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约,不简单

简约,不简单

ID:23701513

大小:106.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1-09

简约,不简单_第1页
简约,不简单_第2页
简约,不简单_第3页
简约,不简单_第4页
简约,不简单_第5页
资源描述:

《简约,不简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简约,不简单  音乐主题是乐曲的核心,是乐思形成和发展的基本要素。熟悉与记忆主题,有利于学生把握主题形象,在聆听音乐的过程中准确辨认主题的重复和变化,理解音乐要素的丰富表现力。所以教师们会采用各种方法让学生有效地感受、参与、体验和记忆器乐曲的音乐主题,填词演唱就是其中常用的一种。不可否认,填词演唱主题对于熟悉与记忆音乐主题十分有效,在许多的公开课、观摩课以及常态课中经常会运用,但也带来了一些值得我们深思的地方。下面,笔者就此来谈谈自己的一些想法与同行们交流、探讨。  一、明确填词唱主题之“利”  与歌曲教学相比,器乐曲的欣

2、赏则相对难度更大些,它需要学生反复聆听音乐作品、感受作品风格、理解音乐要素的表现力。所以,采用形象化的歌词来熟悉与记忆抽象的音乐主题确实有一定的实效性,是深受学生喜爱的一种方式。  器乐曲通过音乐要素等表达情感,距学生的认知与理解能力较远,学生对于主题的多次聆听容易产生听觉疲劳,所以有些教师就把一些相对具有歌唱性的音乐主题旋律配上歌词,变成一首简单易唱的小型歌曲让学生演唱。这种方式直观、形象,能积极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习的欲望,而且也能更快地让学生记忆音乐的主题。6  如:《铁匠波尔卡》,教师让一年级的学生快乐地歌唱

3、填词后的主题,能帮助他们快速熟悉与记忆,感受主题的多次呈现:  再如霍尔斯特《行星组曲》中的《木星――欢乐使者》,旋律悠扬、动听,打动着每一位学生的心灵,此时的填词演唱更会让旋律深深印刻在学生心中。  二、了解填词唱主题之“弊”  欣赏教学中采用填词唱音乐主题的方式虽说有不少优势,但一次次地尝试、观察、细致分析下,其实也有其弊。  1.忽视音乐元素  采用填词演唱会让师生过度关注歌词,重视文字之美,而忽视器乐作品深厚的内涵、丰富的表现力,淡化音乐的本体。  如:全国小学音乐优质课评比活动中,一堂小学四年级的欣赏课――《打字

4、机》。上课教师幽默风趣的语言与孩子们天真活泼的神情吸引着每一位听课教师,尤其是课堂上即兴生成的有趣问答歌更是让人忍俊不禁。  笑过之后静下心来细细回味,却发现有许多值得思考的地方:学生的填词是很精彩的,也给课堂增加了乐趣,但这样的词与音乐作品相符吗?从歌词来看,与音符对得十分工整,也很有情境,但音乐在这里用旋律的上行、下行表现打字的辛苦与打字员的熟练自如、得意自信,用休止符营造出诙谐与生动的氛围……但这些又怎能仅凭即兴的歌词演唱体现音乐家的匠心独具呢?虽说教师最后出示了自己设计好的歌词,但由于过多的注意力放在了学生创编上,

5、对于这预设的歌词竟没有给在座师生留下丝毫印象。而且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纠结于几个音与几个字的配合,如学生创编:“还有纸吗?还有一点点纸呀!”6因为多了一个字,学生就扳着手指边数边填,这样的教学方式与理念值得商榷。  2.束缚音乐想象  音乐是情感艺术,音乐的魅力在于能给人以无限的想象空间。音乐家用音乐的手段展现自己的情感世界,而听众则在音乐的空间产生不同的联想与想象。都说: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如果在欣赏乐曲时,直接以教师或学生创编的歌词演唱主题,其实限制了学生的音乐思维。毕竟这些填词只是个人主观的一种理解

6、,它欠缺对音乐作品客观的赏析。而且,乐曲中的主题会通过配器、节奏、速度等变化展现不同的音乐效果,赋予不同的音乐形象,如果只以简单的歌词演唱是感受不到音乐的无穷变化的。所以,配词演唱不仅局限了音乐的表现力,也限制了学生的音乐想象力。  3.削弱音乐美感  音乐的美,美在旋律、节奏、和声、配器等等。如果只体会歌词的美,其实相对地忽视了更多的东西。如:格里格的《晨景》,乐曲开始出现的主题,带给我们安详、静谧、宽广的感受,是因为舒缓的节奏、连续的长音再加上长笛轻盈的音色共同营造出来的。在整首乐曲中,这一主题为了描绘不同的场景,进行

7、了不同方式的呈现:长笛与双簧管的交替演奏、弦乐组的进入、单簧管与中提琴的加花变奏等等。如果只进行主题的演唱,以辨别主题的重复次数为重心,那音乐的美妙又怎能让学生更好地领会呢?6  另外,歌词的填写蕴涵着许多技巧,包括用词的准确、韵律的配合、音乐风格的吻合等等。而在欣赏课上,为主题填唱的歌词往往比较随意,文学性不强,既不能准确表现乐曲的内涵和讯息,也削弱了音乐的美感。  三、把握填词唱主题之“度”  在器乐曲的欣赏教学中,歌词是通往音乐的一条捷径,可以帮助孩子激发学习的兴趣,加深对音乐主题的熟悉与记忆。但是,在这儿教师还需要

8、把握一个“度”。  1.突出音乐本体  音乐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通过各种有效的途径和方式引导学生走进音乐,学习和了解音乐基本表现要素和音乐常见结构以及音乐体裁形式等基础知识,有效地促进学生音乐审美能力的形成与发展。  高明的音乐老师会帮助学生越来越靠近音乐本体,使音响本身――包括旋律、和声、节奏、音色、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