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教材综合版考研笔记

政治学教材综合版考研笔记

ID:23852313

大小:116.69 KB

页数:14页

时间:2018-11-11

政治学教材综合版考研笔记_第1页
政治学教材综合版考研笔记_第2页
政治学教材综合版考研笔记_第3页
政治学教材综合版考研笔记_第4页
政治学教材综合版考研笔记_第5页
资源描述:

《政治学教材综合版考研笔记》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南京大学政治学原理笔记政治学原理笔记第一章  政治生活与政治科学一、人类生活中的政治关系1、亚里士多德:人是天生的政治动物禽兽:没有谈政治的能力,以本能存在,不能用道德规范去约束,政治对其太高尚。天使:没有谈政治的必要,其生存环境超越了政治,政治对其来说太下贱。人:为了规则,人有谈政治的可能与必要,人生存在世俗世界中,既有协调而又有排斥面,人们之间有共同的利益,又有不同的利益,这种利益具有排他性,会产生利益纷争,为了延续人类的种族和生存,就需要办法(政治、道德)去解决。2、马克思对其命题的三个补充⒈社会性:把人看成政治动物,不能

2、从抽象的人性去理解,而应从现实的社会关系去理解。★ 政治关系是一种特定类型的社会关系,政治是每个人无法回避的事实。⒉历史性:把人看作政治动物,不能凝固、僵化地理解,而只能具体、历史地理解。★ (宏观→人类)政治是一个历史范畴,它不是从来就有也不永远存在下去,它是随国家的产生和阶级分化而产生的具有严格意义的政治,会随着国家和阶级的消亡而消亡。★ (微观→个体)政治社会化、政治入伍。⒊复杂性:把人看作政治动物,不能简单、机械地理解,而应综合、全面地理解。★ 从整个社会范围来说,政治关系的表现可能是较为纯粹的,也可能是较为隐蔽的。★ 

3、从主体承现者来说,发生在个人身上的政治关系,可能是直接的,但大量是间接的。★ 从实践活动来说,个人认识政治生活的方式与程度,同他参与政治生活的方式与程度,可能是对应的,但也可能是有偏差的。   认识:深刻  了解  无知   参与:积极  关心  冷漠二、政治生活的科学分析1、政治学学科建构的论辨政治学能够成为科学吗?肯定答案:能像数学、物理一样作出解释、预测。否定答案:反对理由①政治行为的主观性         ②政治事件的非重复性,历史是惊人的相似。         ③政治评判的价值倾向性综合:政治学能成为科学。价值目标的提

4、出:客观根源,价值目标的实现:客观条件,可以找到客观规律,但同时,政治必须考虑人的主观性、复杂性。2、政治生活的本质规定⑴道德(→天使)孔子:“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孟子:“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⑵权力(→禽兽)韩非子:“术异则事异,事异则务变”、“先王所期者,利也;所用者,力也”、“君无术则*于上,臣无法则乱于下,必不可一无,皆帝天之具也”。马基雅弗利《君主论》⑶马克思主义:政治是经济的集中体现。①政治的“受动性”政治由经济决定。②政治的“能动性”为获得自身利益而介入政治,掌握运用公共权力,掌

5、握政权,分享政权,向政权施压。⑷政治:就是在一定的经济基础上,人们围绕特定利益,借助于国家权力来规定和实现权威性价值分配的一种社会关系。伊斯顿:政治就是社会价值的权威性分配。三、西方政治思想的历史变迁1、古希腊城郊政治:大众民主和精英政治⑴雅典.斯巴达---城邦:城市国家(city-state)⑵雅典城邦①民主制-直接民主(主义与主事的合一,公民直接参与公共事务,不通过任何中介。今天希腊的民主制是代议或间接民主-主义与主事的分离,实行代议制)②柏克:公民大会、500人议事会、执政官、陪审团君主制:世袭制、终身制共和制:选举制、限

6、任制③雅典城邦值得推崇的地方A、公民对城邦的热爱、忠贞和奉献,人与人间有一种亲密感、认同感。B、质朴而乐观的目标、平等观念,公共职位向所有的公民平等开放④雅典城邦的治国模式有何缺陷A、频繁的轮流坐庄、靠抽签的选举办法使得政府庞杂,这庞杂使其难以运作,效率低。B、其自由使得权威受到挑战→怀疑主义、诡辩论、自大狂(苏格拉底),破坏了自由、平等以及公民对城邦的热爱。C、社会基础是版面的,是成年男性的民主政治。D、智慧与才能的降低。⑶苏格拉底提出的精英治国:社会需要一定的秩序和权威。 精英:具有崇高的德行,具有治国的才能和智慧,有正义感

7、。⑷柏拉图提出以精英治国为中心的哲学王①知识-本体形上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②理念论:理念意义上最完美的东西。③理想国:一个目的在于追求道德至善的国家,在原则上和本质上应该是什么样子。 理想国的思考方法:超越(超越现实,追求完美的国家理想)介入(依照理想介入、批判、改革现实)2、古罗马自然法传统:权利的普适性和文化的多样性⑴古罗马(帝国)大肆扩张,为进行异邦治理,增加法令技术上:分门别类→成文法、实在法价值上:正当依据→自然法⑵事实判断-是什么 价值判断-应当怎样→自然法:合乎人性、人道的价值原则或正义理论-“人权”得以

8、成立的依据。⑶①生存权:A、不得任意剥夺人的性命。B、不得任意把人置于毫无必要的危险境地。②公正权:每一个公民都应得到公正对待,无所歧视。③自由权:不受无理干涉。④普遍最低标准的人权。原则一:鉴于社会发展的不平衡性和文化传统的多样性,得到某种共同体认可的特定权利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