茧丝绸产业发展情况报告

茧丝绸产业发展情况报告

ID:23916353

大小:51.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1-11

茧丝绸产业发展情况报告_第1页
茧丝绸产业发展情况报告_第2页
茧丝绸产业发展情况报告_第3页
茧丝绸产业发展情况报告_第4页
茧丝绸产业发展情况报告_第5页
资源描述:

《茧丝绸产业发展情况报告》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茧丝绸产业发展情况报告今年****县秋茧收烘市场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具体表现在蚕茧价格高,蚕农增收多,缫丝企业生产风险大;茧丝绸产业发展是一喜三忧。一喜:茧价创新高,蚕农得实惠。今年秋茧行情看好,全县收购均价31元/公斤,最高茧价达33元/公斤,高于周边地区3-5元/公斤,较去年秋茧价格21元/公斤增长48,创下了历史新高。全县今年蚕茧销售总产值达5000余万元,较去年3300万元,净增1700万元,增长51,县内按养蚕1.5户计算,户均净增收1100余元,这对我县广大蚕农来说无疑是一件好事,蚕农偿到了甜头,得到了实惠,对秋茧增收充满喜悦,也增加了农民养蚕致富奔小康的信心。一

2、忧:鲜茧价格高,产业风险大。鲜茧价格高位运作,而作为蚕茧终端产品的丝绸受人民币汇率、丝产品的出口限制,生丝价格波动频繁,去年每吨白厂丝的价格为17万元,今年初飙升至36万元,4月又突然下滑至21万元,今年8月以来暂时稳定在26万元的水平。按30元/公斤鲜茧匡算生产的白厂丝成本应在28万元左右。我县鲜茧收购价格与市场生丝价格出现严重倒挂,鲜茧价格虚高,蚕农对鲜茧价格期望值过高,一旦行情逆转,茧价大幅下跌,蚕农心理将会严重受挫;31元/公斤的收购价格更将给龙头企业生产带来巨大的风险。甚至,由于鲜茧价位虚高,产业链间利润分配失衡,缫丝企业破产,链条脱节,使茧丝绸产业陷入困境,蚕农

3、也最终难逃劫难。“借鉴历史,吸取教训”。上世纪九十年代初,由于国际市场丝绸的需求猛增,1994年上半年的供应缺口约50左右,国内丝价高达24万元/吨,当年我县蚕茧收购价格突破20元/公斤,蚕茧质量下降,质价背离。到1995年形势急转直下,由于茧质太差,出口量锐减,国内蚕茧严重供大于求,企业全面亏损,价格大幅下滑,茧价跌到4—6元/公斤,出现大面积毁桑、弃桑、桑园面积锐减,行业付出沉痛的代价。我县直到1999年茧丝绸改革,以**、**为龙头实行贸工农一体化,良好的体制促进了产业复苏和发展。二忧:蚕茧市场乱,管理难到位。我县从9月24日开秤收购秋茧,大批的茧贩子就纷纷出动,走乡

4、串户收购,甚至到农户家帮助采摘,收购统茧、毛脚茧,还有茧贩子扬言只要是蚕茧16元/斤通吃,蚕农把上簇只有2-3天的蚕茧纷纷采摘出售,一时茧贩子明目张胆争购茧源,手估目测收购统茧,竞相提价,我县蚕茧市场空前“繁荣”。收烘乱关键是管理难。蚕茧收烘是有法可依,有章可循的,而且国家工商总局等三部委和省工商局等三部门每年对蚕茧收烘都有具体规定,今年又分别以国商运发[2006]438号和*商运字[2006]*号文件对秋茧收烘管理提出具体要求。但由于关系未理顺,履责不到位,管理不得法,没有做到真抓真管,依法管理;甚至还有明管暗纵实收费的现象。认识错位、管理缺位,实际是为茧贩子开了绿灯,竞

5、价收购,扰乱了市场秩序。而对重视质量提高,注重优质优价的龙头企业来说,不得不违心地采取应急措施,权宜之计。这样做的最大危害,是质量意识差了,市场越来越乱。三忧:质价相背离,持续发展难。我县蚕桑生产近年来之所以从恢复性增长进入跨越式发展,得益于政府采取政策引导,得益于龙头企业的强力带动,得益于蚕农质量意识提高。而目前大批的茧贩子参与收购,特别是毛脚茧、统茧的收购,将造成茧质下降和原料浪费。这种茧价高位运行,价优质次,质价背离的售茧环境,加之收茧过程秩序混乱,导致结果是蚕茧质量下降,蚕农质量意识动摇、淡化。在茧价虚高收购的背后只能是使蚕农受蒙,企业受损,不法者受益,让丝厂的成本

6、增加或无法得到优质原料茧。如果这种状况继续下去,产业发展必将受到牵制,蚕农和企业的利益得不到保障,进而会影响企业与农户利益共同体的形成与巩固;茧丝绸产业无法得以持续健康发展,更谈不上做大做强茧丝绸产业。几点建议:价格的大起大落,使产业风险增加。在产销供求矛盾突出,行情非理性波动时,行业发展需要的是理性和睿智,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政府仍要管理蚕茧市场,严格市场准入,维护收购秩序;引导农企联合,培育蚕桑基地,提高蚕茧质量;建立有效机制,调节利润分配,共抵产业风险。1、管理蚕茧市场,严格市场准入,维护收购秩序。政府须提高对蚕茧收购市场监督管理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认识,要真抓真管,落实任

7、务,明确职责,将市场管理纳入考核内容,对在管理中不作为的、明管暗纵的、执法不公的、以权谋私的,一经查实,按违纪论处,追究其责任;对在管理中做出突出贡献的,给予通报表彰。蚕茧市场管理执法主体须严格按照《茧丝流通管理办法》的规定,认真履行职责,从源头上严把市场准入关,对不合格的收购主体要及时清除出蚕茧收购市场,对未经资格认定和核准登记擅自从事蚕茧收购等违法违规行为,要严厉查处,对各种无证经营的茧灶应出重拳,坚决查封、捣毁。只有建立和维护稳定有序的蚕茧收购秩序,茧丝绸产业才能确保良性发展。2、引导农企联合,培育蚕桑基地,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