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化与碎片化.docx

全球化与碎片化.docx

ID:23989662

大小:31.04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1-12

全球化与碎片化.docx_第1页
全球化与碎片化.docx_第2页
全球化与碎片化.docx_第3页
全球化与碎片化.docx_第4页
资源描述:

《全球化与碎片化.docx》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国际关系史1. 谈一谈对“全球化与碎片化并存”的理解1)“全球化”通常意义上是指全球联系不断增强,人类生活在全球规模的基础上发展及全球意识的崛起。“碎片化”借用于全球化的研究中,其意义在于行为体的多样化,权力和价值的平坦化和分散化;即国际政治特定领域协调公私规范、条约和组织时不断出现的多样性与挑战或是在同一问题上出现若干平行条约、不同成员分别参与其中这样一种情形。2)碎片化融于全球化,二者为同一个进程的两个方面。没有全球化的浪潮打破世界的相对孤立状态,就不会有一个个交错纵横的碎片化“孤岛”在这一浪潮中的显现。俞可平认为:“全球化是一个矛盾统一体、一个相反相成的过程,是一

2、个悖论。”而悖论的另一面即所谓的“碎片化”。在市场和市民社会的空间组织一体化、民族国家的“解领土化”等进程中,MNC、NGO等跨国性组织既增强了国家间的联系与合作,深化了国与国的相互影响和相互依存,又导致了因国家权力分流、行为体的愈加多元而引起的碎片化。二者实为一体两面,不可分割。3)碎片化也可视作对世界范围内的行为体对于全球化进程中困境的自然反应,即全球化潮流中难以融化的“坚冰”部分。东北亚地区的碎片化现象即属此类。由于历史、文化、意识形态、美国刻意干涉等多方面的原因,东北亚诸国——特别是中国、韩国、朝鲜、日本之间的经济和安全合作存在着地区层次的合作缺失,致使东北亚地

3、区的一体化进程远远落后于其经济发展的需要,而“烂苹果效应”又进一步削弱了东北亚各国的经济发展能力。东北亚地区的严重碎片化使其在全球化浪潮中显得格格不入,一体化障碍的仍依赖诸多历史、文化问题的解决方能加以消解。4)“碎片化”是在全球化浪潮中权利受到侵害的各国自我保护的一种手段,一部分失控的碎片化现象还体现了弱势国家对全球化浪潮中发达强权的反抗。《文明的冲突》中曾将伊斯兰文明视为西方文明的潜在威胁,而如今,“伊斯兰国”恐怖主义的泛滥正体现了这一对强权主导下的全球化的极端反抗。2. 小国在国际关系中的角色、位置?试举例说明。1)小国在国际关系中处于较边缘的位置,是国际体系的被

4、动接受者。实力缺陷、外交资源匮乏、人口规模有限等客观缺陷使小国的角色和地位在很大程度上由国际关系的性质决定,其行为和外交战略极度依赖所处的国际体系。2)在无政府状态的国际体系中,传统国际关系具有的“丛林”本质,小国与大国相比具有天然的脆弱性,其利益往往受到忽视或被作为大国间利益竞争的筹码。(维也纳体系补偿原则?二战前夕绥靖政策的牺牲品?)3)二战后联合国组织的成立和国际法理论的发展,使各国在国际空间中地位日益平等,小国在国际关系中地位有所上升。小国在当代国际体系尤其是国际组织中,常以团结一致的方式影响国际决策的制定与实施。时代的变化已经大大缓解了小国的传统脆弱性。(联合

5、国)4)实力相对均衡的状态是小国平衡战略得以实施的条件,在较量的双方势均力敌时,小国的力量才能得以体现。因而在冷战后,平衡外交是欧亚地区小国普遍采取的外交政策。(双边同盟情况下,小国的平衡外交更容易取得成功;而多边同盟下,则更容易失败。)(东盟)5)在当今国际体系下,小国甚至许多国际领域往往拥有更大的灵活性和行动余地。小国占据着国际道德的“高地”。因为“小”,它们往往能够博得国际舆论、非政府组织和国际社会的同情和关切。在与大国交往的过程中,它们通常能够抢占先机,获取更多的实际利益。在国际架构下,它们因此会得到更多的国际关注和外来援助并获得公共物品。6)小国可能更有机会扮

6、演“诚实掮客”的国际角色。濒临波斯湾的小国卡塔尔在外交舞台上十分活跃,多次在地区危机中扮演调停人的角色。如伊拉克战争前派外长前往伊拉克斡旋。北欧的挪威也是国际调停的“老手”,且因此获取了“和平卫士(peace-maker)”的国际美誉。3. 民族主义的问题、利弊(可现实,可历史)利:1)民族主义促进了民族国家的产生。中世纪的欧洲基本上没有民族和国家的概念,文艺复兴启蒙了人们的祖国意识和民族意识。现代民族主义的兴起和威斯特伐利亚体系的形成促成了一大批民族国家的产生。2)历史证明,民族主义是反抗帝国主义霸权,转换和瓦解帝国主义强权体制的内生力量,促进了被压迫民族争取民族解放

7、的斗争。在第二次民族主义浪潮中,广大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民族主义意识苏醒,争取独立、反对殖民的民族解放运动风起云涌,大批新兴独立国家涌现,几乎全面地摧毁了帝国主义的殖民体系。3)国家民族主义与国民意识的一致,有利于强化民族认同,整合民族共同体意识,促进国家的统一和稳定。凝聚力和认同感的增强又使民族内部形成一种向上、奋进、自强的情感,充分激发人们的潜能,从而促进整个民族的发展。4)民族是民主政治实体的基础;民族情感是民主运行的动因;民族认同是民主的意向条件。因此,民族主义是民主主义的必要条件。弊:1)优越、骄傲的民族主义容易异化为大国沙文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