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思想品德教育的透视与对策

青少年思想品德教育的透视与对策

ID:23920281

大小:62.62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11-11

青少年思想品德教育的透视与对策_第1页
青少年思想品德教育的透视与对策_第2页
青少年思想品德教育的透视与对策_第3页
青少年思想品德教育的透视与对策_第4页
青少年思想品德教育的透视与对策_第5页
资源描述:

《青少年思想品德教育的透视与对策》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青少年思想品德教育的透视与对策[摘要]青少年是祖国未来的建设者,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本文通过透视青少年思想道德现状,分析其消极行为的根源。认为应建立以学校为核心,以家庭为桥梁,以社区为依托,司法作保障,形成德育合力。共同构建一个全方位的立体式德育网络,以提高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的实效。[关键词]:思想道德;青少年教育;德育合力;德育网络;实效性学校德育工作是整个教育工作的首要环节,也是落实《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及《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的内在要求。曾经轰动一时大学生伤熊事件,马加爵杀人事件,给我们留下了深深的思考,问题发

2、生在大学生身上,但与他们在中学阶段的学习、生活和所受的教育有着直接的联系。因此,如何加强青少年的思想品德教育是中学教师的一项重要课题。一、青少年思想道德现状分析青少年的心理、生理都处在成长期,可塑性强,自控能力较弱,在成长过程中,有积极向上的一面,也不可避免地出现消极的行为。(一)积极的一面:1、崇尚奋斗,竞争意识强烈。当今社会,竞争日趋激烈,科技发展突飞猛进,竞争、下岗、失业等社会现象亦渗透到中学生的日常生活中。他们已经感觉到时代的挑战,认识到21世纪的劳动者应该成为受教育程度更高,对新技术适应能力更强的全面发展的人才。认识到为适应未来社会的需要,必须努力学习,扩大知识面、

3、信息量。阅览室、书室成为他们课余光顾的主要场所。大部分学生买书、订阅报刊,订阅种类从自然科学到社会科学,从经济到政治、军事、文化,无所不包,反映了其强烈的求知欲望。大部分学生认为未来要靠自身的努力和奋斗,作为中学生,现阶段应用功学习,努力做好自己应该做的事情。2、追求平等,主体意识突出。21世纪的中学生,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精神要求亦随之增高,主体意识不断增强,他们渴望自己能像成年人一样享受各种权利,成为生活、课堂、学习的主体。尤其注重维护自己的尊严,人格平等,并且有超前意识和叛逆心理。对于“师长怎么说,我们就怎么做”持否定态度。在他们眼里,师长固然值得尊敬,但师长所言不

4、一定都得服从。他们还敢于提出不同观点。3、协调合作,利他乐群。随着年龄的增长,中学生己学会了角色扮演技能,开始把满足别人的合理需要当作亲近社会行为的主要依据。意识到团体的力量大于个体的力量,而个人的品性是个体能否融于团体,及个体能否取得成功的主要条件。因此,他们非常注重自身的形象,把团结同学、乐于助人,为班级、社会多奉献当作一种美德。对班中有各种困难的同学,大多能热情相助,体现了一种心灵之美。此外,他们在语言、气质、风度、仪表方面也表现出对美的追求。4、思维活跃,不甘寂寞。中学生学习虽然紧张,但又不时表露出不甘寂寞的心态,乐于参加音乐、美术、舞蹈、书法等各种活动,尤其是演讲、

5、辩论、球赛等集体活动,总能搞得轰轰烈烈,呈现出其自然、纯真、欢乐的一面。(二)消极的一面:1、虚荣心强,诚信缺失。随着现代市场经济的发展,中学生经济意识越来越浓,在经济观念上趋向实惠,这本无可厚非。但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却使得一些中学生产生了对诚信意识的背离,撒谎、作弊、违纪等现象在部分学生中相当普遍。一些学生不愿刻苦学习,却又想表现自己。于是用弄虚作假的手段骗取分数,以欺骗老师和家长,达到取得名利、荣誉的目的。一些学生认为“会作假是有本事”,用“善意的谎言”为自己说谎辩解。不守诚信这一社会公害,严重影响着中学生的健康成长。2、“宽以待己,严于待人”,知行脱节。当前,中学生知

6、与行在很大程度上是脱节的。在校中学生绝大部分社会公德意识、对社会道德观念的认识是比较好的,认为应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但在社会公德的践行上却令人担忧,乱划课桌、污损图书、考试作弊、随地吐痰、乱扔杂物等现象普遍存在。有的知而不行,有的知而不完全行,有的知而不行却要求他人行,典型的“宽以待己,严于待人”。3、崇尚“自我”,价值取向错位。随着社会大环境的复杂化,中学生群体的价值观念也处在变化中,趋向多元化。有许多独生子女,在家庭是“中心”。在学校是“优生”,充满优越感,自觉不自觉地养成了以自我为中心的观念。在处理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社会的关系问题上,片面强调个人利益

7、,责任、义务意识普遍下降;在人生追求上,功利倾向突出,严重倾向于个人主义的价值观。4、厌学而逃学、辍学,混迹于社会,违法犯罪。社会生活环境复杂,如果缺乏良好的家庭教育、学校教育,青少年容易受不良诱惑影响而产生不良行为,对社会、学校、青少年危害很大,己成为不可忽视的社会问题和学校问题。二、青少年思想道德消极行为产生的根源〈一〉人生观、价值观的扭曲。现在的未成年人大多数是独生子女,在家倍受父母的溺爱,生活在较优越的家庭环境中,充分享受了改革开放带来的物质成果,却不懂得劳动成果是来之不易的,缺少艰难困苦生活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