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属性数学方法的建设项目交通影响后评价

基于属性数学方法的建设项目交通影响后评价

ID:23923438

大小:55.5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11-11

基于属性数学方法的建设项目交通影响后评价_第1页
基于属性数学方法的建设项目交通影响后评价_第2页
基于属性数学方法的建设项目交通影响后评价_第3页
基于属性数学方法的建设项目交通影响后评价_第4页
基于属性数学方法的建设项目交通影响后评价_第5页
资源描述:

《基于属性数学方法的建设项目交通影响后评价》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基于属性数学方法的建设项目交通影响后评价周昱王百里刘红杏吴祥丽摘要:本文结合交通影响前评价的特点与要求,提出了交通影响后评价指标体系,给出了各个指标评价值定量化计算的方法,并基于属性数学模型,建立了交通影响后评价指标属性测度模型。通过对苍南县城新区36-1地块交通影响后评价的实例分析,验证了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模型的实用性和有效性。.jyqk?pactAnasysis,中文简称交评)已得到国内外交通专家的充分肯定和广泛应用,并颁布制定了一系列相对成熟的法律法规和技术规范。[1][2]这些标准和规范促使交通影响评价在控制和改善项目周边区域交通功能上发挥了重要作用,也在一定程度上保障评价

2、结果的合理性和准确性。但是,随着交通影响评价工作大规模地开展,在实际运营过程中所暴露出的基础数据的共享程度低、第三方编制单位的良莠不齐、部分开发商急功近利等问题,干扰了交通影响评价的科学性和准确性,致使其在部分开发项目上并未起到应有的管理控制及规划作用。为了指导和监督交通影响评价工作,相关学者提出了持续性交通影响后评价(TIPE,TrafficImpactPost-Evaluation)机制[3],旨在通过对项目影响区域内道路交通状况进行持续性跟踪调查,找出原交通影响评价方案潜在的隐患和不足,最终提出必要的整改措施,纠正和引导城市建设项目的开发。目前,许多学者研究交通影响后评价工作

3、,但国内这类评价仍处于发展完善阶段。王元庆等阐述了交通影响后评价的相关概念和进行交通影响后评价的必要性[4];霍娅敏等在此基础上建立了较为全面的交通影响后评价体系,并运用实际案例对其进行定量分析,但在许多指标的筛选上与交通功能后评价指标内涵重叠,未能区分两者的评价功能和目的[5];王晓燕等则结合模糊综合评价法和关联矩阵法,运用实际案例对交通影响后评价进行定量分析,但采用此方法存在数据统计量大且权重难以确定的难题。[6]归纳起来,现有交通影响后评价体系有以下三个缺陷:(1)评价功能不明确,现有的交通影响后评价指标与交通功能后指标内涵重叠度较高,部分工作应当归属交通功能后评价。(2)评

4、价结构不合理,对于交通影响程度的评价不够深入,也未对开发过程中的实施状况进行监督。(3)评价方法不完善,采用综合模糊评价法,在对模糊集的取值大小进行运算时往往会致使部分中间信息缺失,造成评价结论不准确。据此,本文重新构建更符合客观需求的交通影响后评价指标体系,再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个指标的权重系数,最后选用评价方法更合理的属性数学方法针对交通影响评价进行后评价。二、交通影响后评价涵义1.基本定义及内容交通影响后评价是一套监督交通影响前评价的准确性和科学性指标体系。运用这套评价理论和方法[7],对交通影响前评价结论进行回顾和总结,对预期目标实际产生的偏离进行分析,找出产生较大偏差的原

5、因及潜在的隐患,从而储存和积累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交通影响前评价等方面的经验教训,提出合理的改进措施,并将其反馈到今后的土地开发前期研究中去,以达到不断提高并改善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和交通影响前评价的可信度的目的。2.指标体系建立交通影响后评价是一项复杂的工作,评价内容广泛,涉及到与交通相关的各个方面。严格来说,不同项目由于用地性质和建筑使用功能的不一致,应当有一套相应的评价指标和评价体系。但是,为了促使交通影响后评价体系的规范化、精细化和科学性,需要从中筛选出一些具有共性的指标来检验交通影响前评价工作。值得注意的是,交通功能后评价的工作流程与交通影响后评价类似,两者都是以项目运营后

6、产生的实际交通数据为依托进行的后评价工作。但前者主要目的是检验项目完成后交通功能上的风险性、适合性以及可持续性;后者则是对交通影响前评价的监督和反馈。两者在指标的筛选及构建上应当有所侧重。例如,交通持续性评价应当归属交通功能后评价范畴,而交通需求预测后评价更适合用于检验交通影响前评价。据此,本文在借鉴国内外一些交通影响后评价案例,参考城市交通规划的技术标准的基础上[8][9],从交通影响前评价的研究内容和实施流程角度出发,充分考虑后评价的功能和定位,把交通影响后评价划分为交通需求预测后评价、交通改善措施后评价、交通适应性后评价三大体系(见表1)。其中,交通需求预测后评价分别从背景交

7、通需求、项目机动车交通需求、项目非机动车交通需求三个部分检验交通影响前评价的需求预测阶段的准确性。交通改善措施后评价的目的是针对交通影响前评价中提出的改善措施实际的效果进行评价,主要涵盖公共交通改善、静态交通改善、人行交通改善、机动车改善四个方面,对不同的后评价项目需要参照交通影响前评价中提出的改善措施筛选出有针对性和代表性的指标进行评价。交通适应性后评价则是结合现状交通数据,定量地分析现状交通是否适应城市交通的发展,主要从道路、公共交通、交通组织、交通环境的角度出发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