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圣叹《水浒》评点的理论价值

金圣叹《水浒》评点的理论价值

ID:23892661

大小:76.21 KB

页数:15页

时间:2018-11-11

金圣叹《水浒》评点的理论价值_第1页
金圣叹《水浒》评点的理论价值_第2页
金圣叹《水浒》评点的理论价值_第3页
金圣叹《水浒》评点的理论价值_第4页
金圣叹《水浒》评点的理论价值_第5页
资源描述:

《金圣叹《水浒》评点的理论价值》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金圣叹《水浒》评点的理论价值【内容提要】文章抓住《水浒传》评点所使用的基本概念,以宏观视角梳理金圣叹的小说理论,从文本虚幻特性的深层奠基、创作根本规律的深刻揭示、人物性格理论的深入聚焦三个方面探讨其价值和意义。【关键词】金圣叹;《水浒》评点;理论价值文学不但需要批评引导阅读,仰仗批评深入地揭示其艺术价值,同时还需要通过批评进行理论建构,以新的理论成果指导创作实践。金圣叹《水浒》评点(以下简称“金批”)即在作品批评和理论创造两个方面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不仅在当时成为我国小说理论发展的里程碑,而且当前仍然具有阐发的理论空间和现实意义。本文即着重探讨金批的主要理论建树及其宝贵

2、价值。一、因文生事——文本虚幻特性的深层奠基“金批”表面上虽然缺乏严整的文本样式和系统的逻辑结构,但其思想光芒却并不因此逊色。金圣叹独具慧眼,将《水浒传》与《三国演义》相比较,认为《水浒传》已从史传的樊笼里脱颖而出,不再依托历史(史事和史传)而成为完全独立的存在。金圣叹敏锐地发现并准确地抓住了小说的虚幻文本特性。(一)史书“以文运事”。从时间流程来看,必须先有曾经发生过的真人真事,然后才有专门记述史实的著作;从内容联系来看,则后者是对前者的记录与摹写,并以前者为绝对参照。因此,评判史书的标准是“真实”,它要求“史记”必须与曾经发生过的人、事、情、景如合符契,不能随意虚

3、构,即史书之“文”仅能充当史实之“事”的工具。如司马迁《史记》所写之十二本纪、三十世家、七十列传等,都应当被视为“实有”,即曾经真确地发生过。因此,《三国演义》以史书为基本依托,在历史的基础上丰富与拓展,一方面作为优秀的艺术作品产生着巨大的审美效应,另一方面也使历史从庙堂走向了民间,使庄重的历史通俗化成为其重要功能之一。虽然小说中或有虚构的成分,但作者和读者并未自觉地意识到其中的虚妄,如左慈、于吉、管辂等带有神秘色彩和超凡能力的人物,这些本届于非人间的虚幻形式,则仍被视为真实的存在,故《三国》有所谓“七实三虚”之说。“据史演义”,强调的是故事本身,是对史迹(史记)进行

4、的丰富、润色与重构,以写出血肉丰满的人物形象,但也正因如此,小说不可避免地由史书之记事转向了写人这个重心。金圣叹指出史书“以文运事”,运用比较的方法从反面确立了小说艺术的本质特征。(二)《水浒》“因文生事”。这是金圣叹从正面确立小说本质的一个重要命题。金圣叹认为,小说与史书有根本区别,它的基本方式“只是顺着笔性去,削高补低皆由我”。创作小说之目的,重点不在讲述故事,而是表达思想和抒发情感。金批第三十三回评:“(作者)胸中自有一篇绝妙文字……特无所附丽,则不能以空中抒写,故不得己旁托古人生死离合之事,借题作文。彼其意期于后人见吾之文而止,初不取古人之事得吾文而见也。”明

5、确指出,小说重点在文,事为文料,而且先有文、后有事。与史书相较,小说中文与事的地位发生了根本变化,即文为主,事为宾,不是文表现事,而是事展示文。金圣叹之“因文生事”,强调的是小说本体的虚幻特性。就人物而言,从《水浒》开头所言梁山英雄乃天罡地煞下界之虚幻预设与夫《三国演义》之历史分合规律引出《三国志平话》以“因果报应”解释显示着本质的区别。从不管佛教、道教还是历史循环论的观念而言,虽然三者都属于对人物命运的超验解释,但有一点需特别注意,即《三国演义》《三国志平话》都是先有史事后有解释,而《水浒》与金批则异于此,它是先预设而后发生,在深层体现着“幻由心生”的观念。金圣叹立

6、足《水浒》实际,把原来带有“反映”色彩的文本态势扭向了“表现”的理论方向那么,《水浒传》的创作虽有史的因由,即实事真人的依托但更重要的是凭空杜撰。长篇巨制未必即是对己逝去的真人实事的追踪摹写,而是一种意识(即语言)的运作与/PC开。(三)小说胜似《史记》。明代李贽认为《水浒传》与《史记》的价值同样重要,清代的张竹坡认为应该把《金瓶梅》当作史记来读,甚至称其本身就是一部“史记”。从中可以发现史学传统对艺术理论的深层影响,可以看到由李贽到金圣叹再到张竹坡的发展轨迹,其间既有贯穿始终的史学传统,更有对史学传统的摆脱与超越。金批言小说胜似“史记”,道理何在?从史学传统看,小说

7、继承了史传的“春秋笔法”,将作者对社会人生以及人物性格的理解和评价寄托在字里行间,寓道德褒贬和是非判断于具体形象的叙述描写,使读者不仅可以增加社会知识和人生经验,而且可以获得道德提升和心灵净化。从小说与史书的区别看,则史书只能叙述人和事件的基本轮廓及主要梗概,而小说可以表现更复杂的层面和更丰富的内容,特别是人物的面貌、事件的细节、事物的神理和生活的趣味等等。金批指出,施耐庵不仅写出了人物的基本性格与精神风貌,而且写出了人的性情、气质、形状、声口,栩栩如生,活脱灵现。《水浒传》不仅写出了人物性格产生的社会根源及历史发展,而且写出了人物关系的深层内蕴,写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