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海淀区2018届高三一模理科综合生物部分(word版)

北京市海淀区2018届高三一模理科综合生物部分(word版)

ID:23794987

大小:1.92 MB

页数:5页

时间:2018-11-10

北京市海淀区2018届高三一模理科综合生物部分(word版)_第1页
北京市海淀区2018届高三一模理科综合生物部分(word版)_第2页
北京市海淀区2018届高三一模理科综合生物部分(word版)_第3页
北京市海淀区2018届高三一模理科综合生物部分(word版)_第4页
北京市海淀区2018届高三一模理科综合生物部分(word版)_第5页
资源描述:

《北京市海淀区2018届高三一模理科综合生物部分(word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海淀区2018届高三一模(期中练习)理科综合试题生物部分2018.4一、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1.向新鲜的苹果汁中接种酵母菌,一般不用于A.探究制作果酒的条件B.验证酵母菌呼吸方式C.观察原核细胞的结构D.研究种群数量的变化2.百合花(2n=24)花粉母细胞减数第一次分裂形成的两个子细胞中各含12条染色体。下列关于上述过程及子细胞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染色体未复制就均分到子细胞中B.同源染色体分离,染色体数减半C.着丝粒未分离,染色单体未分开D.两个细胞中各含有一个染色体组3.在双子叶植物的种子萌发过程中,幼苗顶端

2、形成“弯钩”结构。研究发现,弯钩的形成是由于尖端一侧的生长素浓度过高,抑制生长。研究者探究SA(水杨酸)和ACC(乙烯前体)对弯钩形成的影响,结果如下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弯钩形成体现了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B.ACC可能影响生长素在弯钩内外侧的分布C.SA和ACC对弯钩形成具有协同作用D.弯钩可减轻幼苗出土时土壤对幼苗的损伤4.蛞蝓既取食牧草A也取食牧草B。为研究牧草间的竞争和蛞蝓的捕食对牧草A存活的影响,生态学家在牧场内选择多个样方进行实验,实验处理及结果如下图所示。据此作出的分析,合理的是A.该牧场的群落仅包括牧草A、B和蛞蝓三种生物B

3、.应选取牧草生长状况差异较大的不同样方进行实验C.没有蛞蝓捕食条件下,竞争对牧草A存活影响显著D.去除样方中的牧草B减少了蛞蝓对牧草A的取食5.研究者使用稳定同位素180标记水和碳酸盐/碳酸氢盐中的氧,加入三组小球藻培养液中,记录反应起始时水和碳酸盐/碳酸氢盐中180的比例,光照一段时间后,分别检测小球藻释放的氧气中180的比例,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海淀区第5页共5页组别水中180的比例(%)HCO3-和CO32-中180的比例(%)反应时间(min)释放的02中180的比例(%)10.850.41450.8420.850.55

4、1100.8530.850.612250.85A.小球藻光合作用所需的CO2可由HCO3-和CO32-提供B.HCO3-和CO32-中180的比例不同导致放氧速率不同C.释放的02中180的比例不受光合作用反应时间影响D.释放的02和水中180的比例接近,推测氧气来自于水29.(16分)寨卡病毒在南美流行,该地区也是登革热病毒流行区域。为研究寨卡病毒流行与登革热病毒的关系,科研人员进行了实验。(1)病毒感染人体后,会引起产生特异性抗体,与病毒结合,阻止病毒宿主细胞。(2)登革热病毒与寨卡病毒结构相似。为探究登革热病毒抗体是否可以特异性结合寨卡病毒,科研

5、人员用血清与病毒进行抗原-抗体杂交实验,实验处理及结果如下图所示。①请阐述b组和c组在本实验中的作用。b组:排除对实验结果的影响。c组:的参照。②与对照组分别比较,实验组抗原-抗体反应强度,可得出的结论。(3)科研人员假设:人感染过登革热病毒后,体内存留的登革热病毒抗体与寨卡病毒结合,结合了病毒的抗体与宿主细胞表面蛋白结合,从而帮助寨卡病毒进入宿主细胞,即存在抗体依赖性增强(简称ADE)。为验证该假设,有人利用下列备选材料设计了实验方案。备选材料:正常人血清,登革热康复者血清,寨卡病毒,登革热病毒,细胞系U(发生ADE时,对寨卡病毒的感染率很低),细胞

6、系W(不发生ADE时,对寨卡病毒的感染率很高)。实验方案:组别实验处理预期结果海淀区第5页共5页实验组将登革热康复者血清与寨卡病毒共同温育一段时间后,加入到细胞系W的培养体系中分别检测实验组和对照组细胞系对寨卡病毒的感染率对照组将登革热康复者血清与寨卡病毒共同温育一段时间后,加入到细胞系U的培养体系中①请指出本实验方案存在的缺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请改进

7、本实验方案(写出实验组和对照组处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________________。30.(18分)DNA序列D能在基因A表达的转移酶作用下,从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