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名家集外诗文辑考

清名家集外诗文辑考

ID:23902359

大小:65.50 KB

页数:14页

时间:2018-11-11

清名家集外诗文辑考_第1页
清名家集外诗文辑考_第2页
清名家集外诗文辑考_第3页
清名家集外诗文辑考_第4页
清名家集外诗文辑考_第5页
资源描述:

《清名家集外诗文辑考》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清名家集外诗文辑考清人别集浩如烟海。虽然学术界还不够重视,或者说力量不足,但仅以近年整理出版的清人别集而论,其种数就已经远远超过此前历代的作家。而与此相应,清代作家散在集外的诗文作品,其数量之多,情形之复杂,也远非前代作家可比。因此,为清代作家辑佚,这无疑是一项巨大的工程和长期的任务。笔者在阅读有关清代典籍之际,偶有发现,随手抄录;日积月累,所获渐多。兹以篇幅关系,姑将其中部分名家诗文较易校核者辑录于此,略加考订,依作家时代先后,厘为一束。凡涉及作家5人,诗13题21首(含残句),文5篇。    一 边寿民:题画雁  老夫家住水云乡,画雁撑芦是所长。粤客持将南海去,从今边雁过

2、衡阳。  按:边寿民原名维祺,以字行,为“扬州八怪”之一,尤善面芦雁,人称“边芦雁”。其诗文罗振玉先生等人陆续辑有《苇间老人题画集》,今人胡蔚先生曾予以校点整理,收入《扬州八怪诗文集》第1集(江苏美术出版社1985年9月第1版,下同)。近人徐世昌辑《晚晴yí@①诗汇》卷51录其《题画雁》七绝三首,其一、其二分别见本集《芦雁》三十三首之十二、十一,而其三未见,今据闻石先生点校、中华书局1990年10月第1版标点排印本(下同)辑录于上。此外边寿民集外诗文为数尚多,例如丁志安等先生所撰《边寿民年谱》(见《扬州八怪年谱》下册,江苏美术出版社1993年5月第1版,下同),其中即屡有征引

3、。以其文字过长,未便移录,有心者可自己留意。    二 金农:题苇间书屋图  三分水,一分屋。菰芦声,秋雨足。中有人,媚幽独。时高吟,沧浪曲。门常扃,客不速。头上巾,酒可漉。破毛禽,晚争浴。画出来,黛五斛。  余交苇间先生逾二纪矣。每至淮阴,必访其波上之宅,心知其乐而不能去也。近始为之赋诗,仿魏人三字体,有奉督教。可见余之倾倒,不必轻率执管,应其征索耳。嵇康之懒,岂借口之言哉?乾隆十六年三月,杭郡旧友金农拜手记。按:边寿民曾先后嘱多人为其作《苇间书屋图》,并广泛征集题咏。金农字寿门,号冬心,原籍浙江钱塘(今杭州),长期寓居扬州,与边寿民友善,亦为“扬州八怪”之一。其诗文今人张

4、郁明等四位先生共同校点整理有《金农诗文集》,收入《扬州八怪诗文集》第3集(江苏美术出版社1996年11月第1版,下同),相对较为完备。但上引此诗及跋语,该集未见,兹据丁志安等先生所撰《边寿民年谱》“乾隆十六年辛未”(1751)条辑录。此起两题,标点略有改易。    三 金农:题泼墨图  墨是佛幌烟,纸是鄱阳白。一朝入君手,洒洒满瑶席。吾书理吾画,二者肯浪掉?翠红靥人,当筵笑哑哑。  按:此《泼墨图》系画家李笨为边寿民而作,当时题咏之多,较《苇间书屋图》尤盛。金农此诗,辑录情况与上引《题苇间书屋图》相同。    四 金农:题墨兰(残句)  苦被春风勾引出,和葱和蒜卖街头。  接

5、: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12月新1版《郑板桥集•补遗》,曾据《文物》杂志1960年第7期辑录郑燮(板桥其号)题画文字一则:“杭州金寿门题墨兰诗云:‘苦被春风勾引出,和葱和蒜卖街头。’盖伤时不遇,又不能决然自引去也。芸亭年兄索余画,并索题寿门句。使当事尽如公等爱才,寿门何得出此恨句?”此处所引金农诗句,今《金农诗文集》内未见,故此特为辑出。倒是该集所收《冬心先生自度曲》以及《冬心先生杂画题记补遗》中载有一首《秋兰词》(9句44字),其文字与此诗颇为接近,今附录于此,以相发明:“梦山迭翠,楚水争流,有幽兰生长芳洲。纤枝骈穗,占住十分秋。无人问,国香零零抱香愁。岂肯和

6、葱和蒜,去卖街头?”    五 金农:赠高翔(残句)  瘦肩削玉状貌古。  按:汪士慎《巢林集》卷5《西唐先生画山水歌》“瘦肩削玉孤踪迹”句原注云:“冬心赠诗有‘瘦肩削玉状貌古’之句。”汪士慎及高翔(西唐其号)亦在“扬州八怪”之列。此处所引金农赠高翔诗句,《金农诗文集》内未见。今据《扬州八怪诗文集》第1集所收陈传席先生点校本《巢林集》辑录,标题系笔者所加。    六 金农:赠汪士慎(残句)  诗人今日称茶仙。  按:汪士慎嗜茶。其《巢林集》卷5《蕉阴试茗》“嗜茶赢得茶仙名”句原注云:“冬心赠句云:‘诗人今日称茶仙。’”此处所引金农赠句,辑录情况与上引《赠高翔》残句相同。   

7、 七 金农:代元人咏平山堂诗  廿四桥边廿四风,凭栏犹忆旧江东。夕阳返照桃花渡,柳絮飞来片片红。  按:清人牛应之《雨窗消意录》卷3记载:“钱塘金寿门农客扬州,诸鹾商慕其名,竞相延致。一日,有某商宴客于平山堂,金首坐,席间以古人诗句飞红为觞政。次至某商,苦思未得,众客将议罚。商曰:‘得之矣——“柳絮飞来片片红”。’一座哗然,笑其杜撰。金独曰:‘此元人咏平山堂诗也,引用綦切。’众请其全篇,金诵之曰……[详上]。众皆服金博洽,其实乃金口占此诗,为某商解围耳。商大喜,越日以千金馈之。”(见江苏广陵古籍刻印社1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