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析《雷雨》中的美学观和史学观

简析《雷雨》中的美学观和史学观

ID:23880751

大小:53.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11-11

简析《雷雨》中的美学观和史学观_第1页
简析《雷雨》中的美学观和史学观_第2页
简析《雷雨》中的美学观和史学观_第3页
简析《雷雨》中的美学观和史学观_第4页
简析《雷雨》中的美学观和史学观_第5页
资源描述:

《简析《雷雨》中的美学观和史学观》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简析《雷雨》中的美学观和史学观  摘要:马克思主义美学和史学观是文艺理论中非常重要的观点,是文艺批评的最高标准,也是马克思主义文艺批评的总原则。任何文艺作品都是美学观和史学观的统一。美学的观点即审美价值标准,是人们对客观感性形象的美学属性的能动反映,史学观点要求评价事物时,不能根据今天的现状来确定价值标准,而应该站在历史的角度上,清楚了解历史过程中各个时代的背景、社会需求、社会发展对阶级的要求等历史性的因素。以《雷雨》为例,重点说明作品中存在的美学和史学观。所有作品都应是美学和史学观的统一,缺一不可。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美学观;史学观;《雷雨》  中图分类号:I0

2、53文献标识码:A:2095-4115(2014)03-74-2美学和史学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非常重要的一个命题。恩格斯在《诗歌和散文中的德国社会主义》中提出了此观点,同时亦是马克思主义批评的总原则和方法论。  美学的观点即审美价值标准,是人们对客观感性形象的美学属性的能动反映。美学观点可以包括人的审美感觉、情趣和经验等。史学观点要求评价事物时,不能根据今天的现状来确定价值标准,而应该站在历史的角度上,清楚了解历史过程中各个时代的背景、社会需求、社会发展对阶级的要求等历史性的因素。美学观点和史学观点作为马克思主义文艺批评的总原则,是相互交织,缺一不可的。美学和史学观点

3、对于指导文艺活动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话剧中的结构、内容、形式等所有因素,无不体现着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的美学和史学观点。  《雷雨》是曹禺先生的处女作,也是他的成名作,这部作品在中国话剧史上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这部作品的诞生,不仅改变了现代话剧的面貌,使艺术性与欣赏性、文学性和舞台性得到高度统一,而且标志着从西方引进的话剧这一艺术形式在中国的完善和成熟。被茅盾先生赞叹为当年海上惊雷雨。这部有着很高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的作品,深刻体现了马克思主义文艺批评标准,即美学和史学相结合的观点。  一、《雷雨》中的美学观  可从作品的结构安排、人物形象两方面来看《雷雨》的

4、美学特征。  1.结构  思维严谨,线索分明,矛盾冲突激烈是作品的结构特色。这是一部四幕悲剧,独具匠心的结构设计,使作品的矛盾冲突更加鲜明。结构完全遵循三一律原则。  三一律是西方戏剧结构理论之一,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被提出,后来由十七世纪法国古典主义戏剧家推崇和确定,被他们称为不可违反的规定,在之后欧洲戏剧的发展中占据统治地位。三一律要求一部戏剧讲述的故事必须在一天内完成,故事发生的地点只能在一个地方,故事的主题必须是唯一的,不能在情节发展过程中出现别的主题。  《雷雨》讲述了两个家庭八个人物三十年间复杂的纠葛,体现了对于封建阶级、资产阶级的声讨和讽刺,作品的主题触及到了当时

5、社会背景下的现实阶级关系,客观地反映出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下的黑暗。  个人觉得,三一律中对于地点一致性的要求是最难做到的,随着剧情的发展,同一个地点很难满足所有剧情的需要,对于情节的限制性比较大。在《雷雨》中,把所有的故事都集中在周家客厅,把它作为演绎大家族崩溃的唯一窗口,精妙的情节设置使剧情更加紧凑。  《雷雨》是四幕悲剧,故事情节以周朴园为中心,所有的人物都与周朴园产生矛盾,并通过矛盾的激化揭示出一个封建资产阶级大家庭的矛盾,所有的矛盾在天气更阴沉、更郁热,低沉潮湿的空气,使人异常烦躁的氛围下激化,整个情节慢慢走向高潮,最后所有矛盾爆发出来,直到这个大家庭的全面崩溃。

6、故事发生在24小时内,时间以早晨到傍晚再到深夜的不断变化推动着情节的发展。  2.人物形象  一部成功的文学作品,往往塑造着鲜明深刻的人物形象。同时,作品中人物形象的经典与否,也可以成为判断作品是否成功的一个标志。文艺作品中的人应该是真实的,人物性格应该是复杂的,越是贴近生活的人物形象越能引起受众的共鸣。  曹禺先生这样评价繁漪:繁漪是个最动人怜悯的女人,她不悔改,她如一匹执勤的马,毫不犹豫的踏着艰难的走道,她抓住周萍不放手,想重新拾起一堆破碎的梦而救出自己,因这条路也引向了死亡。也许人们认为,繁漪是个反时代的角色,在那个女性不受重视的年代里,繁漪冲破现实,做出了一般女性想都

7、不会想的事情,她打破世俗的束缚,勇敢的遵循内心,追求自己的爱情。剧中人物的内心是恩怨情仇无限的交织着,只是繁漪把这种爱恨的交织演绎的最为淋漓精致,她心中的爱情和欲望,都代表着五四后女性的个性解放。对于繁漪的性格和行为是赞美的,虽然她的生命充满着最残忍的爱和最痛心的恨,但是这种爱和恨却代表着勇敢,是一种别样的美。  周朴园是《雷雨》中另一个成功的人物,他是带有浓厚封建性的资本家,他集封建阶级和资产阶级于一身。他冷血、残酷、唯利是图,只要能弄到钱什么也做的出来。表面上的他可能让人们无法与伪善联系到一起,可是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