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语文诗词读本校本教材

高二语文诗词读本校本教材

ID:23670193

大小:101.68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8-11-09

高二语文诗词读本校本教材_第1页
高二语文诗词读本校本教材_第2页
高二语文诗词读本校本教材_第3页
高二语文诗词读本校本教材_第4页
高二语文诗词读本校本教材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二语文诗词读本校本教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高二诵读本无题李商隐昨夜星辰昨夜风,画楼西畔桂堂东。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隔座送钩春酒暖,分曹射覆蜡灯红。嗟余听鼓应官去,走马兰台类转蓬。注解:全诗以心理活动为出发点,诗人的感受细腻而真切,将一段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情感描绘得扑朔迷离而又入目三分。思考:本诗颔联历来为人称道,请赏析。满江红·怒发冲冠 岳飞 怒发冲冠,凭阑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2、注解:岳飞工诗词,虽留传极少,但这首满江红英勇而悲壮,深为人们所喜爱,它真实、充分地反映了词人精忠报国、一腔热血的英雄气概。思考:结合全词谈谈你对“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的看法。11寒食野望吟白居易丘墟郭门外,寒食谁家哭?风吹旷野纸钱飞,古墓累累春草绿。棠梨花映白杨树,尽是死生离别处。冥寞重泉哭不闻,萧萧暮雨人归去。注解:寒食清明尤为崇尚的风俗是扫墓。”从这首诗中,不仅可以看出扫墓的凄凉悲惨情景,也可以看出唐代扫墓习俗中寒食与清明是一回事。的确,每当此时,一些漂泊异乡的诗人墨客,思乡之情油然而生。思考:在词中词人借景抒情,试着分析词人此

3、时内心的情感。青玉案·元夕辛弃疾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注解:词的上片写元夕之夜灯火辉煌,游人如云的热闹场面;下片写不慕荣华,甘守寂寞的一位美人形象。美人形象便是寄托着作者理想人格的化身。“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王国维把这种境界称之为成大事业者,大学问者的第三种境界,确是大学问者的真知灼见。思考:词人在词中运用了反衬的手法,目的是为了抒发什么情感?11江城子苏轼(乙卯(mǎo)正

4、(zhēng)月二十日夜记梦)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liáng),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bìn)如霜。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1],明月夜,短松冈。注解:这首感情深挚的悼亡词,作于宋神宗熙宁八年(1075),时年苏轼四十岁,刚任密州(今山东诸城)知州不久。序云:“乙卯正月二十日记梦。”乙卯即熙宁八年。题为记梦,实际是通过记梦来抒写对亡妻真挚的爱情和深沉的思念。诗人十九岁娶王弗为妻,二人恩爱和睦,感情笃厚。王弗随苏轼官居京师,不幸于宋英宗治平二年(1065)五月

5、亡故,先葬于汴京西郊,次年归葬故里四川眉州东北之彭山县安镇乡。诗人与朝中权贵不和,外任多年,悒郁不得志,夜中梦见亡妻,凄楚哀惋,于是写下这篇著名的悼亡词。全词感情深挚,充满一种凄婉哀伤的调子。 思考:“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一句体现了词人怎样的心理?清平乐李煜别来春半,触目愁肠断。砌下落梅如雪乱,拂了一身还满。雁来音信无凭,路遥归梦难成。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注解:词的上片中词人巧妙地将感时伤别的抽象之愁绪,与大自然融为一体,构成一个天真纯情的艺术造型。下片以春草的随处生长比离恨的绵绵不尽,委婉,深沉,余思不尽。思考:“春草”既是喻象,

6、又是景象,更是心象。请结合全词鉴赏这一意象。11《踏莎行》欧阳修候馆梅残,溪桥柳细,草薰风暖摇征辔。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寸寸柔肠,盈盈粉泪,楼高莫近危阑倚。平芜尽处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注解:此词运用了三种艺术表现手法。一是托物兴怀,词的上片写残梅、细柳和薰草这些春天里的典型景物,点缀着候馆、溪桥和征途,表现出南方仲春融和的气氛,但对于离愁的行人来说,却倍增烦恼,更添愁思。二是比喻,化虚为实。“愁”是一种无可视感的情绪,将它比喻为迢迢不断的春水,既形象又贴切,这样化虚为实,可视可感。三是逐层深化,委曲尽情。“平芜尽处是春山,行人

7、更在春山外”,更进一步说明行人离愁的无穷。全词悱恻幽回,情深意远。思考:全词含有不尽的愁思,试着结合最后一句进行赏析。菩萨蛮韦庄人人尽说江南好,游人只合江南老。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垆边人似月,皓腕凝霜雪。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注解:这是韦庄到南方避乱时所写的一首词,描绘了江南水乡秀丽的景色和曼妙的人物,表达了诗人热爱江南的真挚感情。思考:“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一句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情感?11忆江南刘禹锡春去也,多谢洛城人。弱柳从风疑举袂,丛兰裛露似沾巾。独坐亦含嚬。注解:词中写的是一位洛阳少女的惜春之情。她一边惋惜春天的归去,一边又觉

8、得春天对她也有无限依恋之情。诗人通过拟人化手法,不写人惜春,却从春恋人着笔。杨柳依依,丛兰洒泪,写来婉转有致,耐人寻味。思考:“独坐亦含颦”一句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感情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