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用处与数字编码教学案例和反思

数字用处与数字编码教学案例和反思

ID:23960282

大小:60.87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1-12

数字用处与数字编码教学案例和反思_第1页
数字用处与数字编码教学案例和反思_第2页
数字用处与数字编码教学案例和反思_第3页
数字用处与数字编码教学案例和反思_第4页
资源描述:

《数字用处与数字编码教学案例和反思》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数字用处与数字编码教学案例和反思非常有幸,我在同一学期分别上了《数字的用处》和《数字编码》。《数字的用处》是北师大版六年级上册综合应用“生活中的数’’中的一节课,《数字编码》则是人教版新课标五年级上册“数学广角”中的一节课。通过这两节课教学,让我深刻领悟到解读教材的重要性,只有深刻研读教材,才会领会教材的深刻内涵,将教材的精髓呈现给学生。数字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电话号码、邮政编码、车牌号、身份证号等等。但这些数字所表迗和传递的信息又有多少人去关心呢?在我没教这一课时,我也只对它们有一个大概的了解,并不十分关注。当我仔细研读《数字的用处》(

2、先上这一课)时,才发现这些数字中原来有这么多“不为人知”的秘密。(之所以这么说,缘于我对身份证编码有疑问,去问派出所户籍科的警察,没有得到我想要的答案)这些秘密吸引了我的注意力,心想,在我弄明白之后,才能告诉学生。经过长达一个多星期的准备之后,我终于如愿以偿。教师:同学们,刚开学时,老师给大家都编了号,还记得自己是几号吗?学生:记得。教师:如果全校学生在一起老师叫10号,你知道是叫你的吗?学生:不知道,因为每个班都有10号。教师:那么你能设计你的学号和别人不一样吗?课件出示提示内容,在小组内交流合作完成后,学生汇报本组根据设计的规则解释自己的

3、学号。然后进行对比、分析、讨论,让学生理解编制号码的规则与希望传迗的信息有关,从而使学生体会到数字对于表迗和交流信息的作用。在我简短的小结后追问:“在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是用数字来表达信息的”?学生通过预习和准备,很快能说出如邮政编码、身份证号码、汽车牌照、电话号码、门牌号等等。于是接下来,我很有成就感地给学生介绍邮政编码和身份证号码的秘密,使学生了解了这两个“编号”中各个数字所代表的意义。教师:你们还想了解其他编码吗?打开书看73页-----课后,我对本课的教学还比较满意,因为在这节课的教学中,我感觉到可以体现北师大版教材的特点,培养了学生大

4、胆尝试,勇于探索的精神,同时,让学生在经历设计编码的过程中体会到数字在表达交流和传递信息中的作用。但经过集体研讨和反思,发现还存在着诸多的不足之处。如,在讲到身份证号码时,对“顺序号”还是讲得不够透彻;没有让学生质疑?如:如果是双胞胎、三胞胎,如何区分他们的身份证号;在让学生了解其他编码时,应及时补充长途电话的区号,车牌号的设计,(体现人性化管理)手机号如135打头,130打头各是哪个公司的号码等;在总结全课时应该让学生想象一下,如果没有数字编码会怎样?使学生更深刻地体会数字编码在我们生活中的作用及重要性。有了《数字的用处》这一课的教学经历,

5、在教学《数字编码》一课时,我反复对比两课的教材,教参,看似要讲的是相同内容,其实两课的侧重点则完全不同。《数字的用处》重在“用处”两字,目的是让学生能在具体情境中了解“编码”中某些数字所代表的具体意义。如手机号码135开头的是移动公司的号码,以130开头的是联通公司的号码等,从而体现数字在日常生活中应用的广泛性。而《数字编码》重在“编”,教参中提到“使学生初步体会数字编码思想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并通过观察、比较、猜测来探索数字编码的简单方法,让学生学会运用数进行编码,初步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不一样的指导思想,让原本觉得轻松的我有了重

6、新修改教案的动力,我是这样引人的。教师:同学们,你们认识我吗?我很想认识咱班的某些同学,现在开始点名上的同学呢?•如果不叫姓名,还能怎样来区分班(设计意图:学生对新任课教师不很熟悉,但都想在新教师面前有一个好的表现,这样引人可以接近师生之间距离,为学生大胆讨论发言提供轻松的氛围)。学生:我们都有自己的编号。教师:好,7号,15号,32号等。数不仅可以用来表示数量和顺序,还可以用来编码,表迗和传递一定的信息,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探索数字编码的方法。(板书课题)例1.我改用了我团的邮政编码来讲解其结构和含义,让学生初步体会数字编码的方法,同时通

7、过示意图展示邮政编码在信息传递中的功能,来体会编码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在讲身份证号码的含义(例2)时,让学生又进一步体会数字编码的方法和数字在我们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从而激起学生尝试编码的欲望,为后面的学习打下基础。通过这两课的对比教学,让我又一次深刻体会到教师研读教材、领悟教材是有效课堂教学的基础,唯有这样,才能真正做到对学生一生的发展负责。【作者单位: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七师127团学校新疆】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