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歼-20重型隐形歼击机的说明论文

关于歼-20重型隐形歼击机的说明论文

ID:23968474

大小:117.99 KB

页数:15页

时间:2018-11-11

关于歼-20重型隐形歼击机的说明论文_第1页
关于歼-20重型隐形歼击机的说明论文_第2页
关于歼-20重型隐形歼击机的说明论文_第3页
关于歼-20重型隐形歼击机的说明论文_第4页
关于歼-20重型隐形歼击机的说明论文_第5页
资源描述:

《关于歼-20重型隐形歼击机的说明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歼-20重型隐形战斗机学院:电子信息工程学院班级:04020102学号:2010040201071姓名:张鑫歼-20中国第四代重型隐形战斗机“歼-20”歼-20是成都飞机工业集团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研制的中国第四代(欧美标准为第四代,俄罗斯标准为第五代)双发重型隐形战机。其采用了单座、双发、全动双垂尾、DSI鼓包式进气道、上反鸭翼带尖拱边条的鸭式气动布局。歼-20的机头、机身呈菱形,垂直尾翼向外倾斜,起落架舱门采用锯齿边设计,机身深墨绿色涂装,远观近似于黑色。歼-20预期将在2017到2019年间投入使用,2020年后逐步形成强大战斗力。首架原型机于2010年10月14日完成组

2、装,2010年11月4日进行首次滑跑试验。2011年1月11日12时50分,歼20在成都实现首飞,历时18分钟。中文名:歼-20歼击机外文名:J-20所属国家:中国类型:重型隐形歼击机分代:第四代(欧美),第五代(俄)研发单位:成都飞机设计研究所首飞时间:2011年1月11日12时50分基本简介  歼-20是由中国成都飞机设计研究所设计、中国成都飞机工业公司制造的用于接替歼10、歼11等第三代空中优势/多用途歼击机的未来重型歼击机型号,该机将担负我军未来对空,对海的主权维护,其前轮的单轮设计足以证明其主要用于陆基,但以后的改版可能会成为中国航母的主要歼击机。按中国和北约标准,该

3、机为“第四代歼击机/战斗机”(注:俄罗斯和西方国家对战机代数划分标准不统一,以歼-20为例,西方国家称之为四代机,俄罗斯则称之为五代机),其目的是适合中国空军2020年以后的作战环境需要,[1]由于美国已经在2005年将战斗机划代标准由原先的四代划分法改为五代划分法、即与俄罗斯现行标准相似(俄罗斯将可变后掠翼单独划为一代,所以美俄标准仍不相同,但是按照新美标和俄标,F22都是五代战机),加之中国在2009年之后的对外宣传中将“歼10B”定位为新的“第四代歼击机”,所以歼-20在未来的正式报道中亦有很大可能被称为“第五代歼击机”(国军标并未修改,在中国J10和J11家族仍是三代机

4、,F22是四代机,J20自然也属于四代机)。该飞机开始时(可能)使用俄制“AL-31FN”发动机,后在2011年1月6日又改用“涡扇10B”,即WS-10B,也就是国产新一代大推力“太行”发动机的最新改进型,将来预装备“涡扇15”(是国产第四代航空发动机,届时可实现“不开加力超音速巡航”和“机动性”,以完全实现空战指标的全状态加入人民解放军空军和海军航空兵部队服役)。先进设计歼-20机腹  融合全球多种优秀战机的精彩设计于一体  从目前已经曝光的照片分析,歼-20作为中国第四代重型战斗机,融合全球多种优秀战机的精彩设计于一体。这些技术包括:  美国F-22的菱形机头和整体式黄金

5、镀膜舱盖(歼-20在此基础上进一步优化了升力体设计);  美国F-35的DSI进气道改进型(歼-20采用独创的可调式DSI进气道);  中国歼10的鸭翼的改型(中国四代采用了上反鸭翼,与下反主翼等翼面配合,共生涡升效应);  多种三代机(如美国F/A-18)采用的大边条及翼身一体设计的改型;  俄罗斯T-50的全动垂尾(歼20为全动差动垂尾)、三维推力矢量(实为殊途同归);  俄罗斯米格1.44的后机身设计(窄间距双发动机喷口,宽间距外倾双垂尾及腹鳍等——都属于超音速减阻措施)的改型。  机动性  歼20的精心设计气动布局可谓是独步全球,能有效弥补J-20发动机的先天不足。  

6、歼-20的基本布局继承于歼10,而歼10就是一种机动性、敏捷性和大仰角能力非常突出的战机。可以预计,歼-20继承了歼-10的高速瞬盘角速度,并进一步放宽了静稳定度,同时采用了独一无二的“鸭翼+边条+前后襟翼+全动尾翼”的综合气动布局来提高飞控能力。  歼-20的鸭翼差动和全动小垂尾同步偏转更是独门绝技。再加上将来具备更大推重比和三维矢量推力控制能力的新型发动机,将获得比歼10更高的灵活性和大仰角能力。  歼-20大舵效的全动垂尾可提供足够的航向操纵力矩,进而提供较大的滚转速率。  而F-22毕竟是1990年试飞的机型,采用的是80年代(实际更早)的气动理念,连全动尾翼都没有,靠

7、的是二维矢量喷管与襟翼的共同作用,仅能有限控制俯仰和转向而已。  T-50也采用全动垂尾和三维矢量推力,但只有“可动边条”(或者可称“一体化鸭翼”)和常规平尾,在大迎角、过失速机动等极限情况下的控制能力低于中国歼-20。气动设计极其重视超音速性能  美国人仰持强大的发动机和长期领先他人的技术优势,一贯对气动设计不够上心、较为保守,傻大笨粗是美国空军主战战机自二战以来给人的一贯印象。短粗的F-22和为了兼顾垂直起降更为肥硕的F-35就是典型。俄罗斯T-50的机身设计扁平而宽大,这种构型的亚跨音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