伦理学发展路径中的“和”“同”

伦理学发展路径中的“和”“同”

ID:23522296

大小:69.99 KB

页数:17页

时间:2018-11-08

伦理学发展路径中的“和”“同”_第1页
伦理学发展路径中的“和”“同”_第2页
伦理学发展路径中的“和”“同”_第3页
伦理学发展路径中的“和”“同”_第4页
伦理学发展路径中的“和”“同”_第5页
资源描述:

《伦理学发展路径中的“和”“同”》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伦理学发展路径中的“和”“同”[摘要]当代中国伦理学最重要的使命是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伦理基础,为实现这一使命必须融通古今中外各种思想资源。从而,其发展的合理路径是一种三维异质的结构,是马克思主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现代性三种路径或范式的“和而不同”。在这一构想基础上,甘绍平《伦理学的当代建构》一书作为发展当代中国伦理学之现代性范式的典范,就可以从使国外伦理学的积极成果成为中国特色伦理学有益滋养的视角得到高度评价。[关键词]伦理学发展路径和而不同权利伦理[中图分类号]B82-0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1539(2

2、016)05-0031-05子曰:“君子和而不同”(《论语?子路》)。显然,这种关于“和”与“同”伦理学发展路径中的“和”“同”[摘要]当代中国伦理学最重要的使命是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伦理基础,为实现这一使命必须融通古今中外各种思想资源。从而,其发展的合理路径是一种三维异质的结构,是马克思主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现代性三种路径或范式的“和而不同”。在这一构想基础上,甘绍平《伦理学的当代建构》一书作为发展当代中国伦理学之现代性范式的典范,就可以从使国外伦理学的积极成果成为中国特色伦理学有益滋养的视角得到高度评价。[关键词]伦理学发

3、展路径和而不同权利伦理[中图分类号]B82-0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1539(2016)05-0031-05子曰:“君子和而不同”(《论语?子路》)。显然,这种关于“和”与“同”问题的哲学思考,属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和道德精髓,我们作为后人应该努力传承和发展它。那么,对于当代中国的道德生活,特别是对于当代中国伦理学的发展路径问题,是否可以运用“和”与“同”这对范畴加以分析,从中引发出一些有益的思考和启示呢?笔者认为这是可能的,并愿意尝试一下。据此,本文以对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甘绍平研究员2015年出版的《伦理学的

4、当代建构》一书的分析为基础,从权利伦理的适当定位、“和而不同”的发展路径、人类伦理的有益滋养三方面,就当代中国伦理学发展路径中的“和”与“同”问题,谈一些初步的看法。一、权利伦理的适当定位甘绍平《伦理学的当代建构》的主题为对基础伦理学的探究。所谓基础伦理学,顾名思义,即对伦理学基础或基本问题的研究,也就是当今伦理学学科体系中的“伦理学原理”或“道德哲学”部分。此书首先从对伦理学中的人的本质特征或特性(镜像)的论证出发,以奠定其道德和伦理学研究的前提。基于人作为能够进行自由选择和道德行动的主体之精神性本质,甘绍平把道德界定为人际交往公认的、普遍

5、的行为规范,包括调节群体行为的外在习俗和指导个体行为的内在品格,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三大最重要的伦理规范:不伤害、公正和紧急救援意义上的仁爱,强调这些道德规范的功能在于对人的共通利益以及和谐相处的需求提供保障。至于人类所有道德规范作用发挥的前提,则是人的自由选择,即其关于道德义务之权利基础的命题:“是否履行道德义务,取决于行为主体是否拥有自由选择的道德权利。”进一步说,在甘绍平看来,以上“不伤害、公正、仁爱”规范作为人类社会的一种共识性之行为基础,得到了德性论、功利主义、义务论、契约主义伦理学的一致认同;但是,在判定道德的终极依据或最高标准之

6、问题上,它们则各有其独特解答和论证方式。面对西方四大最重要的规范伦理体系彼此差异、相互竞争的道德格局,甘绍平在考察其历史与现代流变的基础上,“将这些伦理资源构建成一种融贯的道德规范应用系统,从而试图为有效应对现实的道德冲突与难题提供伦理导向和指南”。从以上对《伦理学的当代建构》第一章至第九章思想观点的简要概括来看,甘绍平首先提出了一种关于伦理学基础理论的系统框架:从人的精神性本质出发,确定道德的基本定义、规范内涵、社会功能、作用前提;接着,基于“不伤害、公正、仁爱”之最重要伦理规范,着重从应用伦理学的角度探讨了多元规范伦理体系如何达成共识,以

7、解决道德冲突的问题。在相关的阐述过程中,充分体现出此书明确的问题意识、广阔的学术视野、深入的理论思考、独特的个人见解。尽管有着德语哲学界的“基础伦理学”背景,而且也在《何为伦理学》的第二章中初步辨析了“道德”和“伦理学”的基本概念,第十章《元伦理学的核心问题》还是对英美哲学界“元伦理学”关注的“道德判断是否具有认知内容”提问给出了自己的回答,不仅展现了作者伦理学研究视野的广泛性,而且其所发挥的认知主义之弱的伦理实在论观点,进一步论证了“不伤害、公正、仁爱”这三项人类普遍认同之伦理价值的客观存在,特别是“自由、人权、民主、公正”的客观存在。此外

8、,甘绍平还从当代人类社会制度与政治生活建构的规范性基石的角度强调:“自由、人权、民主、公正作为核心的政治价值,能够同时得到现代社会的认可,是人类长期艰辛探索、实践和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