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衡计分卡导向绩效考核的实务问题

平衡计分卡导向绩效考核的实务问题

ID:23835558

大小:66.12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11-10

平衡计分卡导向绩效考核的实务问题_第1页
平衡计分卡导向绩效考核的实务问题_第2页
平衡计分卡导向绩效考核的实务问题_第3页
平衡计分卡导向绩效考核的实务问题_第4页
平衡计分卡导向绩效考核的实务问题_第5页
资源描述:

《平衡计分卡导向绩效考核的实务问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平衡计分卡导向绩效考核的实务问题【摘要】平衡计分卡作为一种较为科学的绩效考核的工具,自引入我国后,就广泛被应用,为我国企业管理带来了或多或小的变化,但并不是所有变化都是成功的。实际上,很多企业由于盲目引入平衡计分卡,在实践过程中出现了不少问题,导致其并没有发挥在企业管理中预想的作用。本文通过研究中国大陆国企G公司在以平衡计分卡为导向的绩效考核实践中存在的问题,以期能丰富平衡计分卡实践应用的发展,探索如何使我国企业在以平衡计分卡为导向的实践过程中实现安全的“软着陆”。本文采集自网络,本站发布的论文均是优质论文,供学习和研宄使用,文中立场与本网站无关,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

2、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己转载的信息,如果需耍分享,请保留本段说明。【关键词】平衡计分卡绩效考核一、引言平衡计分卡是由哈佛商学院罗伯特?卡普兰和复兴全球战略集团总裁戴维?诺顿通过对12家著名企业进行为期一年的绩效考核项目研究后提出的绩效考核工具。平衡计分卡理念的基本框架通过财务、顾客、内部业务流程、学习与成长等具有因果关系的四个维度确立。但平衡计分卡理念并不是通过上述四个维度的简单组合体现,而是通过将基于与企业战略相匹配的一系列绩效考核指标整合表现出来。实际上,平衡计分卡打破了传统的只注重财务指标的业绩评价模式,通过财务指标与非财务指标相结合,长期目标与短期考核相结合,滞后指标与领先指标相结合,

3、将企业的业绩考核同企业的战略发展联系起来。实际上,想要让平衡计分卡在企业中实现安全的“软着陆”,需要根据企业自身的内外部环境结合平衡计分卡的思想,创造出适合企业自身的绩效考核方法。二、背景描述G公司是国内一家大型化肥生产的企业。化肥作为重要的农业生产资料,是农业生产发展和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保障。我国化肥行业企业众多,分布广泛。G公司基于“努力成为专注于磷复肥的重要生产商和提供商”的企业愿景,依托所在地丰富的天然气资源,努力实现把公司建成西北磷复肥生产基地的目标。但在现阶段,公司主要产品面临行业产能严熏过剩以及市场需求持续处于低迷的外部环境的情况。因此,公司紧紧围绕供给侧改革的指导思想,结合公

4、司的实际情况,提出了“转方式、调结构、提质增量”的工作思路,希望通过提高能源转化效率、提高资源利用率,调整满足市场需求的先进产能不足、落后产能过剩的产能结构,并最终实现从大规模生产传统单一养分产品到根据市场需求精细化生产多种产品的转型。在G公司进行转型升级的过程中,由于现有的绩效考核己不再能适应企业的战略转型,公司希望构建新的绩效考核,以符合企业战略的需要。G公司下设办公室、财务部、党群人资部、经营部、设备管理部、生产技术部、安全环保部、质量管理部、保运车间、磷铵厂、复肥厂、合成氨厂等部门。三、结合平衡计分卡思想的绩效考核的实践与创新G公司在设定新的绩效考核时,决定将引入平衡计分卡,但在企业

5、的实践过程中,由于企业本身的发展历史与现实情况,导致平衡计分卡一开始并不能很好地在企业落地。经过发现总结问题以及反馈,通过一系列实践中的调整和创新后,最终G公司的绩效考核形成了以传统绩效考核的“可控、可量化、可操作”原则为基础,在确保公司产品质量零缺陷、公司业务数据与会计信息真实可靠等前提下,以平衡计分卡为指导,强调部门职能为导向、以现金流考核为内容、静态指标和动态指标相结合来构建KPI指标体系的思路。(一)G公司缋效考核的基本原则绩效考核的设计应首先保证“可控、可量化、可操作”的基本原则。基于平衡计分卡四个维度分解的设定的绩效考核指标应始终符合“可控、可量化、可操作”的原则,对于那些在向下

6、级分解的过程无法一直满足上述基本原则的指标,应寻找其合适的替代考核指标或将其剔除。实际上,只有坚持考核中的可控原则,才保证员工能够通过努力得到更好的回报,保证Y绩效考核的正向指导;只有坚持考核中的可量化原则,才保证绩效考核中的公开透明、公平公正;只有坚持考核中的可操作原则,才保证绩效考核中科学性与实践性相结合。(二)G公司绩效考核的基本前提公司产品质量零缺陷与公司数据业务的准确性、合规性和及时性是G公司绩效考核的两大基本前提。(1)公司产品质量零缺陷。现代企业的精益化管理与质量的零缺陷密不可分,基于同G公司转型升级的战略相匹配,新的绩效考核方案应能够推进现代化的质量管理,因此产品质量零缺陷是

7、G公司的绩效考核的基本前提之一。“质量永远是干出来的,而非检查出来的。”要实现质量零缺陷,事后监督当然是重要的一方面,但核心是事前的准备与事中的控制。G公司新的绩效考核中强调丫实现全员参与的质景零缺陷。首先是由质量管理部牵头各个部门依据现实情况重新划分了对产品的原材料采购、生产、经营等各个环节质量控制的主体责任部门,保证了直接或间接影响产品质量的各主要部门都在考核的范围内。其次,在原有质量考核的考核指标的基础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