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悬浮项目分析

磁悬浮项目分析

ID:23513668

大小:305.00 KB

页数:24页

时间:2018-11-08

磁悬浮项目分析_第1页
磁悬浮项目分析_第2页
磁悬浮项目分析_第3页
磁悬浮项目分析_第4页
磁悬浮项目分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磁悬浮项目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磁浮交通长大干线投融资机制与管理体制研究磁浮交通长大干线经济评价3.1磁浮交通长大干线经济评价3.1.1磁悬浮列车简介磁悬浮列车是一种采用无接触电磁悬浮导向和驱动系统的高速列车系统,时速可达400公里以上,是一种当今世界速度最快的地面客运交通工具,具有能耗低、噪音小、安全舒适、低污染等优点。高速磁悬浮交通技术,是第一个完全不用轮子、采用非接触行进的列车系统,不是滚动而是浮动。她克服了传统的轮轨技术的羁绊,使轨道交通技术更适于环境保护,更经济、更快捷、更安全。高速磁悬浮列车系统是根据电磁悬浮原理实现支撑和导向的。在车厢的两侧装有可单独控制的电磁铁,在导轨的下面装有定子组,支撑和导向就是靠它们之间

2、的吸引力来实现的。悬浮磁铁从下面向上把车厢吸引向导轨,同时,导向磁铁将车厢横向就位。一个带冗余的电子控制系统保证车厢与导轨的悬浮距离为10毫米。与汽车或传统的火车不同,高速磁悬浮列车系统的推进系统不在车上,而是安装在轨道上。使其能够以很快的速度前进,并有良好的加速性,它可以有效地用于相对的短距离线路或停靠站较多的线路。磁悬浮高速列车的技术概念已经消除了与传统运输方式的安全风险问题。导轨推进系统的原理使得撞车成为不可能。如果在同一区间有两列或多于两列的列车同时行驶,导轨上的电机会迫使它们在同一方向上按相同的速度行驶。因为磁悬浮高速列车导轨没有交叉,所以不会与其他交通系统相撞,车厢包着导轨也不会发

3、生“脱轨”。与其他交通系统相比,磁悬浮高速列车系统作用在导轨和车厢上的负载极低,从而降低了总体运行风险。这要归功于悬浮和导向磁铁沿列车两侧的连接车厢的负载传输。2003年年初,上海将建成中国乃至世界上第一条正式商业化运营的磁悬浮交通线。它包括:建设一条从浦东国际机场到市区龙阳路长约35公里的双线、高架磁悬浮铁路,与穿越黄浦江的地铁二号线衔接;初期引进德国高速、常导型的最新磁悬浮列车3列,每列为3辆。投资来源可能采用政府、社会、海外三方合作的办法解决。这一示范运营线的启动意义深远。对上海而言,磁悬浮列车可以用7—8分钟时间将旅客送达目的地,而且票价远比出租车便宜,将吸引大量进出浦东的客流;同时,

4、将改善上海的投资环境,提升上海的国际形象。更重要的是,上海将借助磁悬浮列车,推动相关高精尖技术及企业和产业的发展。它所积累的经验,将为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和干线高速交通体系带来深远的影响。磁悬浮具有以下显著优势:A)速度快。其最高时速达500公里,从而在列车行驶时间上与中短程客运飞机可一比高低,且加速和制动时间较短,可解决中、长距离国内客运和贵重、特急货运。第24页共24页磁浮交通长大干线投融资机制与管理体制研究磁浮交通长大干线经济评价B)安全性好。尽管速度快,但由于车体套在线路上,故没有颠覆的危险。由于根据线形电机原理,马达设在线路上,所以也没有同一线路上两列车因速度不同发生追尾或对撞的危险。C

5、)经济性好。尽管它很快,但由于无轮轨摩擦,所以耗能比普通高速火车少1/3。其造价与普通高速铁路几乎相等,但由于无轨摩擦,所以维修费用低。D)对环境有利。由于它既无轮轨摩擦,又无马达轰鸣,因此当它以时速250公里经过市区或人口密集区时几乎听不到声音,而当时速高于300公里时,它与空气摩擦产生的噪音也只有时速160公里的普通火车的一半。更重要的是,它耗能不仅低于普通火车,更大大低于汽车和飞机。在驱动功率相同时,其耗能仅为汽车的1/3,飞机的1/4,而降低能耗是环境保护的最主要问题。E)节省建设用地。磁悬浮铁路不受地形、地貌影响,它可以在坡度为10%的线路上行驶,而且曲线半径比普通高速铁路小,因此比

6、普通铁路要节省建设用地。3.1.2长大干线磁悬浮项目的必要性近年来,由于我国对国民经济结构进行调整,国内消费需求出现了疲软的情况,对我国经济增长速度带来很大的影响。为了保持我国经济稳定持续和较快的发展速度,中央作出了我国经济发展主要依靠扩大内需,推行积极的财政政策的重大决策。这一决策的重点就是政府扩大对基础设施,特别是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规模,以此来促进和带动整个国民经济的稳定持续的发展。由此可见,发展磁悬浮交通项目对于扩大内需,刺激经济增长具有重要意义。3.1.2.1包括磁悬浮在内的交通运输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具有特殊的地位和作用交通运输是现代经济社会正常运行的基础保障,市场经济条件下现代大生

7、产的发展,促进了生产的专业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在生产要素之间的快速交换是保障和维护社会生产正常运行的基本条件。没有现代化的运输体系就很难想象会有一个完善的市场经济,交通运输规模的大小是经济社会现代化程度的基本标志之一,现代经济社会在多大规模上运用多少资源来实现人与物在空间和时间上的变换,反映了经济社会的发达程度。纵观发达国家的经济社会发展过程,无不表明现代经济社会的发展,都经历了一个交通运输革命的阶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