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淤泥质软土深基坑施工技术

浅谈淤泥质软土深基坑施工技术

ID:23877200

大小:79.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1-11

浅谈淤泥质软土深基坑施工技术_第1页
浅谈淤泥质软土深基坑施工技术_第2页
浅谈淤泥质软土深基坑施工技术_第3页
浅谈淤泥质软土深基坑施工技术_第4页
浅谈淤泥质软土深基坑施工技术_第5页
资源描述:

《浅谈淤泥质软土深基坑施工技术》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浅谈淤泥质软土深基坑施工技术宁波市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浙江宁波315000摘要:木深基坑工程周边环境复杂,土质条件差,施工难度大。阐述了内撑式围护结构施工方法,在施工时对基坑及周围建筑的位移、沉降进行及时监控,保证基坑施工安全。关键词:淤泥质软土;基坑围护;水泥搅拌桩1.工程概况某酒店项目用地面积为20083m2,总建筑面积119919.1.0m2,其中地上部分面积84020.4m2,地下设置2层地下室,建筑面积35898.7m2。工程北侧为市政主干道各种管道密集,南侧有砖混多层居民楼。木工程基坑

2、开挖深度为8.3m,由于基坑底位于淤泥层,周边环境较为复杂,施工难度大。2.工程地质构造及其性能工程场地土层分布如下:①杂填土;②淤泥质填土;③填砂;④粘土;⑤淤泥;⑥淤泥夾粉细砂;⑦中砂夹淤泥;⑧中粗砂;⑨粉质粘土;⑩含砂质粘土圆角砾(如表1)。表1土层物理力学参数3.基坑降排水及支护方案3.1排水方案工程场地地下水埋藏较浅,位于地面以上1.2m〜2.0m左右的杂填土中,属上层滞水,水量不大,一般随季节变化。基坑开挖8.3m,不超过淤泥层,而粘土和淤泥为弱透水层,故基坑降水采用在冲(钻)孔灌注桩

3、外侧设置一排直径≥Φ500的高压旋喷桩,设计有效桩长为13.0m,作为悬挂式止水帷幕。在基坑四周设置明沟组织排水,在坑内沿坑底周围开挖排水沟中间采用碎石形成盲沟排水的方法,四个角上设四个集水坑。3.2基坑围护方案本工程基坑北侧市政道路下各种管道密集,南侧奋砖混多层建筑,东西两侧为人行通道,基坑围护施工方案必须考虑到上述的环境条件。根据工程场区周环境及基坑开挖深度,同时考虑经济合理等因素,支护结构采用内撑式围护结构:冲(钻)孔灌注桩作为围护桩,高压旋喷(搅拌旋喷)桩(≥500)作

4、悬挂式止水帷幕,用多排500水泥搅拌桩进行基坑底被动区土体加固,现浇钢筋混凝土作为水平支撑体系。由于工程结构变更,东侧地下室结构减少一跨,基坑东侧围护桩与地下室之间间距为6.0m,其余各向围护桩与地下室之间间距均约为1.0m。1.支护施工和土方开挖4.1施工顺序灌注桩施工→坑底被动区水泥土深层搅拌桩施工→旋喷桩止水帷幕→灌注桩桩顶压梁施工&nrr;土方开挖至钢筋混凝土内支撑梁底&nrr;施工围檩及钢筋混凝土内支撑→土方开挖至设计要求标高→承台胎膜、

5、垫层→地下室二层结构→换撑→地下一层结构。4.2钻孔灌注桩钻孔灌注桩直径为Φ700mm、Φ800mm和Φ900mm,桩身长度Φ700mm、Φ800mm为15.0m;Φ900mm为18.0m。桩间距为Φ700m@900mm、Φ800@1100mm和Φ900@1140mm。支撑梁立柱采用460×460mm格构式钢组合断面钢结构,基坑底面以下采用钻孔灌注桩。混凝土强度等级均为C25。4.3止

6、水帷幕高压旋喷桩高压旋喷桩作悬挂式止水帷幕,桩径≥500mm,设计冇效桩长为13.0m。采用单管旋喷,边旋转、边钻进,喷射作业使用的参数:对于浆液压力为20Mpa、注浆管提升速度20〜25cm/min。4.4被动区水泥搅拌桩水泥搅拌桩为Φ500@450mm,相互搭接50mm,有效桩长为5.0m和3.5m,水泥掺合量为15%,水灰比为0.55〜0.6:1,采用S」B-37桩机按三搅两喷工艺施工。搅拌桩的施工工艺流程:引孔搅拌机定位→预搅下沉→制配水泥浆喷浆搅拌、提升

7、→重复搅拌下沉→重复搅拌提升直至孔U→关闭搅拌机、清洗→移至下—•根桩、重复以上工序。由于坑内被动区加固从坑底标高起加固,故坑底以上为空孔,不喷浆,当搅拌下沉至设计标高吋开始喷浆提升至基坑底标高.施工时采取在搅拌机钻杆划相座的标高控制点进行搅拌喷浆控制,以0.4〜0.6m/min的速度沉至要求的加固深度,在原位搅拌30〜60秒,再以0.3〜0.5m/min的均匀速度喷浆搅拌提起搅拌机至坑底标高。4.5混凝土内撑挖土至支撑梁底标高后,现场大部分均为淤泥质土,承

8、载力低,而内支撑梁断面为1000×700mm2,为了确保内支撑梁施工质量,地胎膜采用200厚毛石灌砂作垫层,面层40厚C15素砼找平一次抹光,测板用胶合板加钉竖向木档拼制而成,平撑和斜撑钉在木桩与木档之间。4.6土方开挖土方开挖根据支撑的竖向布置情况,竖向开挖分两次进行开挖,顺序为:挖第一层土至标高-3.0m→制作钢筋混凝土内支撑梁→挖第二层土至垫层底标高;平面开挖顺序:以基坑东南角的斜坡道底为分界线,先挖北半部,后挖南半部,逐步由基坑西北向东南出入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