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积极福利到社会投资型国家

从积极福利到社会投资型国家

ID:23762714

大小:58.50 KB

页数:14页

时间:2018-11-10

从积极福利到社会投资型国家  _第1页
从积极福利到社会投资型国家  _第2页
从积极福利到社会投资型国家  _第3页
从积极福利到社会投资型国家  _第4页
从积极福利到社会投资型国家  _第5页
资源描述:

《从积极福利到社会投资型国家 》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从积极福利到社会投资型国家【摘 要】:以吉登斯为代表的社会民主党在其政治路线“第三条道路”中,提出了新型福利概念、构建积极的福利观、在新责任观和平等观基础上建立社会投资型国家等重要观点。从马克思主义的视角出发,结合当下中国国情,正确理解和把握吉登斯的福利概念,对当代中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具有借鉴意义。【关键词】:福利;福利国家;第三条道路一、西方福利观的历史演进、代表观点在某种意义上,所谓福利国家就是由国家立法而建立的比较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的国家。西欧是这个制度的发祥地,其历史可以追溯到17世纪英国的《济贫法》和18世纪80年代德国俾斯麦政府的工人社会保障计划,其中后者对战后福利国家的建

2、立影响较大。1881年11月,在俾斯麦的劝告下,德皇威廉一世在《黄金诏书》中宣布建立《社会保障法》,并于1883年通过了《工人疾病保险法》,后又颁布《事故保险法》和《伤残和养老保险金》两部法规。这三部法规是强制性的,但保险范围只限于有正常工作收入的工人,其精髓思想是:“只给政策不给钱。”俾斯麦统治时期所实行的社会保障是战后西欧现代社会保障制度的雏形。其最初设想是要将产业工人纳入国家的体制,以维护一种政治和社会秩序。但实际上,在过去40年间,国家福利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是以解决社会问题、分担社会风险、普及社会权力以及增加个人生活机会等为目的的。18世纪到20世纪之间,从农业、地方和传统结构向有限

3、工业化、国际化和现代社会的转变出现了。在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进程中,产生了真正意义上的福利国家。现代意义上的社会保障制度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由英国工党首先倡导建立,继而在西欧大多数国家逐步建立和完善起来的。二战后到20世纪50年代末是起步时期,50年代末到70年代初是福利国家大发展时期,70年代中期以后是西欧各国福利制度的调整时期。英、法、德、日、美以及北欧的一些小国都陆续建立起不同程度的福利制度,在这个过程中出现了几种具有代表性的福利思想。1883年,以萧伯纳为首的知识分子团体在伦敦成立,后于1884年得名为费边,即我们所知的费边社。面对当时的英国社会,他们汲取了巴黎公社失败的教训,放弃

4、了激进姿态,坚信必须通过渐进的,而不是激进的暴力手段达到社会主义。他们始终以支持社会主义价值的核心为目标,认为资本主义在根本上对大多数人来说是不公平的,工人应该拥有生产工具。在费边社的努力下,英国通过了国家保障最低生活标准、资源的社会管理、以累进税缩小贫富差别及整顿教育等法案并落实到国家立法中。工党成立和费边社不无关系。费边社虽然既是英国工党的智囊团,但事实上它又一直是个独立的团体。他们主张社会主义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但这种趋势只能通过群众心理缓慢地、逐渐地向着新的原则的转变,也即是说采取渐进主义手段。这股思潮对吉登斯思想的形成有很大影响。1929年至1933年间,世界经济衰退比任何一

5、次经济衰退的影响都要深远。此次经济萧条以农产品价格的下跌为起点,进而延伸至金融的大崩溃,资本极度短缺,这给所有的工业化国家都带来了出口和国内消费的锐减,最终导致大规模的失业,使得许多国家的福利制度破产。各种不同学派对金本位、经济自动调整的特性以及以生产带动经济的模式的批评开始浮出水面。凯恩斯就是在这种情况下提出自己的观点的。他认为资本主义的最全面管理比其它任何可选择的体系最有可能产生最有效的经济结果。凯恩斯断言,市场不存在自动达到充分就业均衡的机制,因而政府应该干预经济,通过政府的政策、特别是财政政策来刺激消费和增加投资,以实现充分就业。“要实现充分就业目标,就必须把有效需求提高到充分就业所

6、要求的水平。”[1]对“需求不足”的重视和他创造的允许政府能够调控经济中的关键组成部分的形式使其理论方法为当时许多经济学家所接受。凯恩斯主义的重要性就在于其作为一种制度的地位并对整个经济生活实行政治控制,以保证实现充分就业,促进福利国家。作为另一种重要思潮出现的新自由主义(也称新右派)是全球经济困难时期的产物,其主要思想来源于其代表人物弗里德里希·奥古斯特·冯·哈耶克。在当时的学术界,很多社会科学家所持的观点是:社会主义是比资本主义更有效率、也更公平的经济生产形态。但哈耶克认为:竞争性市场比传统社会主义更有效率,也更有利于自由和民主制度。哈耶克作为伦敦学派的代表人物,其新自由主义理论观点是其

7、他新自由主义者的主要思想来源。哈耶克不仅明确主张自由化,强调自由市场、自由经营,而且坚持认为私有制是自由的根本前提。他认为“只是由于生产资料掌握在许多个独立行动的人的手里,才没有人有控制我们的全权,我们才能够以个人的身份来决定我们要做的事情。”[2]哈耶克反对任何形式的经济计划和社会主义,认为社会主义不仅仅是无效率的也必然是不自由的。他认为垄断、计划化、国家干预始终与无效率相联系,应完全自由,不要国家干预;现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