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语文高考诗词鉴赏汇编

江苏语文高考诗词鉴赏汇编

ID:23619412

大小:28.30 KB

页数:20页

时间:2018-11-09

江苏语文高考诗词鉴赏汇编_第1页
江苏语文高考诗词鉴赏汇编_第2页
江苏语文高考诗词鉴赏汇编_第3页
江苏语文高考诗词鉴赏汇编_第4页
江苏语文高考诗词鉴赏汇编_第5页
资源描述:

《江苏语文高考诗词鉴赏汇编》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自从人类进入商品经济社会以来,贸易即已成为人们日常活动的主要部分,并成为一国经济增长的主动力。国际分工的深化、大量国际统一标准规则的建立江苏语文高考诗词鉴赏汇编  篇一:XX-XX江苏高考古诗鉴赏汇编  秋日题窦员外崇德里新居刘禹锡  长爱街西风景闲,到君居处暂开颜。清光门外一渠水,秋色墙头数点山。  疏种碧松通月朗,多栽红药待春还。莫言堆案无余地,认得诗人在此间。  注:堆案,堆积案头,谓文书甚多。  (1)联系全诗,概括作者“开颜”的原因。(4分)  (2)简要赏析颔联、颈联的写景艺术。(4分)  (3)尾联表达了作者什

2、么样的情感?(3分)  休暇日访王侍御不遇  韦应物  九日驱驰一日闲,寻君不遇又空还。  怪来诗思清人骨,门对寒流雪满山。  访隐者不遇成二绝(其二)  城郭休过识者稀,哀猿啼处有柴扉。  沧江白石樵渔路,日暮归来雨满衣。  (1)请简要分析第一首诗中作者情绪的变化过程。(3分)  (2)第二首诗中从哪些地方可看出“隐者”的身份?请简要概括。(3分)随着信息化和全球化的发展,国家及地区之间的贸易也已成为拉动一国经济的三驾马车之一,甚至是三驾马车之首,奥巴马政府成立之日起自从人类进入商品经济社会以来,贸易即已成为人们日常活动

3、的主要部分,并成为一国经济增长的主动力。国际分工的深化、大量国际统一标准规则的建立  (3)请分别赏析两首诗结句的表达效果。(5分)  醉眠  唐庚  山静似太古,日长如小年。馀花犹可醉,好鸟不妨眠。  世味门常掩,时光簟已便。梦中频得句,拈笔又忘筌。  [注]唐庚,北宋文学家,此诗为其谪居惠州时所作。  (l)说明“山静似太古”一句的含意。(2分)  (2)“世味门常掩,时光簟已便”一联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心境?(4分)  (3)《宋诗钞》中说唐庚的诗“芒焰在简淡之中”,即平淡的背后往往蕴藏着激烈情感,试结合本诗作简要分析。

4、(4分)  梦江南  温庭筠  千万恨,恨极在天涯。山月不知心里事,水风空落眼前花。摇曳碧云斜。  (1)词中恨极在天涯的恨是指什么?  (2)词中三四两句刻画了一位什么样的主人公形象请简要分析  (3)请简要當析这首词的结句  春日忆李白  杜甫随着信息化和全球化的发展,国家及地区之间的贸易也已成为拉动一国经济的三驾马车之一,甚至是三驾马车之首,奥巴马政府成立之日起自从人类进入商品经济社会以来,贸易即已成为人们日常活动的主要部分,并成为一国经济增长的主动力。国际分工的深化、大量国际统一标准规则的建立  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

5、群。  清新庾开府,俊逸鲍参军。  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  何时一樽酒,重与细论文。  注:庾开府、鲍参军:指庾信、鲍熙,均为南北朝时著名诗人。  渭北、江东:分别指当时杜甫所在的长安一带与李白所在的长江下游南岸地区。  论文:此处指论诗。  (1)这首诗的开头四句从哪三个方面对李白的诗作出了什么样的高度评价?  (2)“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一联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用了何种表现手法?  (3)说说这首诗的构思脉络。  送魏二  王昌龄  醉别江楼橘柚香,江风引雨入舟凉。  忆君遥在潇湘月,愁听清猿梦里长。  (1

6、)找出诗中点明送别季节的词语。由送别季节可以联想到柳永《雨霖铃》中直抒离别之情的哪两个句子?  (2)一、二两句诗中“醉别”“江风引雨”表达了惜别深情,请作简要说明。随着信息化和全球化的发展,国家及地区之间的贸易也已成为拉动一国经济的三驾马车之一,甚至是三驾马车之首,奥巴马政府成立之日起自从人类进入商品经济社会以来,贸易即已成为人们日常活动的主要部分,并成为一国经济增长的主动力。国际分工的深化、大量国际统一标准规则的建立  (3)三、四两句诗,明人陆时雍《诗镜总论》云:“代为之思,其情更远。”请作具体分析。  答案:  1.

7、(1)朋友新居落成;周围景色优美;白己心情闲适;主人品味高雅;宾主志同道合。  (2)选取景物,铺陈描摹(一渠水、数点山、碧松、红药);移步换景,富有层次(由远及近、由外而内);虚实结合,寓情于景(通月朗、待春还)。  (3)赞美恭维之意;羡慕向往之情;志趣相同之感。  2.(1)乘兴而往——怅惘不遇——欣赏叹慕。  (2)城里少有人知:家住深山;与渔樵为伍;居室简陋。  (3)第一首诗的结句,通过描写友人住处环境,揭示其诗歌独特风格的成因,并暗寓对友人品性的赞颂。第二首诗的结句,通过描写诗人不遇隐者、日暮归来而雨湿衣衫的情

8、景,突出访人的执着和情怀的深挚(或:通过想象隐者日暮归来而雨湿衣衫的情景,展示其生活情趣)。  3.(l)用远古时期的宁静写出山中的幽静。  (2)表达了厌恶官场、追求恬淡的心境。  (3)①“门掩世味”、“拈笔忘筌”暗含诗人难忘世事,透露幽愤不平之气;②全诗却以“山”、“馀花”、“好鸟”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