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周口迄今发现的裴李岗、仰韶文化初探

河南周口迄今发现的裴李岗、仰韶文化初探

ID:23839924

大小:59.50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8-11-11

河南周口迄今发现的裴李岗、仰韶文化初探_第1页
河南周口迄今发现的裴李岗、仰韶文化初探_第2页
河南周口迄今发现的裴李岗、仰韶文化初探_第3页
河南周口迄今发现的裴李岗、仰韶文化初探_第4页
河南周口迄今发现的裴李岗、仰韶文化初探_第5页
资源描述:

《河南周口迄今发现的裴李岗、仰韶文化初探》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河南周口迄今发现的裴李岗、仰韶文化初探1977年发现的距今8000多年的裴李岗文化和1921年发现的距今5000多年的仰韶文化,是中国新石器时代考古的重大发现。半个世纪以来新的考古材料证明,这两种文化在黄河中下游地区有着广泛的分布,并以此为中心向四周发展。由于历史上黄河多次浸淤,豫东周口市部分地区堆积着很厚的淤沙,许多古文化遗址被淤沙所覆盖。又由于这里文物工作起步较晚,大规模的考古调查和发掘少之又少。长期以来,人们对这个地区的古代文化面貌了解得很少,对这里的裴李岗文化、仰韶文化了解得更少。笔者根据近年来的考古发现,并参考已发表的部分遗

2、址调查或发掘简报,对周口市目前已发现的裴李岗文化、仰韶文化谈一下自己粗浅的认识仅供有兴趣者参考。一、周口市古代的地理环境周口市位于河南省东南部,属黄淮平原。现辖商水、扶沟、西华、沈丘、鹿邑、淮阳、郸城、太康、项城、川汇区8县一市一区。北与开封、商丘相接,西连许昌、漯河,南邻驻马店,东与安徽省接壤。这里四季分明,土质肥沃,物产丰富,地势平坦。沙颍河、涡惠河、涡阜河、洪汝河四大水系由西北流向东南,其他小河流纵横交错,是原始人类生活和居住的理想之地。著名地质学家李四光曾这样说过“在五亿七千万年前至十九亿年震旦纪期间,中国境内绝大部分是海的情

3、况下,就再现了大片的淮阳古陆”。这里除发现属于数万至数千万年前的鸵鸟蛋、古象牙,鹿角等众多古生物化石外,截至目前共发现新石器时代遗址130处。二、裴李岗文化裴李岗文化1977年因发现于新郑裴李岗而得名,是目前中原地区发现最早的新石器时代文化,距今约8000年左右。其分布范围在黄河南岸的豫中、豫西一带。在周口市的项城、商水、扶沟、西华、太康也有发现。扶沟的前闸遗址位于扶沟县城东北30公里处前闸村东的高台地上。面积约1.8万平方米,文化层厚2米左右,可分上、中、下三层,分别属于西周、仰韶和裴李岗文化。村民在此取土时曾发现人骨、夹砂陶壶、陶

4、罐、石磨盘等物,应是墓中随葬品。陶器被村民打碎,石磨盘被扶沟县博物馆征集。项城的后高老家遗址安志敏先生认为属裴李岗文化,该遗址位于项城县南25公里的后高老家村北,西北距高寺遗址2公里,遗址略高于周围地面,文化层厚1.8米。中间的一条路沟,将遗址分为南北两部分,沟岸上文化层很清楚,文化层可分两层,上层为仰韶文化,下层为裴李岗文化。暴露出的遗址和遗物有不规则形和圆形灰坑,大的红烧土块,较大型的动物骨骼(未经鉴定)以及陶、石、骨器等。石磨盘,扶沟前闸遗址出土,目前全国发现最大的裴李岗文化石磨盘,体呈椭圆形,长100厘米,宽44—22厘米,厚

5、3.5厘米,用整块砂岩磨制而成,制作规整,器面平坦,两边呈直线,另两边略呈弧形,器底平整,底部有四圆柱状足,足高4.5—5厘米,足径4.5—5厘米。另外一件为麻石质地,盘面中部稍厚于两端,一端微残,一端呈三角形,面平较光,足呈梯形,是商水县文管所在文物清查中征集而来。石斧:多刃部磨光,器体凿制痕明显,刃部稍宽,形体粗笨。陶器:以夹蚌粉褐陶、夹砂红陶为多,泥质红陶次之,泥质褐陶少见。夹蚌粉者多鼎、罐等炊器,而含蚌粉量较大,质地松软,手触即碎。夹砂红陶质地稍硬,多用于钵、壶等器。器表以素面和磨光为主,纹饰仅见弦纹、指甲纹。常见器形有罐形鼎

6、、双耳壶、大口深腹罐、圆肩罐,平底碗等。罐形鼎敞口,鼓腹,圆锥形足;双耳壶小口,矮领,双耳呈半月状,耳上有一小圆孔。深腹罐口呈喇叭状,直腹。后高老家遗址上部文化层中出土的陶器,除红褐陶外,出现了部分磨光黑陶和磨光灰陶,用于杯、壶等小型器物。鼎足可分两式,Ⅰ式圆锥状,足根有一道刻画印的附加堆纹,有些足根要有两个指窝。Ⅱ式呈宽扁形,正面中部有凹槽。彩陶发现有红彩,图案不清。这些器物同下层所出土的器物有所区别,应为晚于裴李岗文化而早于下面所谈的仰韶文化早期遗物。这里发现的石磨盘同郑州南阳寨的石磨盘一致。小口双耳壶同新郑裴李岗Ⅰ式壶相同。大口

7、深腹罐同裴李岗Ⅱ式接近。罐形鼎同裴李岗Ⅰ式鼎比较相似,应属于裴李岗文化。后高老家遗址裴李岗文化压在仰韶文化之下,证明裴李岗文化早于仰韶文化,也表明了它们之间的密切联系。最近几年新发现的其他遗址有:西华泥土店遗址,早期地层中出土有夹砂陶片,红陶三足鼎,三足钵等。商水扶苏遗址附近窑场起土过程中,出土有夹砂褐陶片、夹蚌灰陶片、石盘磨、石磨棒、鞋底形石铲等器物。商周高速公路周口段商水张庄乡河湾村附近,通过文物勘探发现有一裴李岗文化遗址,距现地表面2米以下,文化层厚度4—2.5米不等,上层为商周文化,中层为仰韶文化,下层为裴李岗文化,下层出土夹

8、砂、夹蚌褐陶片、红陶鼎足等,陶片块小,火候极低,具有典型的裴李岗文化特征,其他像郸城、淮阳、太康等地也偶尔发现有裴李岗文化特征的陶片等,由于没有进行详细的调查,具体范围厚度不清。三、仰韶文化目前,全市共发现仰韶文化遗址2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