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企业在中国》word版

《社会企业在中国》word版

ID:23768794

大小:69.69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8-11-10

《社会企业在中国》word版_第1页
《社会企业在中国》word版_第2页
《社会企业在中国》word版_第3页
《社会企业在中国》word版_第4页
《社会企业在中国》word版_第5页
资源描述:

《《社会企业在中国》word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社会企业在中国 “经济体任何行业都可以有社会企业,各种各样的社会问题政府管不到,私营企业也管不到,需要社会企业来填补这些空白。”英国社会企业家DaiPowell对中国学员们说,“社会企业对提升整个社会的生活质量有很大影响。”DaiPowell是英国社会企业HCT首席执行官。HCT1982年起步时是一家微型社区企业,从两个小面包车开始。HCT要解决的社会问题是为那些分散的、公共交通照顾不到的社区老人提供出行服务,在“首先盈利,然后解决社会问题”的理念驱使下,发展成一家拥有314辆车,员工650名,年营业额3700万美元的社会企业,经营着闻名于世的伦敦双层

2、巴士。2007年以来,英国驻华大使馆文化教育处在华力推社会企业理念,今年它又在成都、南京、北京、天津四地办社会企业家技能培训班,一批英国社会企业家纷纷来到中国现身说法,掀起一股启蒙浪潮。9月中旬,四地培训班近百名优秀学员又在南京集训,听取DaiPowell等人的“专家诊断”。社会企业在英国发展了120多年,目前拥有6.2万家社会企业,雇佣人口超过80万。在中国,社会企业兴起正是最近这三四年的事情,却浪头汹涌,缤纷呈现,大家纷纷用“社会创新”来形容这股浪潮。有人断言,社会企业这种新的组织方式“将是社会创新在公益领域的引爆点”。 社会创新孵化园2010年7

3、月5日,“上海市社会创新孵化园”开园。从8月到9月,友成企业家扶贫基金会联合上海浦东NPI公益组织发展中心在孵化园举办“2010新公益嘉年华”活动,“以嘉年华这种喜闻乐见、激情活力的组织形式为载体,形成跨部门、跨地域和跨领域的创新氛围……从而推进公益领域甚至整个社会的创新热潮”。“这个世界除了比比皆是的以经济增长为话题的论坛和琳琅满目的娱乐性嘉年华之外,不能没有关注和讨论用创新的办法解决社会公正与和谐发展问题的公益人的论坛,不能没有聚集社会创新参与者的新公益嘉年华!”友成企业家扶贫基金会创始人及理事长王平女士对前来参加新公益嘉年华的官员、企业家、学者以

4、及社会创业家们说,“你们的出席,说明这样一个趋势,那就是,未来的世界将不再以经济发展为单极目标。”9月20日,新公益嘉年华结束后第一天,NPI副主任丁立带着员工恢复场地。孵化园建筑总面积近1600平方米,它位于卢湾区丽园路501号,与新天地仅隔几条街,“绝对的市中心”,是一个对外开放的城市休闲场所。以前是桑塔纳汽车引擎生产车间,如今看上去就像一个创意园区,装修得很时尚、很前卫——这竟然是上海市民政局的立项,租赁场地,由福利彩票公益金提供资金支持(今年投入近1000万元),通过招标方式选择了NPI作为委托管理方——政府退出一线管理。此外,上海市民政局每年

5、还划出8000万元进行公益招投标,支持社会创新。“上海市民政局为什么要做一个社会创新孵化园?”记者追问。丁立解释说,这是政府的“一个抓手”:政府需要解决残障人就业问题。目前孵化园开设的12个项目均与残障人就业相关,“孵化园的项目都是一个实训和上岗的平台”。比如醇真餐厅,对游客来说,它就是一个西餐厅,但服务者都是智障和其他残疾人,它还兼具烘焙教室功能。醇真餐厅创始人陈卉景女士毕业于美国加州大学财会专业,哈佛MBA,担任过麦当劳等世界500强企业的高管,此前还当过克林顿基金会中国首席代表。孵化园是一个以解决社会问题为导向的新生事物。计划经济年代,上海福利工

6、厂非常发达,解决了约10万名残疾人就业。然而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以及上海产业结构调整,福利工厂纷纷关门,到2010年只剩1477家、3.5万残疾人职工,大量残疾人纷纷下岗,而目前第三产业的福利企业仅有18家,残疾人就业成了一个社会问题,沿用单一的行政方法或市场方法均难以应付,必须寻找创新性的解决方案,成立孵化园抚育社会企业成为一个选项。“孵化园在孵化残障人回归社会的信心和尊严的同时,也孵化着健全人平等、接纳、承负社会责任的公共意识。”马伊里说。这位上海市民政局女局长非常看重孵化园的孵化功能,在她看来,对社会组织的培育发展,政府不应简单提供资金资助就了事

7、,任何支持都不能代替社会组织自身成长的历练,有些社会组织正是因为在能力不足的情况下运行太多资金而陷入危机,因而需要透过孵化园培育一批具有可持续发展力的公益性社会组织,集聚一批具有公益使命意识的社会创业领军人才。马伊里不喜欢“社会企业”这个直译过来的概念,但她支持人们在资本力量不愿涉及的领域开拓新的市场机会,规模化去解决社会问题。确实,“社会企业”这个概念在中国显得有点“水土不服”。英国驻沪领事馆文化教育处项目经理王海军发现,不仅中国学术界没有掀起社会企业研究的热潮,中国企业界对社会企业根本没有意识,政府更是一副漠然,“不反对也不赞成”。丁立告诉记者,N

8、PI与政府打交道时,使用“有一定造血功能的公益性组织”来替代“社会企业”概念,颇得各地政府支持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