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型帕金森病患者脑多巴胺转运蛋白的spect显像

轻型帕金森病患者脑多巴胺转运蛋白的spect显像

ID:23953650

大小:52.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1-11

轻型帕金森病患者脑多巴胺转运蛋白的spect显像_第1页
轻型帕金森病患者脑多巴胺转运蛋白的spect显像_第2页
轻型帕金森病患者脑多巴胺转运蛋白的spect显像_第3页
轻型帕金森病患者脑多巴胺转运蛋白的spect显像_第4页
轻型帕金森病患者脑多巴胺转运蛋白的spect显像_第5页
资源描述:

《轻型帕金森病患者脑多巴胺转运蛋白的spect显像》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轻型帕金森病患者脑多巴胺转运蛋白的SPECT显像作者:张雄李焕斌张琦王小同帕金森病(ParkinsonDisease,PD)是中老年人常见的一种神经系统变性疾病,因此,寻找有价值、重复性好、易于推广的客观观察指标一直受到关注。本研究采用SPECT显像技术以99mTc-TRODAT-l作为显像剂检测轻型PD患者多巴胺转运蛋白(DAT)活性的改变,探讨其在PD诊治中的价值,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研究对象2006年7至12月温州医学院附第二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的轻型偏侧帕金森病患者15例,男9例,女6

2、例;均经头颅CT/MRI等检查后初诊未经治疗,依据英国帕金森病协会脑库临床诊断标准[1],改良Hoehn-Yahr分级为1期13例,1.5期2例;年龄49~79岁。体格检查正常为对照者10例,男6例,女4例;年龄48~73岁。均排除心、肺、血液、高血压、糖尿病及神经系统等疾患。两组性别、年龄差异无显著性(P>0.05)。  1.2方法(1)放射性药品:99mTcO4-淋洗液由北京原子高科提供,TRODAT-l标记药盒由台北医学研究所生产;按药盒说明标记,抽取体积2~3ml,活度30mCi99mTcO4

3、-新鲜淋洗液注入TRODAT-l冻干品药盒里,充分摇匀、高压煮沸、冷却,测定放射化学纯度>90%后用于临床。(2)检查方法:检查者均空腹6h,注射显像剂1h前口服高氯酸钾400mg以封闭脉络丛及甲状腺。静脉注射显像剂99mTc-TRODAT-130mCi,在安静环境下休息3h后开始断层显像。患者头部固定于脑显像专用床,探头贴近患者头部。显像仪器为ADACV-60型,采用VXGP低能通用准直器,脑采集菜单参数设计如下:能峰140KeV,窗宽20%,每601帧,60s/帧,矩阵为128×128,放大倍数1

4、.4。(3)图像处理:显像完成后以ButterTc-TRODAT-l特异性摄取的多少及DAT的数量和活性。同时在小脑(CB)区域复制与ROI相同大小ROI,同样获取CB每象素平均放射性计数作为本底。计算ROI99mTc-TRODAT-l特异性摄取比值ROI/CB,用来反映各ROI特异性摄取99mTc-TRODAT-l的能力。  1.3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0.0软件,计数资料均采用(x±s)表示,对数据进行配对t检验。  2结果  2.199mTc-TRODAT-l显像定性分析对照组双侧ST显示清晰,形态

5、大小对称,在横断层图像上呈“八”字形,双侧放射性分布对称,前部较大,后部PT较小,双侧放射性前部高于后部PT。冠状层和矢状层ST呈圆形或卵圆形,左右对称(图A)。PD患者患肢对侧ST影像缩小甚至不显影(颜色变淡),摄取放射性低下,壳核PT较放射性稀疏更为明显,提示DAT密度降低(图B)。PD患者患肢同侧纹状体ST影像大多改变不明显。但有3例患者(Hoehn-Yahr1期1例,1.5期2例)不但患肢对侧ST放射性减低,患肢同侧ST放射性也轻度减低,尤以PT明显(图C)。  图A 略    图B 略    图C

6、 略  2.299mTc-TRODAT-l显像半定量分析各组基底节ROI放射性摄取比值见表1。  表1两组基底节各ROI摄取99mTc-TRODAT-l的放射性比值比较 略  3讨论  帕金森病目前仍只能通过症状、体征诊断,但因其起病隐袭,当脑内黑质细胞缺失达50%以上,纹状体尤其壳核多巴胺含量降低80%以上时,患者才出现临床症状,此时脑特定区域组织变性已不可逆,在此之前,也即在亚临床状态,虽然已存在一些特征性的病理生理改变,即多巴胺作用不足,包括多巴胺转运蛋白(DopamineTransporter,DA

7、T)功能改变等,但在活体不能通过CT、MR等常规检查手段明确,因而丧失了早期进行神经保护性治疗的最佳时机。因此对轻型患者进行分析,观察其必然已存在的多巴胺功能不足现象及其变化规律,是寻找有价值早期诊断手段的有效途径。  中枢神经系统受体显像是利用特殊配体进入体内后能与相应受体特异结合的原理,以放射性核素标记配体,并在体内与受体结合后,通过定量检测放射活性来显示受体功能的一种技术,是目前研究活体正常生理及各种病理生理过程中神经受体分布、密度和活性的主要无创性手段,包括PET和SPECT技术。PET研究已显示D

8、AT在PD早期已有规律性改变,但高昂的费用使其无临床推广价值[2,3]。SPECT则费用较低、普及率高,近年来由于新型显像剂的使用而渐受重视,国外相关研究表明其在DAT显像中与PET结果接近,显示了极强的应用潜力,但目前报道结果相差较大[4,5]。  本研究显示,轻型PD患者患肢对侧纹状体的DAT放射性浓聚显著减少,尤以壳核区更为突出,提示该处DAT功能已有明显下降。作者发现患者不仅患肢对侧纹状体的DAT密度明显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