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水准测量的误差分析及控制方法

浅谈水准测量的误差分析及控制方法

ID:23588046

大小:73.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1-09

浅谈水准测量的误差分析及控制方法_第1页
浅谈水准测量的误差分析及控制方法_第2页
浅谈水准测量的误差分析及控制方法_第3页
浅谈水准测量的误差分析及控制方法_第4页
浅谈水准测量的误差分析及控制方法_第5页
资源描述:

《浅谈水准测量的误差分析及控制方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浅谈水准测量的误差分析及控制方法摘要:高程测景是测景任务中的一部分。其中,水准测量是高程测量中精度最高、用途最广、一种普遍采用的测量方法。笔者结合自身的工作经验对水准测量的误差谈一点自己的看法,与同行们共勉。本文采集自网络,本站发布的论文均是优质论文,供学习和研宄使用,文中立场与本网站无关,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己转载的信息,如果需要分享,请保留本段说明。关键词:测量;误差水准测量是采用几何原理,利用水平视线测定两点间高差。仪器使用水准仪,工具是水准尺和尺垫。在进行水准测量时,会受到各种误差的影响,本文将就水准测量过程可能出现的误差

2、进行分析。水准测量中误差来源主要存三个方面:仪器误差、观测误差和外界条件的影响。I仪器误差LI视准轴与水准管轴不平行的误差成因:经过校正的仪器,在使用时间过长或受到震动后,使得视准轴与水准管轴不平行而产生一定夹角。即使在水准气泡居中时,视准轴也不会水平,结果在水准尺上引起了读数误差,该误差与视距的大小成正比。预控措施:使用前后视距相等的方法测量,可消除或减小该误差的影响。L2水准尺的误差成因:水准尺的误差,包括尺长误差、分划误差和零点误差。作业前应对水准尺进行检验,对尺长误差和分划误差不符合规定要求的尺应停止使用。控制措施:对于尺长误差较大水准尺,使用时,应在最后的高差加上

3、水准尺每11的尺长改正。对由于尺底磨损引起的零点误差,可采用设偶数站的方法来消除。2观测误差2.I水准管气泡居中的误差通常,我们在水准仪精平时进行读数,而忽略了在读数时水准气泡是否居中。同时由于观测方式的影响,导致读数的误差。如果采用灵敏度高且装有符合水准器的仪器,在读数前后调整气泡居中,则该误差会大为减少。2.2估读水准尺的误差巾于观测者眼睛的鉴别能力有限,而十字丝又有一定的宽度,所以在估读毫米数时,不可能十分准确。尤其在视线较长或成像不良的天气条件下,对估读的读数影响更大。操作过程中,不同的人对水准尺上的数据估读不同,估读范围相差2〜5m,如测量地面上任意两点藝间高差,

4、iki两点正中间安置水准仪,IX点和i点分别立水准尺。第一次测量时,水准仪瞄准a点水准尺,甲读得水准尺上读数,乙读得*=lb24i,水准仪瞄准藝点水准尺,甲读得l=L5W«,乙读得l=L9bSi.则甲、乙分别算得、膠两点间高差■r^-l=Lb2bi-L3b3i^.2b3i和=tb>li^k3bSi=e.2mi,甲乙两位所得a、匯两点间高差相差丫•.H4.(△=T2b3i-e*2S<)i=«*M4i)。第二次测量,用变仪高法将仪器抬高进行测量,水准仪瞄准IX点水准尺,甲读得水准尺上读数*=LT!4i,乙读得

5、乙分别算得iX、藝两点间高程■r^-l=L^»4i-LS2Si=«.2S^i和■i>^"l=LWi-LS9k=e.2Sa。甲乙1扇怂1得ik、■两点间高差相差了♦••Ti(△:•.mi-czcize.etT.)。通过校核,仪器抬高后甲测得jx、■两点高差之差△:(限差),小于规定的限差,测量数据合格,可得ik画两点高差(e.2«i3i-W.2S%)/2^.2bh;仪器抬高后乙测得ik匾两点高差之差(限差),超过规定的限差,说明测量数据不合格。因此,不同的人估读出不同的毫米数,导致测量误差大小不一致,误差太大超过规定的限值就得重新测量,浪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针对这种误差,建议

6、测量过程中采取最少让2人同时估读毫米数据,取最接近的毫米值作为最后的测量数据,避免重复操作,节省时间。其次估读毫米数误差与观测者个人有关,无法完全消除。为了提高估读的准确性,应适当控制视线长度,并尽量选择在成像好的天气条件下进行观察测量。2.3水准尺倾斜的误差测量时,水准尺左右倒在0镜中可以看到并可以纠正,但尺子前后倒时则会产生读数误差。设水准尺沿视线方向前(后)倾斜角为S,视线在倾斜尺上的读数为,未倾斜的尺读数为⑽®8,由此产生的读数误差AI为:AIHI&4M;(Hms8)/(8^/p2例如,当5:M°,时,则△1=3■■3外界条件的影响XI地球曲率的影响由于地球曲率的缘

7、故,在同一水准面上的两个点其高差并不为零,由此产生的读数影响*的计算如下:C^2/2U其中,I两点之间的距离;地球的半径。如果将仪器置于前后视尺中间大致等距离处,利用等距等影响的原则,使测站高差计算中自动消除曲率对前后视读数的影响。3*2大气折光的影响大气层的空气密度一般是上疏下密,但在距地面!•《I以内的某些局部地区,由于受到地面辐射热的缘故,空气密度也会发生下疏上密的现象。当视线通过不同密度的大气层时,就会连续发生折射而呈现弯曲状。这种现象为大气折光。在平坦地区,当视线离地面LSi以上时,视线将发生向下弯曲,使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