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格填写说明30

表格填写说明30

ID:23929929

大小:99.5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11-11

表格填写说明30_第1页
表格填写说明30_第2页
表格填写说明30_第3页
表格填写说明30_第4页
表格填写说明30_第5页
资源描述:

《表格填写说明30》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危险源风险管理表、员工不安全行为表现及其分类表填写说明2014.3.14一、研究内容:1)危险源及其管理研究危险源及其管理是煤矿风险预控管理体系研究的主体,主要研究煤矿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估方法、制定风险控制标准,以及如何实现危险源监测、预警和消警闭环式管理等。具体包括:①潜在危险采集。采用跟踪写实、实地考察的方法,对矿井生产系统、生产工艺过程、地点等,从人、机、环、管四个方面,对各类可能发生的危险进行采集与、分析和确定,以此来明确安全管理的对象和目标。②危险源辨识内容、指标、标准制定。在明确生产系统、生产工艺过程

2、、地点中潜在危险的基础上,确定导致这些危险所对应的各自致因源即危险源。在此基础上确定各类危险的危险源辨识内容、指标。同时,依据相关的法规、标准、规程及一些最新研究成果等,对各危险源可能造成的风险,按风险可接受的程度,制定切实可行且有效的管理标准,即安全工作应达到的最低要求。同时,需要通过理论分析,建立危险源危险度评价数学模型,以实现管理系统的智能化危险度的等级评定。③危险源辨识任务分解。依据潜在危险发生的地点、所处的生产工艺环节、涉及人员等,对危险源辨识任务进行分解,即明确辨识任务的承担部门和承担人员,并使承担部

3、门和承担人员明确自己所承担的管理对象(即辨识对象)。④风险控制措施的制定、评审、实施与效果评价。主要针对不可容忍的风险如何据其危险源制定可行的控制和消除措施、如何实施和评价其实施效果。2)不安全行为控制研究主要通过对不安全行为的梳理,进行行为机理分析和不安全行为管控方法和途径研究。其目的是保证员工行为安全,防止人员失误而导致事故和伤害。二、表格填写说明:危险源采集过程中,要结合“黑龙江龙煤矿业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关于印发煤矿安全隐患分级和安全隐患管理及安全隐患处罚规定的通知”中相关内容。风险管理过程包括:危险源辨识、

4、风险评估、提取管理对象、制定管理标准与措施、风险预控、危险源监测、风险预警、风险控制。建议采用工作任务分析法为主,其他方法辅助来进行危险源辨识。工作任务分析法是指通过分析组织成员工作任务中所涉及的危害,从而识别出有关的危险源的一种方法。风险管理小组的工作程序如下:第一步:首先明确煤矿八大事故及事故类型1瓦斯事故:瓦斯、煤尘爆炸或燃烧?煤(岩)与瓦斯突出?瓦斯窒息(中毒)等。2顶(底)板事故:指冒顶、片帮、顶板掉矸、顶板支护垮倒、冲击地压、露天煤矿边坡滑移垮塌等。底板事故视为顶板事故。3机电事故:指机电设备(设施)

5、导致的事故。包括运输设备在安装、检修、调试过程中发生的事故。4放炮事故:指放炮崩人、触响瞎炮造成的事故。5水灾事故:指地表水、老空水、地质水、工业用水造成的事故及溃水、溃沙导致的事故。6火灾事故:指煤与矸石自然发火和外因火灾造成的事故(煤层自燃未见明火逸出有害气体中毒算为瓦斯事故)。7运输事故:指运输设备(设施)在运行过程发生的事故。8其它事故:以上七类以外的事故。第二步:分析整理各自的工作任务和工序要点:■所有井下部门都应组成风险辨识小组,都应详细列出各部门的工作任务及工序。该步骤完成后应交各部门所有员工讨论,

6、看看有没有遗漏的工作任务与工序,倘有遗漏将直接导致危险源辨识不全。■务必采用其他危险源辨识方法作为补充。第三步:辨识每道工序中的危险源要点:■一些每个部门均涉及的工作任务(如:入井前准备)应全部归纳出来单独进行危险源辨识。■应将一些在所有的工作任务和工序中都可能出现的危险源(如:无证上岗)单独拿出来防止每个风险管理小组的每个工作任务中都进行该项危险源辨识,造成危险源的大量重复辨识。■危险源及后面的风险及后果描述等都应尽量采用简洁易懂的语言进行描述。■辨识危险源应考虑三种时态:过去有没有因此危险源发生事故、现在有没

7、有可能、将来会不会,凡是相同条件下本矿和其他矿因此危险源发生过事故或本矿目前情况下此危险源可能引发事故或将来可能引发事故,那么都应作为危险源辨识的结果。■满足危险源辨识全面的一个必要条件:依据辨识出来的危险源提炼的管理对象应覆盖煤矿的所有工种。即:如果依据辨识出来的危险源提炼的管理对象没有覆盖煤矿的所有工种,那么危险源辨识肯定是不完全的。关于提炼管理对象将在第八步予以介绍。第四步明确危险源可能产生的风险及后果第五步依据风险矩阵表进行风险评估风险矩阵法的计算原理:风险矩阵法是根据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及其可能造成的损失的

8、乘积来衡量风险的大小,其计算公式是:风险值D=p×C。式中:p表示事故发生可能性,C表示事故可能造成的损失。图1中将损失分为6类(即A-F),依次递减赋值为(6-1),事故发生的可能性也分为6类(即G-L),依次递减赋值为(6-1)。根据风险值的大小,可将风险分为5个等级。如某一危险源导致事故发生的能性为每年可能发生一次,参照图3-1取值为5,其事故一旦发生造成最严重的损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