伟大的历史性转折学案

伟大的历史性转折学案

ID:23515571

大小:57.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1-08

伟大的历史性转折学案_第1页
伟大的历史性转折学案_第2页
伟大的历史性转折学案_第3页
伟大的历史性转折学案_第4页
伟大的历史性转折学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伟大的历史性转折学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伟大的历史性转折学案!高一历史年级学科必修Ⅱ教学案专题三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教学要求】1、了解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有关改革开放决策的内容。2、认识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对我国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的历史意义。3、简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主要内容和作用。4、知道国有企业改革的主要内容和国有企业改革对国民经济发展的作用。5、感受改革带来的社会巨变,认识改革与社会发展的关系。6、概述我国创办经济特区、兴办经济技术开发区、开辟沿海经济开放区和开发开放上海浦东的史实。7、分析我国对外开放格局初步形成的特点。8、感受对外开放带来的我

2、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巨大成就。【知识梳理】一、工作重点的转移1、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⑴历史背景:①20世纪50-70年代以来的经验教训;②“文革”的结束;③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 ⑵时间、地点:1978年12月。北京。2、十一届三中全会主要内容:⑴思想:重新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指导方针;⑵工作重点:从“以阶级斗争为纲”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⑶改革开放决策:提高生产力、改革生产关系、上层建筑、思想方式;肯定权力下放原则、精简各级经济行政机构。3、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意义:⑴三个历史性转变:①从“以阶级斗争为纲”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3、②从僵化半僵化到全面改革;         ③从封闭半封闭到对外开放。⑵两个标志:①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道路正式开辟;      ②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到来。二、改革:从农村到城市1、农村改革: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⑴原因:中国农业集体化以后,人民公社体制严重压抑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农业生产发展缓慢,农民温饱问题都没解决。⑵历程:①最早是安徽凤阳县小岗村和四川广汉县的农民自发进行尝试;  ②中共中央推动    ⑶内容:包产到户、包干到户为主要内容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⑷实质:改革生产关系,没有改变所有制性质。 ⑸意义:这场改革,是中国农村经济体制的

4、一次重大变革,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从根本上改变了农村的经济形势和社会面貌。2、城市改革: ⑴推动:农村改革的推动。 ⑵开始标志:1984年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 ⑶中心环节:增强企业活力3、经济体制改革的实质和意义. ⑴实质:在坚持社会主义制度的前提下,改革生产关系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一系列环节,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⑵意义: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使国民经济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城乡居民得到实惠,生活水平有了明显的提高。三、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1、过程:⑴设立经济特区深圳、珠海、汕头、厦门(1980年)、海南(1988年)

5、⑵开放沿海城市14个(1984年)⑶设立沿海经济开放区(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闽东南地区、环渤海湾地区)   1990年,开放上海浦东地区。浦东的开发开放,成为中国进一步对外开放的重要标志。⑷开放内地城市2、格局: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3、特点:多层次、有重点、点面结合4、作用:有力地推动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合作探究】当今的对外开放与旧中国的被动开放又有哪些区别呢?①前提不同:前者是在我国主权独立完整,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前提,坚持平等互利的原则下进行的,后者是在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国家主权丧失的

6、前提下进行的。②性质不同:前者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是符合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潮流,目的是为了促进我国经济发展,吸收发达国家先进的技术经验,更好地增强我们自力更生的能力。后者是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政策,是帝国主义为了向中国倾销商品、掠夺中国而提出的。③结果不同:前者有利于我国引进外资,发展中国的民族经济;后者有利于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而不利于中国的民族经济发展。【本课测评】一、选择题(B)1、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新中国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主要是因为 A、肯定了经济体制中权力下放的原则B、转移了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C、重新确立了实事求是的指导方针 D、

7、抛弃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口号(D)2、对外开放政策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下列对其表述错误的是  A、我国的对外开放首先是从设立经济特区开始的B、我国政府在经济特区,沿海港口城市和经济开放区都实行优惠政策C、对外开放的实行带动和促进了内地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D、特区的“特”主要体现在政治领域(C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