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芷的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白芷的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ID:23873258

大小:60.00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8-11-11

白芷的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_第1页
白芷的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_第2页
白芷的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_第3页
白芷的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_第4页
白芷的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_第5页
资源描述:

《白芷的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白芷的药理作用研究进展吴媛媛蒋桂华马逾英高颖【摘要】白芷具有散风除湿、通窍止痛、消肿排脓的作用,临床广泛用于治疗感冒头痛、眉棱骨痛、鼻塞、鼻渊、牙痛、白带、疮疡肿痛等病症。近年来临床广泛用于治疗鼻炎、银屑病、白癜风等。文章从白芷的药效学、药代动力学、安全性评价几个方面,综述了近年来白芷的药理作用研究现状,表明白芷具有解热、解痉、镇痛、平喘、降压、兴奋运动和呼吸中枢、抗菌、抑制脂肪细胞合成、光敏性等方面的药理作用。白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但其有些药理作用及作用机制还未阐明,临床药理研究也未见报道,值得进一步研究。【关键词】白芷药理作

2、用白芷始载于《神农本草经》,为伞形科植物白芷Angelicadahurica(Fisch.exHoffm.)Benth.etHook.f或杭白芷Angelicadahurica(Fisch.exHoffm.)Benth.etHook.f.var.formosana(Boiss.)ShanetYuan的干燥根〔1〕,因初生根杆为芷,色白,故名白芷,其性温,气芳香,味辛,微苦,具有散风除湿、通窍止痛、消肿排脓的作用,临床广泛应用于感冒头痛、眉棱骨痛、鼻塞、鼻渊、牙痛、白带、疮疡肿痛等病症,并有较好的疗效〔1〕。药理研究表明,白芷具有

3、较强的光敏作用以及解热、镇痛、平喘、降压、兴奋运动和呼吸中枢等作用,同时还有抗菌、抑制脂肪细胞合成及解痉等多方面的作用。近年来,应用白芷的制剂配合黑光照射治疗白癜风、银屑病也取得了较好效果。同时白芷也是一种很好的香料及美容产品,在日常生活中被广泛使用。近年来对白芷有效成分和药理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研究。现就近年来有关白芷的药理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1药效学研究  1.1白芷药材的药效学研究在白芷药材镇痛研究方面,彭小莉等〔2〕研究采用新的具有多样临床痛行为表现的蜜蜂毒实验模型和传统的福尔马林实验模型,比较研究了白芷对外周组织损伤诱

4、致的持续性自发痛和痛敏有无镇痛作用。实验结果表明,在BV模型和F模型上,白芷的抗伤害作用无差异,并得出在中药镇痛有效成分的筛选和评价中,BV模型更为理想。  马慧群等〔3〕对比检测了临床用于治疗白癜风的补骨脂、白芷两味药材70%乙醇的提取物对黑素细胞迁移和黏附影响。正常人黑素细胞来自包皮环切术切取的包皮,用包被纤维粘连蛋白的48孔培养板检测黑素细胞粘附,用微孔膜研究黑素细胞迁移。中药的浓度参照其常用量10g和正常成人血容量4000ml设定。结果表明,补骨脂、白芷均可诱导黑素细胞粘附和迁移,且补骨脂对黑素细胞粘附和迁移的影响均大于

5、白芷。两药均可通过增加黑素细胞粘附和/或迁移,对白癜风产生治疗作用。  1.2白芷主要化学成分的药效学研究白芷的化学成分主要含挥发性成分和香豆素类。白芷根含呋喃香豆素,另外还含有氧化前胡素、欧前胡素、异欧前胡素等。  1.2.1香豆素类成分的药效学研究白芷香豆素具有抗高血压、抗凝血、抗微生物、抗病毒、抗癌、抗氧化等多种药理活性。  在白芷的香豆素类成分解热镇痛抗炎方面,贾敏如等〔4〕对白芷的总香豆素的药理作用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首次发现总香豆素类成分具有明显的镇痛和解痉作用,能明显对抗热板、冰醋酸所致小鼠疼痛及BaCl2所致兔肠

6、平滑肌痉孪。王春梅等〔5〕证实了白芷的有效成分白芷香豆素(CoumarinofAngelicaedahuricae,CAD)有明显的抗炎作用。王德才等〔6〕通过实验证明了杭白芷香豆素组分(CAD)有显著的解热镇痛抗炎作用。  尉小慧等〔7〕对蛇床子和白芷中香豆素类化合物抑制磷酸二酯酶-5活性的研究,用体积分数为95%乙醇和氯仿分别提取蛇床子及白芷中总香豆素类化合物,并通过柱色谱和HPLC进行分离,结构鉴定后进行PDE5抑制活性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从白芷和蛇床子提取物得到的8个香豆素类化合物均有一定的PDE5抑制活性,其中以蛇床子

7、素活性最强。  王德才等〔8〕考察了杭白芷香豆素(CAD)对戊巴比妥钠及巴比妥钠催眠作用的影响。由实验结果可得,CAD能抑制肝微粒体细胞色素P450,大剂量时有中枢兴奋作用。而后,刘忠和等〔9〕通过观察杭白芷香豆素(CAD)对戊巴比妥钠和巴比妥钠催眠作用的影响,初步探讨了其中枢作用及其发生机制。实验结果表明,CAD具有一定中枢兴奋作用,但同时可能具有肝药酶抑制作用。  卢闻等〔10〕研究了白芷香豆素类有效部位的透皮吸收特性及促透剂对其透皮行为的影响,以有效成分欧前胡素为定量考察指标,通过V-C水平扩散池用HPLC测定指标成分的透

8、皮吸收动力学特性及促进剂的促透作用。结果表明,白芷香豆素类有效部位在大鼠皮肤中渗透系数与人体皮肤接近,月桂氮革酮、油酸和冰片均具有促进白芷香豆素类有效部位渗透的作用,其中浓度为2%的冰片促透作用最强。  1.2.2挥发油的药效学研究聂红等〔11〕对白芷总挥发油(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