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七 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

专题七 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

ID:23913129

大小:55.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1-11

专题七   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_第1页
专题七   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_第2页
专题七   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_第3页
专题七   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_第4页
专题七   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_第5页
资源描述:

《专题七 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专题七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专题七 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第1课时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期探索和斯大林模式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1.苏维埃俄国实施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A.是一种恐怖政策B.是一种应急措施C.没有发挥过积极作用D.是向共产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解析:B 考查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评价问题。“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不是一项可以长期实行的政策,但当时的俄共试图利用它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所以遭到了失败。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理解要注意联系其实施的历史背景,它是在战争状态下采取的非常措施,直接目的在于保证俄国国内战争的胜利。2.列宁曾说过这样

2、一句话:“在战争结束的时候,俄国就像一个被打得半死的人……而现在谢天谢地,他居然能拄着拐杖走路了!”俄国“能够拄着拐杖走路”主要得益于( )A.优先发展重工业   B.新经济政策C.农业集体化运动   D.斯大林模式解析:B 本题考查列宁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上的实践。“拄着拐杖走路”说明当时苏俄经济渐有起色,应是新经济政策。3.“这可能被认为是奇谈:私人资本主义能成为社会主义的帮手吗?但这丝毫也不是奇谈,而是经济上完全无可争辩的事实。”最先“使奇谈变为事实”的政策是 (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新经济政策C.罗斯福新政       D.改革开放解析

3、:B 1921年,苏俄用新经济政策取代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在工业方面规定中小企业和国家暂时无力经营的企业,允许本国和外国资本家经营;恢复私人小企业,说明在当时的俄国,在公有制为主体的前提下,允许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包括国家资本主义)。4.关于苏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与新经济政策,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造成1921年春苏俄发生经济政治危机的重要原因B.实践证明,用“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是行不通的C.农业集体化方针确立后,新经济政策被逐渐取消D.新经济政策的核心内容是实行余粮收集制,取消一切商品贸易解析:D 192

4、1年,苏俄实行新经济政策,用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允许自由贸易。5.列宁在领导俄国社会主义运动的实践中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其表现之一是( )A.探索出了一条在落后国家进行社会主义革命的道路B.创立了剩余价值学说C.指出了阶级斗争在阶级社会中的推动作用D.提出了完整的社会主义建设理论解析:A 1917年,以列宁为首的布尔什维克党根据具体情况,全面分析了俄国革命的特点、前途等重大问题,制定了正确的革命策略,提出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过渡到社会主义革命的任务,取得了十月革命的伟大胜利,在实践中发展了马克思主义。B项是马克思创立的,C项是《共产党宣言》的内容,D项是斯大林提

5、出来的。6.小说《静静的顿河》中的一位暴动士兵说:“青天白日里就进行疯狂的抢劫!把我们家的粮食全搞走啦,连小石磨都抬走啦,法令上是说这样为劳动人民吗?”士兵的话主要针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中的( )A.余粮收集制B.企业国有政策C.粮食税    D.义务劳动制解析:A 题干中的材料主要是涉及对粮食的无偿征收,是余粮收集制。7.1920年,苏俄农民中流传这样的说法:“土地属于我们,面包却属于你们;水属于我们,鱼却属于你们;森林属于我们,木材却属于你们”,它反映的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  A.保障了农民的利益    B.挫伤了农民的积极性C.实行了军事化措施

6、    D.取消了自由贸易制度解析:B 这段话反映了农民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不满。8.“对发展经济来讲,中国的人民公社化运动和苏俄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都是不成功的。”究其共同原因,主要是( ) A.没有把经济建设放在第一位B.过分夸大人的主观能动性C.严重超越生产力发展水平D.所制定的目标远远落后于生产力发展水平解析:C 当生产关系超过生产力发展的水平,生产关系会阻碍生产力的发展。9.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到新经济政策的变化,实质是( )A.由社会主义倒退到资本主义      B.由无产阶级专政倒退到工农民主专政C.把共产主义理想与现实结合起来   D.

7、从超前的生产关系倒退到现实位置解析:D 新经济政策在制定实施过程中注意了俄国的实际生产力的情况,注意了从实际出发。10.1922年有一苏俄农民在完成固定的粮食税后,把余粮运到苏俄境内的一个集巿上出售,当地政府官员的正确态度会是( )A.不加干涉 B.联合C.限制   D.消灭解析:A 1922年俄国已经实行新经济政策,农民交纳粮食税后的产品可以自由处理。11.“谁不加入集体农庄,谁就是苏维埃的敌人”口号的出现,所反映的本质问题是(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