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走向生态化的居住区室外环境设计

论走向生态化的居住区室外环境设计

ID:23617157

大小:14.90 MB

页数:49页

时间:2018-11-09

论走向生态化的居住区室外环境设计_第1页
论走向生态化的居住区室外环境设计_第2页
论走向生态化的居住区室外环境设计_第3页
论走向生态化的居住区室外环境设计_第4页
论走向生态化的居住区室外环境设计_第5页
资源描述:

《论走向生态化的居住区室外环境设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1绪论1.1选题的背景20世纪以来,随着工业的发展对气候产生的不良的影响,保护人类所生存的环境成为全世界共同的目标。对于产生气候恶化的原因,科学家们归结为人类自身的责任,目前还有补救的措施,全世界所制定的政策和公约,将决定气候的变化和人类发展的方向。在20世纪70年代初,工业空前发展、汽车保有量剧增,全球性能源急剧消耗,在这样的大环境下,结合环境、气候变化,可持续思想的环境生态设计理念应运而生。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对不可再生能源的需求也在日益增加。就土地消费来说,中国的人均耕地面积约为世界人均耕地面积的1/3,水资源约为世界

2、人均量的1/4。在建筑材料方面,我国的建筑行业对钢铁、混凝土的利用率也较低,跟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各种严峻的事实表明,我们必须贯彻可持续发展的绿色生态设计理念,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已经刻不容缓“1。各部门也通过自身的努力来实施国家的政策,通过新城区规划以及老城区的再利用改造等方法去节能减排。在这样的大背景下,生态型居住区应运而生,在经历了十多年的实践和经验储备后,人们对绿色生态居住区环境的认识逐渐深刻,也更希望居住区在优化城市环境的过程当中做出一些贡献。本文的选题旨在将建筑学、城市规划和生态学等学科相结合,将理论运用到实

3、践中,为人们创造出更优越的室内外居住环境。1.2研究的目的与意义1.2.1研究的目的2001年5月27日,由原建设部主管、原建设部住宅产业化促进中心主编的《绿色生态住宅小区建设要点与技术导则》,《导则》实施总的目标是提供科学和技术实施的指导方针,促进住宅的生态环境建设,提高产业化水平,以住宅小区为载体,全面提高住宅小区节能、节水、节地、治污总体水平,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实现社会、经济、环境效益的统一“1。从另一方面讲,现代人们对居住区环境质量的追求,不再是“居者有其屋”,而是“居者优其屋”,人们更多的关注由环境因素带来的美感和情趣,

4、居住区论走向生态化的居住区室外环境设计的环境质量受到了开发商和购房者的重视。城市居住区不仅影响了城市的整体风格、体现了城市发展过程、甚至其环境也是城市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城市的气候产生影响。在现有的城市规划制度中,区域±地性质和各项数据指标都得到了良好的控制,但在居住区的室外环境一项仅有绿地指标进行规划控制,并没有其他绿化、水域面积等指标,也没有具体的实施措施,主要是由开发商独立完成,这就造成了居住区环境与城市环境的不协调,并没有相互的融入和良性的能量互换。本文的目的在于通过研究居住区环境生态化设计中所涉及的建筑学、居住区规划、

5、景观生态学等学科中相关理论,结合《导则》中的条例和规定,为国内经济不发达地区的居住区建设提供造价低、效果良好的具体实施办法,并提供一些先进的居住区项目以便效仿和学习。1.2.2研究的意义目前国内国外也有不少学者在研究生态型居住区,并出现了不少成功的生态型居住区案例。然而不同地理位置有不同的气候特点,成功的模板很难作为教科书被广泛的应用,要因地制宜,根据不同地区的气候特征,将可用的居住区环境生态化设计集合在一个地区的居住区建设中是本文研究的重点。研究的现实意义在于随着中国经济和城市化进程的快速发展,环境污染、资源短缺、人口增长和一些

6、“大城市病”凸显出来,并且伴随城市的快速扩张、大量的非城市人口涌入,加上经济的快速发展,必然会带来城市居住区大规模开发的潮流。而居住区建设过程中对地形地貌的改造必然对城市面貌和环境保护工作带来影响。因此,我们必须重新考虑整个城市住宅建设的消费模式并通过激活生态住区的生态功能及其生态意义,营造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互利共荣的居住区室外环境。城市生态环境是包括城市人类在内的各种生命有机体的生存环境,是包括城市人类在内的各种城市生物生存、发展、繁衍、进化的各种生态因子和生态关系的总和但3。而城市居住区是城市结构的最基本单位之一,是城市综合

7、功能的主要载体,其建设过程是城市可持续发展战略实施的重要环节。可见居住区的生态环境建设对其所在的城市甚至全球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建设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论文将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从绿色、生态、人文等方面出发,分析生态化的概念、构成及特点,找出居住区室外环境生态化设计的应用新思路。1绪论1。3国内外研究现状1.3.1国外研究现状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在1987年提出了“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满足其发展需要的能力构成威胁的发展”,即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观念协调社会与人的发展之间的关系,包括生态环境、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但最

8、根本的是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而绿色建筑的相关理论在上世纪50年代开始研究,希腊学者萨蒂亚斯在20世纪50年代总结出了人类聚居学,提出了人类住区问题和生态学,环境科学联系在了一起的新思路,开始被人们认识和学习。到了60年代,建筑师保罗.索勒瑞把建筑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