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公路隧道分类的探讨

对公路隧道分类的探讨

ID:23976361

大小:49.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1-12

对公路隧道分类的探讨_第1页
对公路隧道分类的探讨_第2页
对公路隧道分类的探讨_第3页
对公路隧道分类的探讨_第4页
资源描述:

《对公路隧道分类的探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对公路隧道分类的探讨【摘要】随着我国公路的建设,针对我国公路隧道发展现状及趋势,本文对公路隧道分类标准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公路隧道;分类;探讨  Discussionoftunnelonthehighingsurveydesign(institute)Co.,LtdKunmingYunnan650051)  【Abstract】以上的隧道已是非常大的工程;截至1979年,我国公路隧道也仅有374座,总长为52km。进入21世纪,我国在公路隧道建设领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重大成就,以秦岭终南山隧道为代表的一大批长大公路隧道的建成通车,标志着我国公路隧道的设计

2、、施工、监理、养护和运营水平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2002年11月6日,原交通部副部长胡希捷在北京召开的“国际隧道研讨会暨公路建设交流大会”开幕式上宣布,中国已成为世界上隧道和地下工程最多、最复杂、发展最快的国家。原交通部总工凤懋润认为,随着高等级公路向西部延伸,本世纪前10年中,我国将有总长155km以上的公路隧道要投入建设。我国公路隧道建设情况(2000~2007年)见表1[2],部分已建和在建长大公路隧道见表2[3]。  随着国家及地方公路X规划的逐步实施以及高速公路不断向山区延伸,在高速公路建设快速推进的过程中,长大公路隧道及隧道群成为重庆、福建、贵州

3、、云南、浙江、陕西、山西、广东、广西、江西等隧道大省(市、区)需要进行重点攻关的工程建设项目。例如,重庆在建高速公路的桥隧长度占路线总长的平均比例达50%以上,个别路段高达90%,桥隧总数为1000多座,其中单洞超过3km长的特长隧道有33座,超过5km长的特长隧道有13座,特大桥、特长隧道及隧道群之多,居全国之冠;陕西西(安)汉(中)高速公路突破了我国的南北分界线——秦岭,是同时期全国高速公路建设一次性投资最大、里程最长、难度最大的工程,全线三分之二的路段都是隧道和桥梁,136座隧道也构成了世界规模最大的公路隧道群。  3.公路隧道分类标准  这里所提到的

4、公路隧道分类,包括按长度对公路隧道进行分类和公路隧道交通工程等级两个方面。  3.1公路隧道长度分类标准。  《公路隧道设计规范》(JTJ026-90)[4]曾将公路隧道按其长度分为四类,见表3;《公路隧道设计规范》(JTGD70-2004)[5]亦将公路隧道按其长度分为四类,见表4;《铁路隧道设计规范》(TB10003-2005)[6]也将铁路隧道按其长度亦分为四类,见表5;《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7]则将城市交通隧道按其封闭长度及交通情况分为四类,见表6。参考上述规范,结合我国公路隧道发展现状及趋势,从工程建设难度及运营管理方式

5、等方面考虑,本文提出将公路隧道按其长度分为六类,见表7,其中,中长隧道、长隧道、特长隧道和超长隧道统称为长大公路隧道,对特长隧道及超长隧道的工程建设一般应开展关键技术专项研究。  3.2公路隧道交通工程等级  目前关于公路隧道交通工程等级的确定较为混乱,《高速公路隧道监控系统模式》(GB/T18567-2001)[8]和《公路隧道交通工程设计规范》(JTG/TD71-2004)[9]均将其划分为A、B、C、D四级;而《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B01-2003)[10]中将其又划分为A1和A2两类。  L(m)  图1公路隧道交通工程等级  根据前文提出的新

6、的公路隧道长度分类标准,本文建议按长度和单洞年平均日交通量将公路隧道交通工程等级划分为五个等级,如图1所示。需要说明的是,对于事故率高、平曲线半径为400m以下或纵坡超过3%的下坡线形较差的隧道,在相应等级的基础上须再提高一档。  4.结语  根据我国公路隧道发展现状及趋势,本文提出将公路隧道按其长度分为六类:短隧道、中隧道、中长隧道、长隧道、特长隧道和超长隧道;其中,中长隧道、长隧道、特长隧道和超长隧道统称为长大公路隧道。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