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耕文化教育学校特色建设实施方案

农耕文化教育学校特色建设实施方案

ID:23625994

大小:172.66 KB

页数:14页

时间:2018-11-09

农耕文化教育学校特色建设实施方案_第1页
农耕文化教育学校特色建设实施方案_第2页
农耕文化教育学校特色建设实施方案_第3页
农耕文化教育学校特色建设实施方案_第4页
农耕文化教育学校特色建设实施方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农耕文化教育学校特色建设实施方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田园文化”教育学校特色建设实施方案流涧小学处于城乡结合处,座落在小店区北格镇流涧村东北角,是一所全日制农村小学,学校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2007年7月建成现在的新校区,现有在校生126名,教学班6个,属单轨制教学,专任教师12名,中小学一级职称3名,中小学二级职称6名;中小学初级职称3名;本科11人,大专2人,其中市优秀班主任4名,区优秀教师5名,区优秀辅导员1名。学校面向全体学生,以“吾辈励志求真,必将厚德博学”为校训,坚持学生成才,教师发展,社会满意的办学理念。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积极建设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取得一定的成效。学校校园占地面积161

2、37平方米,生均128平方米,学校绿化面积3443.4平方米,生均12.17平方米,绿化覆盖率21.34%。校内有教学楼一座,配套用房两处,200米标准的运动场一个,配有升旗设施,整体美观、庄严。校舍建筑面积1280平方米,生均10.2平方米。学校配有图书室、阅览室、多媒体教室、电脑室、体育室、音乐室、美术室、科学实验室、心理咨询室、少先队队室、卫生室等。这里处处洋溢着浓浓的文化氛围,是流涧学子成长与学习的最佳之地。学校实行校长负责制,学校领导教育思想端正,有较高的教育教学理论素养和管理水平,求真务实,开拓进取,团结协作,勇于创新,作风民主、廉洁奉公,中心校每学年都要通过民主

3、测评,对学校领导从德、能、勤、绩等方面进行综合考评,并获得优秀等次。学校多次获得市区好评,2012年通过山西省“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验收,成为北格镇第一所“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我校还是校园文化建设示范学校,我校教育教学质量稳居全镇前三名,体育成绩更是彰显了学校重视学生发展的特色。一、实施背景国家正在积极提倡新农村建设,同时小店区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促进工程确立我校为基地校。通过专家培训,我们认识到学校要内涵发展,特色发展,必须有先进的教育理念指导及走适合本校实际的特色学校建设之路。田园文化,是传统文化与庄稼人文化紧密结合的一种文化现象。我校结合我校实际,根据学生发展情况,制

4、定我校独具特色的“田园文化”特色校建设。从以农耕教育为基础,加强对学生劳动意识的培养,同时在课堂上穿插德育教育。打造“快乐教学”的教师团队,倡导积极、健康的学习氛围,并以此影响学生的家庭生活。把田园文化的内涵及内容影响师生,达到教育的目的。通过对教师、学生及家长的认识和了解,我校把“田园文化”作为学校的特色建设方向。把“师生生活更贴近自然,享受田园文化意识”作为学校的办学理念。因此,我们把创建工作的目标定位为:依托农耕文化,打造田园教育特色品牌,让学生学会,快乐学习,教师愉悦工作,师生健康共长。培养学生的全面素质,提高师生的整体素养。学校力求借助田园文化这一独特的资源,把“田

5、园历史文化”与少先队道德建设活动相结合,通过读诗、了解传统文化,并亲手参与农作物实践,品味劳动的乐趣、传承古代田园文化的精髓,接受现代田园文化思想,让学生接受田园文化的熏陶,感受田园文化“快乐、自然、健康”的精神。我校注重田园文化教育基地氛围的营造,激发学生对田园常识探究的兴趣,激发他们的求知欲。以农耕文化作为教育载体,通过丰富多彩的学农实践活动,以达到对田园文化的独特诠释,同时通过“实践、体验——感悟、思考——内化、升华——外显、行动”的教育规律,丰富学生文化底蕴,促进孩子们树立结合古今,让传统和现代文化结合的思想,有探究精神,达到主动发展、和谐发展目的。二、农耕文化指导思

6、想多年来,我校坚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不断更新教育理念,改进教学方法,发展学生个性,积极构建学校特色文化。一年来,我校把“田园文化”作为学校特色建设,以“田园文化”的实施为总抓手,涵养师生文化底蕴,形成田园文化的氛围,整体提高学生的文化内涵。教师在课堂中穿插德育教育,结合学科特点进行田园文化教育。造就生态生活,让师生身心健康发展,提高文化内涵。办学理念:立足多元发展,奠基健康人生一训三风:校训:校风:积极学崇德教风:向上和谐敬业乐教学风:进取团结自主乐学三、农耕文化的内涵界定田园文化曾经覆盖了中国社会的方方面面,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主

7、干成分,也是构建中华民族核心价值观的重要精神文化资源。那么,田园文化的内涵是什么?1.“应时”。农业生产联系最直接的是时间与节气,在中国古代,人们基本上是生活在按照自然节律和农业生产周期而安排的时间框架之中的。夏代的历日制度《夏小正》中,已把天象、物候、气象和相应的农事活动列在一起便于民间掌握。后来,又把一年分为二十四节气,人们依节气安排农事活动。直到今天,节气依然是人们开展农业生产活动的依据。农业生产,本就是一种根据节气、物候、气象等条件而进行的具有强烈季节性特征的劳作活动,其时间性是很强的。因此,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