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必修一知识点整理(人民版)

高中历史必修一知识点整理(人民版)

ID:23667908

大小:245.50 KB

页数:16页

时间:2018-11-09

高中历史必修一知识点整理(人民版)_第1页
高中历史必修一知识点整理(人民版)_第2页
高中历史必修一知识点整理(人民版)_第3页
高中历史必修一知识点整理(人民版)_第4页
高中历史必修一知识点整理(人民版)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中历史必修一知识点整理(人民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历史必修一复习提纲高一历史必修一复习提纲专题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第一节、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一、西周的分封制1.目的:巩固西周统治。2.分封的对象:王族、功臣和先朝旧贵族。3.诸侯的权利和义务:诸侯在封国内享有世袭统治权,对周天子定期朝贡并提供军赋和力役。4.影响:(1)积极:西周分封制扩大了西周的统治区域,有利于稳定当时的政治秩序。(2)消极:但后来诸侯国之间出现了强国兼并弱国的形势,使周天子的权威逐渐削弱。二、西周的宗法制1.实质:按照血缘宗族关系分配政治权力,维护政治联系。2.目的:保证王权稳定,巩固西周统治。3.内容:周天子以嫡长子世

2、代继承最高执政权力,为天下的大宗。其余诸子分封为诸侯,诸侯对于周王室处于附属地位,他们对于天子为小宗,在本国则为大宗,其地位也由嫡长子。从卿大夫到士,也形成同样的大宗与小宗的关系。因此由血缘关系亲疏形成了“周天子—诸侯—卿大夫—士””这样的宗法等级4.最大特点:嫡长子继承制。5.影响:①维护了西周政治稳定。②保证了贵族的特权。③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6、分封制与宗法制的关系:分封制与宗法制互为表里,相辅相成。分封制是宗法制政治上的体现。宗法制是分封制的内核和纽带,它强化维系了分封制,维护贵族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三、中国早期政治制度

3、的特点:1.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国家政治结构(宗法制)2.最高执政集团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分封制)3.神权和王权的结合。(商代:铜鼎和甲骨文)第二节、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一、秦朝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建立的背景:秦朝的统一公元前230年--公元前221年,先后灭掉韩、赵、魏、楚、燕、齐六国,结束了诸侯割据局面,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封建王朝秦朝.二、秦朝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建立的过程1、皇帝制度:(1)皇帝称呼由来:秦始皇自以为功德超过传说中的“三皇五帝”,使用“皇帝”称号,确立了“皇帝”制度。(2)特点:皇帝天下独尊,皇权至高无上,

4、皇位世袭。2、中央官制——三公九卿制度确立:(1)三公的职责:丞相:协助皇帝助理万机;太尉:主管军事;御史大夫:负责监察系统。(2)九卿职责:了解即可。(3)特点:三公之间分工明确,互相牵制,大权最后集中在皇帝手中。(4)作用:军国大权完全操纵在皇帝一人之物,形成一套以皇权为中心的行政体制。3、地方:全面推行郡县制(1)背景:秦统一中国;吸取西周分封制弊端。(2)内容:“郡”是直属于中央的地方行政设置,设郡守、郡尉、监御史等职官,分掌行政、兵事、监察职责;“县”隶属于“郡”。(3)特点:郡县长官一概由皇帝调动任命,不得世袭,形成了中央垂直管理地

5、方的形式。(与分封制的最大不同)(4)影响:①郡县制的建立,是中央集权制形成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也是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的重要标志;②巩固国家统一,加强了中央集权。(5)分封制和郡县制的区别:①分封制是与宗法制相联系的,以血缘关系为基础;郡县制是按地域划分的。②分封的诸侯王位世袭,并有封地;郡县的官吏由皇帝任免调迁,官位不世袭,官员只有俸禄没有封地。③诸侯国的独立性很大,容易发展成割据势力;郡县则是地方行政机构,有利于中央集权的加强和国家的统一。4.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秦朝建立起从中央(皇帝制度、三公九卿制度)到地方(郡县制)金字塔般的统治机构,

6、标志着封建中央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最高统治权掌握在皇帝一人手中。三、秦朝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建立的影响:(1)对秦的影响:①政治上:维护了地主阶级对广大劳动人民的专制统治,有利于政治的巩固和政局的稳定。但是秦的暴政造成人民处境的恶化。②经济上:有利于封建经济的发展③国家的统一和多民族国家的发展上:有利于国家的统一④思想文化上:实行思想文化专制(如“焚书”、“坑儒”和“挟书律”),钳制了思想,摧残了文化。(2)后世的影响:秦朝建立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封建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为历代封建王朝所沿用,且不断加强与完善第三节

7、、君主专制政体的演进与强化一、中央政治制度的演进:君权与相权1、西汉:中外朝制度16第31页第32页历史必修一复习提纲汉武帝时期为削弱相权频繁更换丞相;同进破格选用人才,设立“中朝”(“内朝”),对抗“外朝”,“中朝”具有决策权。(拓展:中朝:针对“外朝”而言,指由皇帝的亲信左右、侍中、尚书等组成的参谋、决策机构。外朝是指由丞相、御史大夫为首的外朝官组成的官僚机构。)2、唐代:三省六部制(1)职能:中书省(负责草拟文件)—门下省(负责审批文件)—尚书省(负责执行)(2)作用:①相权一分为三,三省相互牵制和监督,从而加强了君权。②三省分工明确又相

8、互制约,提高了行政效率。3、宋朝:为分散相权,增设“参知政事”,作为副宰相;设枢密院掌管军事;设三司掌管财政。二、地方政治制度的演进1、西汉郡国并行制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