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课堂练习的策略研究

小学数学课堂练习的策略研究

ID:23845528

大小:195.0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8-11-11

小学数学课堂练习的策略研究_第1页
小学数学课堂练习的策略研究_第2页
小学数学课堂练习的策略研究_第3页
小学数学课堂练习的策略研究_第4页
小学数学课堂练习的策略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小学数学课堂练习的策略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准穴定针法”——小学数学课堂练习的策略研究【内容摘要】笔者以小学数学教学中练习的指导方法为研究对象,分析在数学练习指导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在数学练习指导中根据学生的知识起点、知识结构、学习需要、以及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从找准“穴位”、有效“定针”等两个方面进行“准穴定针法”的练习指导的策略研究。从而提高了学生学习数学的效率,促进了学生数学学习的积极性,提升了学生学习数学的方法,培养了学生数学的反思能力。【关键词】准穴定针法小学数学练习指导策略一、研究起缘高效的数学课堂一直是我们追寻的目标。数学教学中练习的有效指导,是追求高效数学课堂的一个方面。然而,数学练习

2、指导中往往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导致练习指导低效甚至无效。以下是笔者对目前小学数学课堂练习指导进行“把脉问诊”,总结出主要存在的几个症状:症状一:教师练习指导预设不足,学生一错再错在平时的讲解练习中,我们往往会因为赶时间,想把练习都讲完,因此讲解时只是把方法在黑板上展示一下,很多孩子会依样画葫芦抄下老师的标准答案,可是很多孩子并没有真正理解其题意。这样的练习指导目的不清晰,练习的指导仅仅是简单重复而已。指导后的结果是:这次错了,下次还是错。症状二:教师练习指导分析较浅,学生重结果轻过程在练习指导中,我们会发现老师对学生的存在困惑没有进行深入分析,就进行了练习指导。

3、结果学生听完之后,能按照老师的订正了,实际上就是记下了老师的正确答案而已。症状三:教师练习指导方法单一,学生思维缺乏灵活性-9-现在学生的学习渠道很宽泛,很多知识并不是来自课堂,就可以发现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方法是多样化的。在练习指导中,我们的老师对习题的设计意图和解决问题的策略思考不深入,指导解题方法比较单一,对习题的拓展不够,对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培养不够。二、研究方法的由来《黄帝内经》指出人体穴位主要有三大作用,它是人的神经在身体表面的印记,也是身上疾病的体现,还是对症治病的重要部位。穴位具有“按之快然”、“驱病迅速”的神奇功效。数学知识的穴位不也正是如此么,找准

4、数学知识的认知生长点,一些新的数学知识就需要在这样的建构中完成的;仔细分析学生的错误原因就可以了解学生的知识的认知起点;自然就可以找到学生所需要的知识。只要找准“穴位”,有效“定针”,很多问题即可迎刃而解,学习明显更为有效。可见只要找准学生认知存在的盲点、空白点,了解学生需要,有的放矢,就会收到不一样的效果。因而受它启发,我们可以得到以下这些思考:1.找到学生知识的盲点,找准“穴位”,真正体现学习人人所需要的数学。2.准确把握知识的生长点,找准知识增长点所需要的知识基础,为学生学习“把好脉”,有利于为学生学习新的知识做好过渡。3.挖掘教材或者习题的关键点,指导时

5、能切中要害,为学生学习数学“下好针”,学习才更高效。三、研究策略笔者在数学课堂练习指导的教学实践中,主要从“找准穴位”和“有效下针”两个角度来整理:策略一:找准“穴位”,把握“症结”在练习指导中要先善于找到学生学习的需要,在学习中存在的一些盲点、困惑点,了解学生的学习心理和思维发展点,有利于练习的有效指导。以下主要从五个方面来阐述。1.找准教材知识结构的“穴位”。把握教材知识结构,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建构比较系统。每个学段有各自的学习任务,学习重点,对学生的指导目标也更明确。如:关于第一学段统计教学,教材在编排上就是一个循序上进,任务各有所不同。内容学习目标第一册

6、《我们的校园》-9-统计校园里各种活动项目的人数,认识象形统计图,并结合统计图解决问题。第二册《统计》认识统计表和一格表示1的条形统计图,经历分类整理和随机整理两种整理数学的过程,利用统计图解决简单的问题。第三册《统计》用一格表示2的条形统计图来统计数据,并利用统计图解决简单的数学问题。第四册《统计》用一格表示5的条形统计图来统计生活中的数据,认识较复杂对比式的统计表,能根据统计图或者统计表解答问题,提出问题,并初步预测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提出一些合理化的建议。第五册《可能性》对不确定性和可能性的初步感受,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对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作出描述。第

7、六册《统计》学习了用折线表示一个基数的条形统计图,会进行简单的数据分析,利用统计来了解平均数的意义,会求简单的平均数。对教材的编排有一个系统的了解,把握每节课的教学指导的重点、难点,那么教学中就不会出现简单重复学习的现状,课堂学习效率明显提高。2.找准学生已有经验的“穴位”走进一些课堂,我们经常会遇到这样的尴尬:上课一开始,学生似乎都会了,但是为了完成辛苦备的教案,只好让把学生看成什么都不懂的。原因就是老师课前预设的学习起点与学生实际的学习起点不吻合。【案例片段】在一次教研课时,有位老师上的是表内乘法(二)的第一课时《7的乘法口诀》。老师先让学生复习了2~6的口

8、诀。然后出示课件图:○○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