设如下:各监测断面纵向间距为5.0〜10.0m;其中,每个监测断面沉降测点为1〜2个,每个监测断面收敛位移测线1〜2条。测点及测线布设以能反映衬砌变形情况为原则。

6、监测断面测点布设位置如下图1示:1二衬监测点位置布设示意图2压力盒埋设位置示意图压力盒监测数裾分析从近期采集的监测数据可知,二衬开裂段,各监测断面测点沉降及收敛位移变化量都在允许范围内,暂未见明显的异常沉降及收敛位移出现,因此综合分析说明:二衬趋于稳定状态。6、结束语1、连拱隧道施工跨度大,工序复杂,易出现偏压,各个工序相互影响很大,工序的先后顺序及相联关系极其重要,尽量减小各施工工序之间的相互影响,尤其是V级围岩。2、确保中隔墙基础承载力达到设计要求。3、加强监控量测工作,用量测信息指导施工,及时反馈信息以修正设计和采取应急措施,加强洞内观测、拱顶下沉量测

7、、净空收敛量测、量测数据及时整理分析,预防变位情况,方可正确指导现场施工。参考文献(1)JTGF60-2009,公路隧道施工技术规范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