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模拟历史试题考试

高三模拟历史试题考试

ID:23915692

大小:250.18 KB

页数:9页

时间:2018-11-11

高三模拟历史试题考试_第1页
高三模拟历史试题考试_第2页
高三模拟历史试题考试_第3页
高三模拟历史试题考试_第4页
高三模拟历史试题考试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三模拟历史试题考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新人教版高三模拟历史试题考试第I卷选择题一、选择题(本大题共40个小题,每题1.5分,共60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1.在宗法观念盛行的封建社会,姓氏也有贵贱之分。“赵”姓并不是中国最大的姓氏,但在《百家姓》中却排序第一,由此可推断出该作品最早可能出现在A.西周B.西汉C.唐朝D.北宋2.康熙帝禁止中国商人前往南洋贸易后,限令南洋一带的中国商人必须在三年内回国,否“不得复归故土”。雍正帝也规定:“其从前逗留外洋之人,不准回籍。”康熙帝和雍正帝的做法所体现的政策是A.重农抑商B.官府垄断贸易C.打压商人D.闭关锁国3.“新皇

2、帝……废除了所有的封建国家和王国,将广阔的国土划分为若干行政区,每一行政区都配备一批由中央政府任命,并向中央政府负责的官员”(摘自《全球通史》),这些官员可以①指挥所辖区域的军队②征收辖区内的赋税③管理辖区行政事务④世袭相应的特殊地位A.①②③B.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③④4.康熙皇帝任命曹雪芹的祖父曹寅主持江宁织造局的生产。根据当时的制度,该局生产A.全部投放市场,收入归皇室B.部分用于纳税,部分投放市场C.全部供皇室使用,不投放市场D.部分供皇室使用,部分投放市场5.有学者认为中国近代社会风俗的阶段性发展特点是:洋务早期,风气

3、初开;清朝末年,天下移风;民国初年,飙转豹变。这一特点也可以用来描述近代中国A.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B.大众传媒的变迁C.思想领域的变化D.民主政治的发展6.随着汽车、火车、轮船在近代中国的出现,“乘客不分男女座,可怜坐下挤非常”这样的竹枝词也开始流行起来,这反映了A.新式交通工具的出现冲击了传统的伦理道德B.人们对新式交通工具的赞同与认可C.新式交通工具并没有改善人们的出行状况D.人们从没有停止过对交通工具改进的追求7.近代前期中国有份《盟约书》表示为保卫国土,“万死不辞”,“纵使片土之剩,一线之延,亦令保全,不令倭得”。文中所要

4、保全的国土是A.香港B.东北C.台湾D.南京8.蒋廷黻在《中国近代史》中说“自强运动的领袖们……他们起初只知道国防近代化的必要,但是他们在这条路上前进一步后,就发现必须再进一步。”这里的“再进一步”主要体现在①轮船招商局②江南制造总局③京师大学堂④开平煤矿A12B23C34D149..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说:“当凡尔赛的调停人没有将这个丢失的省份归还给中国时,在北京的学生与知识分子中间爆发了声势浩大的示威游行。……事实证明,这场运动是中国历史上民族感情最强烈、最普遍的表露。”下列关于“这场运动”的表述正确的有-9-①只有

5、学生和知识分子参加②工人阶级是领导者③“这个丢失的省份”指山东省④激发了中国人民的反帝意识A.①②B.③④C.②③④D.①③④10.从下列抗战时期国民党军队阵亡人数统计表(局部)中,你能得出的历史结论是()年代1937193819411942阵亡人数12513024921314495187719A.正面战场始终抗击侵华日军主力B.国共合作是抗战胜利的根本保证C.国民党是领导抗战的核心力量D.国民党军队对抗战有重大贡献11今年红岩革命纪念馆展出了一本泛黄的手抄本,封皮上赫然写着:参政员毛泽东在渝市之动态。落款是:民国三十四年八月二十

6、六日至九月卅日。它反映的时代主题是A.如何坚持抗战B.决定实行土地改革C.建立何种国体政体D.开展国民经济建设运动12.20世纪60年代末,中国《地理》教材对联邦德国(德国统一以前的西德)作了如下叙述:“在美、英、法等帝国主义国家的扶持下,西德的军国主义已经复活,……已经成为严重战争危险的策源地。”以上叙述A.正确反映了战后国际形势的特点B.说明当时中国强调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对抗C.说明当时中国推行“一边倒”的外交方针D.真实反映了当时联邦德国的社会状况13.罗马法规定:当事人若不向法庭提起诉讼,法庭即不予受理;一个人除非被判有

7、罪,否则即是无罪之人;一个被控有罪的人,可在宣判前为自己辩护;法官审判应重证据等。这些规定后来成为现代法治的重要原则。下列各项中,符合上述规定的是A.法庭立案与否皆取决于案情B.被告在法庭审理过程中无罪k.s.5.uC.被告必须为自己的行为辩护D.证据是法官判案的唯一依据14.“正是这个设计……使这个稚嫩的国家在草莽中崛起,迅速成为也许你不喜欢但却不能轻视的超级大国。这样一个精巧的设计,在二百年前由一群蛮荒大陆上的‘乡巴佬’创造出来,实在是令人惊叹不已。”(选自易中天《我们的反思》)材料中的“精巧的设计”是指A.英国《权利法案》B

8、.德国《德意志帝国宪法》C.美国1787年宪法D.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15.1765年,英国织工哈格里夫斯发明了一种叫“珍妮机”的纺纱机。这是用一个纺轮带动八个竖直纱锭的新型纺纱机,功效一下子提高了八倍。后来人们把“珍妮纺纱机”的发明和使用作为工业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