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历史教材插图教学

浅谈初中历史教材插图教学

ID:23827886

大小:51.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1-10

浅谈初中历史教材插图教学_第1页
浅谈初中历史教材插图教学_第2页
浅谈初中历史教材插图教学_第3页
浅谈初中历史教材插图教学_第4页
浅谈初中历史教材插图教学_第5页
资源描述:

《浅谈初中历史教材插图教学》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浅谈初中历史教材插图教学  浅谈初中历史教材插图教学  河北省无极县无极镇中学刘美然  历史插图作为一种直观教材,是初中历史教材的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教材的重点和难点,培养学生的想象力、观察力和历史思维能力等方面都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如何有效发挥历史插图的作用,是历史教师在教学中必须研讨的重要课题。根据课堂教学实践,谈谈初中历史教材插图的利用。  一、培养历史兴趣,激发求知欲望  历史教材插图的大量增加,其中重要的目的就是为了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如在上《俄国十

2、月革命的胜利》一课时,上新课之前,可以先投影了两张插图,第一幅是“阿芙乐尔”号巡洋舰,第二幅是苏维埃政权成立时的情景,并打出思考题:①图二中正在进行讲话的人物是谁?②两图反映了哪个时代的重大事件?③谈谈你对此事件的了解。这样就让学生产生求知欲望,想知道插图中的内容,把他们的情绪调动了起来,注意力都集中到了新课上,产生了良好的效果。  二、感知历史,掌握史实  历史教材很多内容是用文字表达的,但文字具有抽象的特点,无法向学生直观地反映出历史事件或历史现象;而插图形象直观,一目了然,具有容易记、记得深刻的特点。因

3、而在教学时,我们可充分利用教材中的插图,解决历史教学中遇到的相关问题。如在上《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一课时,讲到经济危机给德国带来的影响,教材从多方面归纳,但不直观,我就充分利用教材中的一幅插图:1927年德国关于经济危机预言性的漫画,使学生看了这幅图深刻体会到德国贫富悬殊和处于崩溃的边缘状况,就很容易掌握经济危机的背景。又如教师将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的路线图用粉笔画在黑板上,然后将所经过的重要地点:瑞金、遵义、赤水河、金沙江、大渡河、泸定桥、吴起镇、会宁等用方框标注出来,再叫学生到黑板上填

4、写,既直观又有成效。  三、培养自主积累历史知识习惯  没有长期的历史知识的积累,就不可能有历史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而积累历史知识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是一个长期不懈的过程,是一个由被动到主动,由无意识到有意识的过程,而插图教学是学生历史知识积累的一种良好的方法。因为历史插图的蕴含极为丰富,它所提供的信息,对学生具有强烈的吸引力。在初中历史课的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和研讨插图是解读历史插图的第一步,也是不可缺少的一步。老师要引导学生观察“插图中有什么”,分析“说明了什么”。从表面信息入手,将插图上的信息与所学

5、知识相结合,挖掘和释读插图中的历史信息,达到积累知识的目的。插图教学能够使学生在课堂上进行有意识的、有目的的感知,这不仅是学生获取历史知识进行积累的重要源泉,而且是培养和发展学生智力的重要手段。  四、培养学生的学习迁移能力  学习迁移是指已经学得的知识、技能对学习新知识、新技能所产生的某种影响,其中对学习新知识、新技能起促进作用的叫“正迁移”。教师可以利用插图来培养学生这种迁移能力。以《彼得一世》这幅插图为例,教材内容虽已表明:他是俄国近代史上杰出的政治家。他进行了多方面的改革,增强了俄国经济、军事实力,巩

6、固了专制统治,使俄国一跃成为欧洲的强国,为进一步对外扩张创造了条件。但仅此还显得不够,教师应适时引导学生通过识图、解图来实现知识的迁移——不难看出,彼得一世刚毅、果断的气质跃然纸上,实际上他一生的历史活动是深受这种个性影响的。通过感知插图,学生加深了对彼得一世义无反顾、大刀阔斧的改革精神的理解。  五、培养学生的分析比较能力  许多历史特征是相比较而存在、相比较而认知的,所以,比较和鉴别在教学中被大量采用。而教材中的许多插图恰好为历史比较法的实践运用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利用插图进行对比,可以使学生更直观地认识事

7、物的内在特征及其本质区别。如在《世界历史》第二册中,关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不平衡”一节,教师可让学生先对比本课中的两幅扇形图,会很自然地得出美、德经济发展迅速,英、法相对缓慢的结论;然后再引导学生观察两幅柱状图,又很容易地分析出英、法经济发展缓慢的原因,从而加深学生对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不平衡性的理解,提高学生的分析比较能力。  六、培养学生分析历史现象和评价历史人物能力  学习武则天的内容时,教师除了介绍教材上的“武则天肖像图”,还可以专门向学生展示教材上没有的武则天的“无字碑图”让学生在两幅插图的

8、观察中,配以文字简介:武则天是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她病逝后,为自己立了通高7.53米,宽2.l米,厚1.49米的无字碑。同时提出,武则天为什么在自己的墓碑上不刻一字?历代学者为此争执不休,聚讼纷纭。纵观诸说,大致有以下几种说法。其一,武则天自知自己执政中,篡权改制,滥杀无辜,罪孽深重,无功可记,无德可载,与其贻笑后世,不如一字不刻。其二,武则天自认为她在位时,扶植寒弱,打击豪门,发展科举,奖励农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