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中国抗战音乐在东南亚的传播

浅析中国抗战音乐在东南亚的传播

ID:23796224

大小:58.00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8-11-10

浅析中国抗战音乐在东南亚的传播_第1页
浅析中国抗战音乐在东南亚的传播_第2页
浅析中国抗战音乐在东南亚的传播_第3页
浅析中国抗战音乐在东南亚的传播_第4页
浅析中国抗战音乐在东南亚的传播_第5页
资源描述:

《浅析中国抗战音乐在东南亚的传播》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浅析中国抗战音乐在东南亚的传播中国抗战音乐在东南亚的传播论文导读:本论文是一篇关于中国抗战音乐在东南亚的传播的优秀论文范文,对正在写有关于抗日论文的写有一定的参考和指导作用, 在这一时期,东南亚各国的华侨也组织了很多群众性的爱国抗日音乐社、宣传队、合唱团、歌咏队和戏剧社进行抗日音乐的宣传。1937年,马来西亚文律坡市的教室组织了宣传抗日的歌咏队,大唱救亡歌曲,还邀请武汉合唱团来此演出。华侨乐育学校组织起了较大的文律合唱团和群众的歌咏队。怡宝的华侨青年先后组织起了抗日剧团。诗巫市1937年,中国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国内掀起了轰轰烈烈的抗日救亡运动,与祖国息

2、息相关,休戚与共的东南亚各国的华人社会也掀起了声势浩大的抗日救亡戏剧、歌咏运动。中国抗日音乐特别是抗日歌曲通过合唱团、歌舞团、歌舞剧团、抗日电影及音乐家在东南亚的工作等各种媒介和途径迅速地传遍了东南亚各地。  一、合唱团的抗日宣传活动  首先,合唱团是宣传抗日歌曲的一支最为重要的队伍。这一时期,在东南亚活动着多个从事抗日歌咏活动的合唱团。其中最著名的是武汉合唱团。1938年9月,由夏之秋任团长兼指挥的武汉合唱团一行28人应南洋华侨筹赈总会聘请前往新加坡、马来西亚各地演出。1938年12月中旬到达新加坡,12月18日晚在“星华各侨团学校”组织的欢迎会上首

3、次亮相就引起轰动,12月22日正式在新加坡的长必都戏院会演,一连八晚场场满座。在市民的要求下,合唱团又加演了八场。此后,合唱团在新加坡“大世界”、“新世界”、“快乐世界”三大游乐场所轮流演出。1938年5月,该团开始到马来西亚各地巡回演出。武汉合唱团在新加坡、马来西亚各地共演出一年多,所到之处,备受欢迎。他们的演出以歌咏为主,节目有《八百壮士》、《旗正飘飘》、《长城谣》、《募寒衣》、《流亡三部曲》,还有一些戏剧如由话报剧《放下你的鞭子》改编的《逃难到××》(注:演到什么地方就说那个地方的名字)、歌剧《扬子江暴风雨》等,其中的插曲《新编“九一八”小调》、

4、《打桩歌》、《打砖歌》、《码头工人》、《苦力歌》等,都产生了强烈的反响。无论演到哪里,合唱团还总是带着自己印制的歌片分给观众,演出结束后,夏之秋便指挥全体观众和合唱团一起高唱抗日歌曲。这些抗日歌曲和武汉合唱团的演出强烈震撼了东南亚华侨社会,该团在480天内获得了华侨捐款1150万元,全部支援了抗战和救灾,为国内的抗日战争做出了很大的贡献,同时对新、马两国的戏剧运动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并推动了当地音乐歌咏运动的蓬勃发展。该团团员郑子秋、李豪等人在演出结束后还继续留在当地从事音乐活动,为当地的戏剧音乐发展做出了贡献。①  当时,在东南亚较有影响的另一个合

5、唱团是铜锣合唱团。该团的前身是1937年底新、马两国华侨组织的新加坡华侨抗日流动宣传队。后来在武汉合唱团东南亚演出的带动下,于1939年2月由我国音乐家任光组织成立,并为其取名“铜锣”,意在“让歌声像铜锣一样宏亮、一样有号召力,把民众召唤起来,抵抗日寇的侵略,掀起抗日救亡运动”。②该团宗旨是广泛地传播抗日歌曲,争取广大群众,其成员大都中国抗战音乐在东南亚的传播由优秀站.提供,助您写好论文.为学生及各阶层的爱国青年。铜锣合唱团自成立起每星期一、三、五固定进行练唱,并不断得到祖国赴新音乐家的指导和帮助。其演唱的歌曲都是由任光提供的,有《延安颂》、《黄水谣》

6、、《救亡进行曲》、《太行山上》等等。他们不仅在学校、工厂演出,还在广播电台录音播唱,并在百代唱片公司灌制了唱片,其中有《义勇军进行曲》、《铁蹄下的歌女》、《松花江上》、《流亡三部曲》、《长城谣》、《大刀进行曲》、《中华民族不会亡》、《牺牲已到最后关头》、《打回东北去》、《救国军歌》、《打回老家去》、《孤岛天堂》、《保卫中华》等歌曲。特别是女高音李真演唱的《松花江上》使不少侨胞热泪盈眶。抗日的歌声传遍了东南亚各地,铜锣合唱团的声誉一时震撼了狮城。合唱团也得到了扩大,青年工人、店员的纷纷加入使铜锣合唱团进入了鼎盛时期。铜锣合唱团和许多进步社团的宣传活动起到

7、了鼓动人民和使群众日益觉悟的作用。但不久,英国殖民者开始压制进步团体,逮捕和驱逐抗日爱国人士。1940年,任光被勒令出境,合唱团活动陷入低潮,1941年英国殖民者解散了“铜锣合唱团”。直至1941年12月8日,日本进攻马来西亚,英国殖民者接受“马共”的合作抗日倡议,“铜锣”才又响了起来。合唱团的抗日歌声通过新加坡广播电台又传遍了新、马各地,直至新加坡失陷活动方才停止。团员中有一部分同志参加了马来西亚人民抗日军,抗日的歌声也随之传遍整个抗日军,并坚持到最后的胜利。③可以说,中国抗日歌曲的传播不仅声援了中国国内的抗日战争,也为东南亚各国抗日战争鼓舞了士气,

8、做出了贡献。  二、抗日救亡戏剧运动和抗日电影中的  抗战音乐  1937年以后,新、马戏剧界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