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发达的古代农业》学案(人教版必修二)

历史 《发达的古代农业》学案(人教版必修二)

ID:23703455

大小:194.56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11-09

历史 《发达的古代农业》学案(人教版必修二)_第1页
历史 《发达的古代农业》学案(人教版必修二)_第2页
历史 《发达的古代农业》学案(人教版必修二)_第3页
历史 《发达的古代农业》学案(人教版必修二)_第4页
历史 《发达的古代农业》学案(人教版必修二)_第5页
资源描述:

《历史 《发达的古代农业》学案(人教版必修二)》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第1课发达的古代农业【学习目标】1.识记古代中国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生产工具的进步,农业进步的表现2.了解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耕作技术的发展及其基本特点。3、从小农经济成长的历程中,认识到封建政权对小农经济的双重作用与影响。【学习重点、难点】小农经济形成条件、生产目的、特点、评价【学习方法】1. 借助身边的工具书理解相关概念:农业、刀耕火种、铁犁牛耕、精耕细作、土地制度、小农经济、自然经济、农业社会、农业文明等。2. 从耕作方式、耕作技术、灌溉技术等方面,按时序分类整理课本有关知识,梳理出中国古代农业发展的历程,了解中国古代农业的特点及地位。3. 通过有关的文学、影视作品,了解古代中

2、国农业社会生产的基本模式和农民形象,辨证看待小农经济的影响,感受古代劳动农民的智慧及困境。【知识导学】A级知识点一、早期农业生产的出现1、原始农业的起源时间:表现:耕作方法:生产工具:2、商周的农业发展:(1)表现:生产工具:耕作技术:农作物:(2)影响:(3)特点:A级知识点二、精耕细作的传统农业农具改进(铁犁牛耕)春秋战国两汉隋唐耕作技术耕作方法春秋战国西汉耕作技术魏晋南北朝耕作制度两汉宋朝以后农业灌溉水利工程灌溉工具B级【思考探究】精耕细作是中国古代传统农业的主要特点之一,也是中国古代农业长期居于世界领先地位的关键原因。在完成上述表格的基础上,谈谈你对精耕细作这一概念的理解。

3、B级知识点三、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1、耕作方式的变化:时间:原因:2、小农经济的形成:含义(特点)影响:C级【思考探究】1: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转型时期。这一转型在社会经济领域的具体表现是什么?2:小农经济是中国传统农业社会生产的基本模式,是古代农业的基本特征之一。小农经济是什么,它具备哪些特点?3:你有没有阅读或观看过关于描写农民形象的作品?传统的农业社会中,农民的处境如何?【精讲点拨】突破疑难:1.古代中国农业的基本结构与特点:主要耕作方式——铁犁牛耕;主要组织方式——男耕女织(以家庭为单位从事生产劳动);主要生产特点——精耕细作;土地制度的基本特点——封建土地私

4、有制等。中国古代农业耕作方式的发展根本原因是生产力的发展。突出表现为生产工具的改进和施肥、灌溉技术的掌握和提高等。2.我们应该如何评价小农经济?(1)积极性:小农经济调动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是推动精耕细作技术发展的的主要动力;小农经济是封建王朝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关系到封建经济的繁荣和封建政权的安危;(2)局限性:自然经济始终在中国封建经济中占据主导地位;自然经济的牢固存在,是中国封建社会发展缓慢和长期延续的重要原因;农民承受沉重的封建剥削,最终阶级矛盾尖锐,导致农民起义爆发。3.商周时期的土地国有制和集体劳动:商周时期,一切土地属于国王所有.国王把直接控制之外的土地,分封给诸侯,

5、诸侯又将土地分赐给卿大夫.受田者只有使用权,没有所有权,只能世代享用,不能转让与买卖,并要向国王承担义务.西周时期,耕地阡陌纵横,形同井字,称为井田.诸侯,卿大夫强迫奴隶和庶民集体耕种,并支配所有的劳动产品.在当时工具简陋,生产力水平很低的情况下,这种耕作方式有利于提高工效,但这种耕作方式不利于调动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4.春秋战国时期形成小农经济:(1)原因:①铁犁牛耕的出现和推广→提高了社会生产力②封建土地所有制的确立:如鲁国的初税亩,商鞅变法等.【分析】铁犁牛耕技术使大量的荒地得到开垦,私田大量增加,私田不向国君缴纳赋税.由于战争频繁,井田上的劳动力减少,井田制日益瓦解.以鲁国

6、为代表的各诸侯国为增加收入,进行税制改革,无论公田,私田,一律按亩纳税,促使了土地由国有向私有的转化.新的封建土地所有制形成了.战国时期,在新兴的封建地主阶级的推动下,各诸侯国先后进行了变法活动,封建制度最终在各国确立.其中秦国的商鞅变法较为彻底,规定"为田开阡陌封疆",废除井田制,以法律形式确立封建土地所有制.(2)特点:①以家庭为生产,生活的基本单位;②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③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3)小农经济下的农民:①拥有一定的生产资料甚至产品→提高生产积极性②土地有限,经营规模小→提高耕作技术③承担沉重的徭役→小农经济脆弱【本课小结】【反思】【当堂检测】1.下面图一到图

7、二两则史料的变化可以直接用来论证图(一)图(二)A.我国古代农业经营方式的变化B.我国古代农业耕作方式的变化C.我国古代经济结构的变化D.我国古代手工业技术的进步2.我国古代的一些著作中多有关于农业的叙述,如《荀子·王制》:“凡农之道,厚(候)之为宝”。《农书·粪田之宜》:“用粪犹用药也”。《吕氏春秋·上农》:“时至而作,竭时而止”。《齐民要术》:“麦黄种麻,麻黄种麦”。以上四则材料均反映了A.中国古代农业根据节气来安排农业生产B.中国古代农业精耕细作的特点C.中国古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