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愉快教育”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愉快教育”

ID:23779947

大小:54.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1-10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愉快教育”_第1页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愉快教育”_第2页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愉快教育”_第3页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愉快教育”_第4页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愉快教育”_第5页
资源描述: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愉快教育”》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愉快教育”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愉快教育”    张贵华(周明英)    “愉快教育”是指教学过程中,教师想方设法创造情境使学生在愉快的环境中,生动活泼、主动地学习。它作为现代教育的一个基本原则,已被广大教育工所接受。下面就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愉快教育这一问题谈几点自己看法。    一、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愉快教育”成功的必要前提    教学是师生的双边互动活动,是教师的教与学生学的有机结合。在这个过程中始终离不开学生的密切配合。要使学生心情舒畅,乐意与老师配合,从某种意义上讲处决于师生关系是否良好。换言

2、之,如果师生关系民主、平等,学生把老师作为自己的知心朋友,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就会心情舒畅,乐意与老师配合,乐意接受教师的教育。搞好愉快教育必须从建立良好的,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入手。    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首先要求教师本身要为人师表,要敢干放下架子与学生交朋友。其次教师要像父母好那样关心和爱护学生,要充分利用各种活动和家访的机会加强同学生的联系,使其信任、尊重教师,从而促进愉快教育成功。    二、加强语言艺术是搞好“愉快教育”的重要手段    语言是教学中师生交往的工具,因而教学语言的艺术性对学生的心理情绪有着直接影响。一番

3、幽默的演说,一段风趣的故事都可以使人开怀大笑。反之,枯燥无味,颠三倒四的讲话听起来会使人厌烦和精神疲倦。因此,要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心情愉快,学得有味,执教者首先要加强教学语言的艺术性。语言艺术首先是语言的准确、简洁和有条理,在此基础上还要注意幽默和风趣。不少有经验的教师可以将一件很平常的事讲得有声有色。一个普通例题经过一个高水平的教师加工和处理,也可以成为一道引人入胜的趣味题。例如有位教师在奥赛辅导中讲鸡兔同笼应用题“今有鸡兔同笼,共有45个头,116只脚,问鸡兔各几何?”此时,同学们议论纷纷,口算笔算并用而无法得出结果。这

4、时老师下令:“全体兔子立正!提起两只前足!”顿时全班同学开怀大笑。之后,老师又说:“现在兔子和鸡落地的脚一样了吧!鸡兔共有多少只脚落地?”同学们顺利的答出了2×45=90(只)。“少了多少?”同学们又答:“26只。”此时很多学生很快就发现了这26只就是兔子提起来的前足,因此,兔子有26÷2=13(只),鸡有45-13=32(只)。    三、激发兴趣是搞好愉快教育的主要方法,也是愉快教育的目的    著名的心理学家皮亚杰曾经说过:“一切智力方面的工作都依赖于兴趣。”兴趣和愉快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因此,作为“愉快教育”,一

5、方面要想法设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激发兴趣为学生创造愉快的学习情境。在数学教学中激发学习兴趣,除了激发学习动机,为学生创造成功的机会等方法外,主要依赖于数学的内在美和数学本身的趣味性。还可以通过一些竞赛的形式来激趣。例如在教得数是9的加法时,在课堂练习中设计了下面一道练习题:    在下面()里填数,看谁填的结果多。    ()+()=9    四、将游戏引进课堂是愉快教育的主要形式    游戏是儿童喜爱的娱乐活动,将游戏引课堂既可增加乐趣,使课堂生动活泼,又可以使学生在欢乐中学到知识。但在教学中要根据不同学科和不同教学

6、内容,选用与教学内容有关的游戏活动。    例如,有位老师编做了这样一个游戏:“由老师提出10个较简单的数学问题,请班上一个小组的同学集体回答,每个问题只准一个同学回答一次。答对一题得红花10朵,答错一题,不但不得花,还要从已得的花中扣回5朵。”当学生答对一题得到10朵红花时,该组学生兴高采烈,其余学生鼓掌祝贺。当学生答错一题被老师收回5朵花时,该组学生很不服气,其余学生开怀大笑。游戏做完后该组学生共得55朵花。最后,老师公布游戏结果,并要求学生将这个游戏编成一道应用题,计算该组学生共答对了几题。通过这个游戏,既使学生复习了

7、旧知识,巩固了新知识,又使学生寓学习于游戏之中,真是一举多得。    五、减轻学生负担是搞好愉快教育的有郊措施    学生负担过重,一直是中小学教育未能解决的一个问题,而这个问题又是影响学生身心健康,使其长期闷闷不乐的一个主要因素。因此,要搞好“愉快教育”,使学生从根本上心情愉快,就必须减轻学生负担。这里所指的主要是减轻作业负担,它需执教者深钻教材,精选习题去实现。教师在布置作业时应尽量减少同类习题的重复,充分发挥每道习题的练习效果,力求用较少的练习来达到较多的目的,例如有位教师在六年级数学总复习时出了下面一道练习题:   

8、 某工人师傅3小时加工了141个零件,照这样计算,他8小时可以加工多少个零件?    要求:(1)看作归一问题列式计算。    (2)看作倍数问题列式计算。    (3)看作比例问题列式计算。    通过上面练习,学生既复习了归一、倍数、比例这几类应用题,又加深了对本题的理解,弄清了这几类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