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软:中国领先的it解决方案与服务供应商

东软:中国领先的it解决方案与服务供应商

ID:23814571

大小:124.68 KB

页数:19页

时间:2018-11-10

东软:中国领先的it解决方案与服务供应商_第1页
东软:中国领先的it解决方案与服务供应商_第2页
东软:中国领先的it解决方案与服务供应商_第3页
东软:中国领先的it解决方案与服务供应商_第4页
东软:中国领先的it解决方案与服务供应商_第5页
资源描述:

《东软:中国领先的it解决方案与服务供应商》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东软:中国领先的IT解决方案与服务供应商引子
  
  早就想写篇文章,说说“以学生为本”的话题,而临到写的时候,却又在文章的标题前加了个“也谈”。这是因为,写本文之前,我上网做了个搜索,把“以学生为本”作为关键字输入搜索引擎Google(谷歌)的搜索文本框,得到的响应是:“简体中文网页中,约有11,500,000项相符合的查询结果(搜索用时0.26秒)”。乖乖,半秒不到,有上千万条之多的类似结果。所以,服了,有那么多人在谈,我就算“也谈”,属于“从众”吧。
  
  1以学生为本,重视提高教学质量
  

2、
  “以学生为本”,那什么是学生的“本”呢?是考试成绩?是学历文凭?或者是编织人脉?……我想,这些都只是学习过程的衍生物。请见下图。
  
  如果把大学读书这3、4年作为一个特殊的人生阶段,那么,在此以前,学生的奋斗目标就是高考独木桥(至少目前在我国基本如此),家庭、社会包括学生本人,都给予高考以充分的重视与保障;而学生日后的“事业有成”、“幸福人生”,是以大学3、4年的学习作为主要发展基础的。
  大学教育的真正目的,应该是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是学生从业时的真才实学和终身继续学习的能力,是大学毕业之后的幸

3、福生活和事业有成的发展后劲,这可以具体落实为我们的培养目标。笼统地说,就是培养有觉悟(政治思想素质)、有文化(科学技术素质)的劳动者(从业能力),这才是学生的“本”。
  学生在大学学习期间,投入的不仅仅是学费等费用,更昂贵的,是投入了自己一辈子中最美好的时光,如果荒废学业,或者没有收获应该得到的立身之本,那可是一桩影响“终生”的“大错”。换句话说,作为大学教师,在组织教学,开展教育活动的时候,心中要顾及学生的根本利益,这是我们的职责所在。
  事实上,在“以学生为本”的方面,我们还是说得比做的要多得多;我们较少换位思考,

4、站到学生的立场上分析和思考问题;较少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来设计我们的教学活动。从前面提到的网络搜索所得到的结果内容中,也多少能得到这样的印象。
  我们已经普遍认识到,我国的高等教育存在着教学质量问题,教育体制需要改进,社会对高等教育的认识需要提高,等等。从教师的角度看,“教育观念落后,教学内容陈旧,教学方法单一,教师队伍水平亟待提高”是教学质量问题的主要原因之一。教师要明确大众化高等教育背景下自己的职责,重视“以学生为本”来思索教改和组织教学,改进教学方法,积极参与“本科教学质量工程”。
  
  2特级教师杨明明的

5、“以学生为本”
  
  几年前,曾经有机会听过不少中、小学特级教师的教学公开课,其中,杭州语文特级教师杨明明给我留下了特别深刻的印象,
  举个例子。某年轻特级教师在上数学公开课“时、分、秒”,临近结束进行总结时,她问学生:“同学们,大家回忆一下,这堂课,老师讲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呀?”,当然,小学生回答问题的积极性极高,小手跟丛林一样举了起来,回答更是五花八门,有“时间”,有“小时”,有“时针分针秒针”,等等,但是,当有个小朋友说:“老师教我们的是‘时、分、秒’”的时候,在老师操作下,那多媒体课件发出了响亮一声“铛!

6、”老师表扬说:“这位小朋友回答得真好!”顺手,老师挂出了主题小黑板,上面写到:“第Í课时、分、秒”。可惜!这位小朋友“真好”了,其他小朋友并没有不好啊,虽然回答不尽全面,可也都没有错啊,但没有得到肯定、表扬或鼓励,这个时候,那位“真好”小朋友似乎成了老师的“托”。
  再说老教师杨明明。一次,她在湖州的一堂语文公开课上教学生“诗歌”。其中有一个教学片段:杨老师首先以动听的声音带领学生反复朗读一首小诗:
  小雨像刚上学的娃娃/还有点害怕,/歪歪斜斜,/在窗上乱画。
  朗读熟练了,杨老师请学生们为这首小

7、诗起名字。当然,答案也是五花八门的,例如有“小雨”、“娃娃”等等,最后,“铛”地一声,杨老师的答案却是“《?》”。事后,我问过杨老师,她说:孩子们的回答都很好,不能肯定一个而冷落了其他,这个问号就代表了学生们的所有回答。杨老师的这个答案,是事先设计在教案里,埋伏在多媒体教学课件中的。我很感慨,这不正体现了“尊重学生,以学生为本”的教学设计吗?!。我们都知道,在大学老师的教学中,这样的设计是很少出现的。那么,是因为大学的教学没有这样的需求吗?
  
  3以学生为本,重视教学方法的改革
  
  我们这些当大学专

8、业老师的,大多数毕业于相关的各个“对口”专业,很少接受过师范教育,而我们的教学方法,主要还是从我们当初的老师那里“体会”来的。但是,无论是时代,还是所面对的学生,已经完全不是当初那回事情了,这样的变化虽然我们心知肚明,但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