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标志产品上林大米

地理标志产品上林大米

ID:23744626

大小:314.0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8-11-10

地理标志产品上林大米_第1页
地理标志产品上林大米_第2页
地理标志产品上林大米_第3页
地理标志产品上林大米_第4页
地理标志产品上林大米_第5页
资源描述:

《地理标志产品上林大米》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ICS67.060B22备案号:DB45广西壮族自治区地方标准DB45/TXXXXX—XXXX地理标志产品上林大米Productofgeographicalindication—Shanglinrice(本稿完成日期:2013-10-18)XXXX-XX-XX发布XXXX-XX-XX实施广西壮族自治区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DB45/TXXXXX—XXXX目次前言II1 范围12 规范性引用文件13 术语和定义14 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15 要求25.1 自然环境25.2 栽植管理25.3 生产加工35.4 质量技术要求36 试验方法46.1 感官指标、加工精度、碎米、不完善粒、垩

2、白粒率、杂质、黄粒米、互混、水分、直链淀粉含量和品尝评分值检验46.2 胶稠度检验46.3 粗蛋白质检验56.4 卫生指标检验57 检验规则57.1 一般要求57.2 组批和抽样57.3 检验分类57.4 判定规则68 标志、标签、包装、运输、贮存68.1 标志、标签68.2 包装68.3 运输、贮存6附录A(资料性附录) 上林大米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77DB45/TXXXXX—XXXX前言本标准根据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颁布的2005年第78号令《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规定》、GB17924—2008《地理标志产品标准通用要求》,参照GB1354-2009《大米》、GB/T17

3、891《优质稻谷》及相关标准的要求,结合上林大米质量特色,在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技术审查通过的《上林大米质量技术要求》基础上进行制订。本标准附录A为资料性附录。本标准由上林县质量技术监督局、上林县农业局提出。本标准由上林县质量技术监督局、上林县农业局、上林县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所、广西穗达米业有限公司起草。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李育能、黄定宁、覃罗东、黄崇科、黄滟斌、郑景兴。本标准为首次发布。7DB45/TXXXXX—XXXX地理标志产品上林大米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上林大米的术语和定义、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及标志、标签、包装、运输、贮存。本标准适用于国家

4、质量监督检验检疫行政主管部门根据《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规定》批准保护的上林大米。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1354-2009大米GB2715粮食卫生标准GB3095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5084农田灌溉水质标准GB549l-1985粮食、油料检验扦样、分样法GB/T5497粮食、油料检验水分测定法GB/T5511-2008谷物和豆类氮含量测定和粗蛋白质含量计算凯氏法GB5749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7718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GB1

5、4881食品企业通用卫生规范GB17109粮食销售包装GB/T17891优质稻谷GB28050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通则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2009年第123号令《食品标识管理规定》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及GB1354、GB/T17891使用的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3.1 上林大米Shanglinrice在本标准第4章规定的范围内,以上林县境内优质籼型非糯性早、晚稻品种稻谷为原料,经加工制成的大米产品。4 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7DB45/TXXXXX—XXXX1.1 上林大米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限于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行政主管部门根据《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6、规定》批准的范围。见附录A。1.2 上林大米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面积为1890㎞2,即:东北邻来宾市兴宾区,南接宾阳县,西南毗武鸣县,西北连马山县,北靠忻城县。地理位置在东经108°23′~108°52′,北纬23°12′~23°28′。2 要求2.1 自然环境上林大米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区域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中南部,大明山东麓,属于南亚热带季风气候区,依靠大明山山脉西南阻切作用,形成了明显独特小气候区。区域内光照充足,雨量充沛,气候温和湿润,昼夜温差大(年平均7.7℃)。2.1.1 日照年平均日照时数1599.3h。年太阳总辐射量430kJ/㎝2。2.1.2 气温年平均气温20

7、.9℃,无霜期337d。最热7月平均气温28℃,最冷1月平均气温11.5℃。10℃以上活动积温6700℃~7100℃。2.1.3 降水年平均降水量1789.2mm,4~9月平均降水量1377.8mm。2.1.4 土壤土壤类型为潴育性水稻土、淹育性水稻土和潜育性水稻土,有机质含量≥2%。2.1.5 水源稻田灌溉水源主要来自大明山集雨区的清水河系和源自地下水的大龙洞、东敢水库为主的水库水,水质符合GB5084规定。2.1.6 大气大气符合GB3095规定。2.2 栽植管理2.2.1 品种选择选用通过国家或地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