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全力破解“谁来种地”难题

中国全力破解“谁来种地”难题

ID:23867461

大小:53.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1-11

中国全力破解“谁来种地”难题 _第1页
中国全力破解“谁来种地”难题 _第2页
中国全力破解“谁来种地”难题 _第3页
中国全力破解“谁来种地”难题 _第4页
中国全力破解“谁来种地”难题 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国全力破解“谁来种地”难题 》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中国全力破解“谁来种地”难题新华社北京11月17日电题:中国全力破解谁来种地难题  新华社记者董峻  农村人口进城了城镇化率超56%,大量新市民由离开村庄的农民转移而来;  农村土地流转了全国三分之一农地由家庭农场等新型主体流转后经营;  农业机器换人了耕种收全程机械化率超62%,一些发达地区提出用机器换人;  基础设施厉害了全国半数农田有效灌溉、五分之一是高标准农田;  服务组织兴起了你的田我来种,喷药、施肥、锄草、收获一揽子由专人管;    未来,谁来更好地满足中国人的饭碗?记者日前采访了解到,伴随农

2、业现代化进程,农业生产经营方式变化巨大,一些趋势性现象纷纷出现。  如何让家庭农场主放心经营?  上海松江区叶榭镇农民沈忠良,2007年承包了146亩土地,成为全区第一批家庭农场主。家庭农场刚成立时,只能依靠外来农机耕作,时间不确定,价格悬殊,服务没保障,经常误了农时。沈忠良咬咬牙,买了镇上第一台大型收割机,派上了大用场。  但是,家家户户都要用农机,却不是每个小规模经营的农户都有实力买农机。沈忠良看到这里面需求很大,于是2015年联合4户有农机的农户组建了农机互助点,与周边农场签订服务协议,实现了农机定

3、人,服务定户,小机家庭化,大机互助化。而沈忠良自己种了200亩水稻,还为周边1000多亩地提供农机服务。去年他们净收入20多万元,一点不比外出打工差。  在松江,土地由村集体统一流转后,还要通过民主评定和村民代表投票同意,才能经营家庭农场,这确保了把土地交给有能力的务农人。为了鼓励家庭农场发展,稻麦良种由区里统一供种,粮食收割、烘干、出售享受一条龙服务。松江区还成立了农民专业合作联社,提供农资配送和稻米加工服务。  为了让流出土地的农户不担心基本生活,区里每年给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发放每月150元的退地养老

4、补助金。另一方面,为了让家庭农场主们安心务农,上海市正在研究家庭农场主参加城镇职业保险的政策,全市3000多户家庭农场主都将纳入城镇职工基本养老、医疗保险。  尽管如此,沈忠良还是有担心。希望国家能对土地经营权给予更多的政策支持或法律保护。他说,只有经营权稳定,才敢放心投入,才能踏踏实实搞好生产。  平等保护:流转来的经营权得到农补增量倾斜  沈忠良对土地的经营权,于农村改革的又一重大制度创新。在坚持集体所有、家庭经营的基础上,中国的农地所有权、承包权和经营权正在实现三权分置。  目前,全国承包耕地流转面

5、积达4.6亿亩。2.3亿农户中约30%的农户已流转了土地,东部发达省份这一比例更高、超过半数。这意味着农业生产者的构成发生了深刻变化。  农业部部长韩长赋说,三权分置实现了村集体、承包农户、新型经营主体对土地权利的共享,既让流出土地经营权的承包农户增加财产收入,也使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实现了规模效益。  沈忠良的希望有望实现。中办、国办日前印发的《关于完善农村土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分置办法的意见》强调,在保护集体所有权、农户承包权的基础上,平等保护经营主体以流转合同取得土地经营权。  有关部门正在进行的农业补

6、贴改革,基本原则是存量调整、增量倾斜。存量指已经给到农民口袋里的钱不会减少但会优化,而增量则是向新的生产经营主体倾斜,引导土地流转、适度规模经营。  除了像沈忠良这样的家庭农场外,新农人群体还有农民合作社和公司+农户方式的龙头企业等。这些新型主体,可能是未来中国真正的农业生产经营者。  据农业部统计,全国经营耕地面积在50亩以上的规模经营农户已超350万户,经营耕地面积3.5亿多亩。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等新型主体数量已经超过270万家。  不流转也能规模化:农业服务社会化组织应运而生 

7、 河南商水县许寨村农民刘国富,平时在建筑队干活,闲时也种种地。当地的天华种植专业合作社为他提供托管服务,这让他很省力省心。今年刘国富在托管菜单式服务中选了小麦耕种、打药、收割等服务,小麦收获后送到家,实现了他离乡不丢地、不种有收益的愿望。  目前,这个合作社托管服务面积有12000多亩,辐射带动了周边3个乡镇3000多农户。这种方式在不改变农户土地承包权的同时,实现了农业规模经营,不仅降低了农民的生产成本、增加了收入,也使合作社获得了很大收益。  四川崇州、江苏射阳一大批专业服务合作社、专业服务公司、专业

8、服务队涌现,为支撑现代农业发展提供了新动能。  由村组统一组织破除田埂,以打桩等形式确定界址,将碎片化的农地集中起来实现有组织的连片种植,再由服务组织提供专业化服务,推进农业生产联耕联种、联管联营。  一种规模化是经营主体不断扩大生产规模,还有一种就是社会化服务组织提供的服务规模不断扩大。这两种方式同样可以实现规模效益。全国政协常委、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原副组长陈锡文说。  至于土地是否流转、哪种经营方式在什么地方最适合,陈锡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