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汉语文学颜色词之管窥

古汉语文学颜色词之管窥

ID:23909576

大小:52.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1-11

古汉语文学颜色词之管窥_第1页
古汉语文学颜色词之管窥_第2页
古汉语文学颜色词之管窥_第3页
古汉语文学颜色词之管窥_第4页
古汉语文学颜色词之管窥_第5页
资源描述:

《古汉语文学颜色词之管窥》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古汉语文学颜色词之管窥古汉语文学颜色词之管窥 .L.对一种语言词汇的多角度、多层次的研究和分析,都不可以忽视其文化特征。词汇作为语言建筑材料,往往不可避免地打上使用这种语言的民族的文化烙印,它可以像活化石一样承载一个民族不同时间、不同历史阶段的文化内容。  一  古汉语中,颜色一词的本义是指人的脸色、肤色。《楚辞渔父》中:颜色憔悴。颜与额同义,《说文解字》:颜,眉之间也。色,颜气也。后来颜色不但指面色表情,也扩大了其范围,引申为各种事物的色彩。如果注意观察汉字中表示颜色的字,我们会发现一种很奇特的现象:在早期汉字(甲骨文、金文)

2、中,很少有表示颜色的字,但在成书于汉代的《说文解字》中却一下子冒出了几十个颜色字,而这些字大都以糸为表义偏旁。到了现代,这些糸旁颜色字又大多成为死字而退出社会交际舞台。透过汉语颜色词的发展轨迹,我们窥见的却是我国古代生产力发展的历程以及汉民族审美情趣的演变与发展的过程。  许慎《说文解字》中出现的众多颜色字:红、绿、紫、绛、绯、素、缟、绀、綦、缁、缇、缥等。显然,这些都是形声字,以糸为惟一的表义偏旁。糸为何物?《说文》释:细丝也,象束丝之形。糸作为细丝,乃是古代人们主要的人工服饰质料。由此不难发现,在先民的心目中,颜色与人的衣饰

3、似乎具有异乎寻常的密切关系。  人类学家曾对人类颜色概念的产生做过相当深入的调查。结果他们发现:色调的数量随着文化程度的增加而增多越复杂的社会所需要的颜色词可能越多,这是因为他们拥有更多的可以由颜色区别开来的装饰品,或是因为他们拥有更为复杂的制备各种染料和涂料的技术。①由此我们可以得出:先民的诸多色调观念首先是生产力高水平发展和织染技术水平高速发展的必然,其次是先民对服之色产生审美情趣而萌发的结果。  糸作为人工织物原料进入人们的生活,无疑是人类文明的一大进步。众所周知,在创造出人工织物以前,先民是以树皮、羽毛、草叶等天然物质充

4、当服饰质料的,而这种天然织物因其物理特性使人们不能按自己的愿望在它的上面着色施彩;何况又是在物质匮乏、生存维艰的社会与自然环境下,对温饱的追求远远高于其他一切。所以,早期汉字中很少颜色字而到了《说文》中一下子冒出如此之多的原因了。  那么,《说文》中出现的糸旁字又何以在日后大量成为死字呢?显然,要真正把问题弄清,不能仅仅满足于物质原因的探寻,还要从文化角度对其进行解析。从现象看,导致大量糸旁颜色字退出社交舞台的原因,乃是这些文字所表达的概念已不足以引起人们的兴趣,或者说,在今人眼中,这些概念已没有细加区别辨析的必要。它们细微的差

5、别不会影响人们的审美观念。如绀,《释名》曰:含也,青而含赤色也。可见绀是一种青中透红的颜色。而在现代生活中,一般人显然不必去注意或至少不必经常去注意这种少见的颜色。因而绀作为一种颜色专名的消失,当然是顺乎自然的了。而古人对绀这种颜色,决不会像今人那样漫不经心。留存在汉语中的颜色词,我们也许更多的应该聚焦于他的意象之美与深邃的文化之美了。  二  颜色词很早就与民族文化有了密切的关系。后来又将五色与五德(土德、木德、金德、火德、水德)相配,通过不同色彩的服饰来区别人的地位、等级,从而赋予了颜色词尊卑贵贱的象征意义。因而,颜色词也就

6、有了正色与间色之别。  正色的最初的意思是指健康的脸色又称常色,健康人面部色泽(正常的脸色)。自阴阳五行说产生后,古人就用五色(青、赤、黄、白、黑)加以比附,如《庄子逍遥游》:天之苍苍,其正色邪?显然指的是青色。正色作为颜色词在中国历史文化中拥有了特殊的地位,专指五色,指单一的色彩。后来再指脸色,就有了一脸正气的意义了。如《公羊传桓公二年》:孔父正色而立於朝。《汉书叙传下》:宽饶正色,国之司直。唐白居易《代书诗一百韵寄微之》:正色摧强御,刚肠嫉喔吚。清朝梁启超《谭嗣同传》:正色厉声。茅盾小说《霜叶红似二月花》六:恂如正色答道:不

7、是,当真不是。都是指的人的脸色,并且含有一脸正气或者严肃之意了。  间色为绿、红、碧、紫、骝、黄,是两种以上颜色混合而成的杂色。现代汉语解释:间色亦称第二次色。(品)红、(柠檬)黄、(湖)蓝三原色中的某二种原色相互混合的颜色。当我们把三原色中的红色与黄色等量调配就可以得出橙色,把红色与蓝色等量调配得出紫色,而黄色与蓝色等量调配则可以得出绿色。专业上的来讲,由三原色等量调配而成的颜色,我们把它们叫做间色(secondarycolor)。当然三种原色调出来就是接近黑色了。在调配时,由于原色在份量多少上有所不同,所以能产生丰富的间色变

8、化。《礼记玉藻》:衣正色,裳间色。《荀子.正论》也有正色与间色的说法。  明朝杨慎曰:五行之理有相生者,有相克者,相生者为正色,相克者为间色。木色青,故青者东方也;木生火,其色赤,故赤者南方也;火生土,其色黄,故黄者中央也;土生金,其色白,故白者西方也;金生水,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