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西族文化体验报告

纳西族文化体验报告

ID:23998737

大小:57.62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11-12

纳西族文化体验报告_第1页
纳西族文化体验报告_第2页
纳西族文化体验报告_第3页
资源描述:

《纳西族文化体验报告》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纳西族文化体验一直不知道纳西族,是一个如此神奇而又博大的民族。古老悠久的东巴文字、色彩鲜明的纳西服饰、悦耳动听的丽江古乐、赏心悦目的民族舞蹈,以及充满异域风情的民俗节日......纳西族的一切,都深深地吸引着我。作为一个云南人,我感到骄傲而又遗憾,骄傲的是我们有如此优美的民族文化并一直传承到现在,遗憾的是她没有被太多人而熟知。由此,简单介绍一下我所认知的纳西文化。一、纳西族介绍纳丙族是中国56个民族之一,绝大部分居住在滇丙北的丽江市,其余分布在其他县市和四川盐源、盐边、木里等县,也有少数分布在西

2、藏芒康县。纳西族有本民族语言,纳西语属于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彝语支。纳西族在艺术方面独树一帜,其诗文、绘画、雕塑、乐舞艺术名扬古今中外。纳丙族中家族组织普遍存在,是一个聚居程度较高的民族,泸沽湖地区纳曰人(摩梭人)的亲族组织保持着比较古老的特征,纳丙族民族文化受汉文化影响较深。二、纳西族服饰文化纳丙族男子的服饰大致与汉族相同,传统男子服饰以马帮时期的麻布马掛和皮大掛为主要特色,妇女则穿绣着七星、日、月的“披星戴月”服,代表勤劳。每逢节日,纳丙族妇女都要穿上传统的民族服装和披上她们最喜爱的服饰一七星披

3、肩。这种披肩五彩缤纷,十分美丽。它是用整块的黑羊皮做成的,上部缝着6厘米的黑呢子边,两肩处有用丝线绣成的日月图案和依次排列的“七星”。人们称这种披肩为“披星戴月”。它象征着纳丙族妇女披星戴月地辛勤劳动。披肩既有装饰的作用,乂非常实用。纳丙族妇女劳动时,不习惯用肩挑,多是喜欢用背驮,因此披肩乂可当垫肩使用。一物两用。三、纳西族语言文化纳丙族由祭司东巴用来书写经书的两种文字,一种是图画象形文字,纳丙语称之为“斯究兽究”,意思是“木石上的痕记”(乂译为“木石之标记”或“木石之记录”),绝大多数的东巴经

4、用这种文字写成。东巴文是目前世界上罕见仍使用着的原始象形文字,它比图画进步,但乂比已属于表意文字发展阶段的甲骨文原始,是属于图画记事和表意文字中间发展阶段的原始象形文字。东巴所使用的另一种文字称“格巴”,它是一种表词的音节文字,当文字记录语言时严格保持字和词相对应。四、纳西族乐舞文化纳西族以能歌善舞著称于世。唐代和元代的志书就有“男女皆披羊皮,俗好饮酒歌舞”,以及“男女动数百,各执其手,团旋歌舞以为乐”的记载。纳西族代表音乐有丽江古乐、丽江洞经音乐等。纳丙族的很多传统古典乐舞保存在东巴教中。东巴

5、经中有被誉为国宝的东巴舞谱《蹉姆》,用图画象形文字记录了东巴举行仪式时所跳的各种纳丙族古代舞蹈。不仅是中国国内少数民族古文字中迄今仅见的舞蹈专著,也是世界上用文字记录的最早舞谱之一。纳西族舞蹈分为歌舞、乐舞、表演性舞蹈、宗教舞蹈等。歌舞,纳丙族的民间歌舞的代表有《热美磋》、《喂默达》、《阿丽哩》等。其中《热美磋》俗称“热热磋”或“窝热热”,属于世界上稀有的、保存完好的原始歌舞的活化石。此类歌舞都边歌边舞,随着轻松的舞步,一人领唱众人和。乐舞即用乐器伴奏而无歌唱的舞蹈,分为“打跳”,《白沙细乐》屮

6、的古乐舞。表演性舞蹈中麒麟舞(纳丙语:麒麟蹉),明、清时传人丽江,属中原道教艺术。以舞蹈为主,融乐、舞、戏、画、编于一身。勒巴磋,意为勒巴舞或跳勒巴。是一种大型的,带有宗教祭祀色彩的风俗性歌舞,歌时不舞、舞时不歌。在丽江塔城一带流传。勒巴舞共有12套40多种跳法。库蹉、噜蹉,意为跳年或祝岁舞。‘‘噜蹉”意为跳龙。在丽江魯甸一带流传。其风格与勒巴舞极为相似。宗教舞蹈的代表是东巴舞,纳西族东巴教东巴在举行迎神、驱鬼、祭祀、婚礼、超度等仪式时所跳的舞蹈。有300多种跳法;东巴经有著名的舞蹈教程《磋姆》

7、专书。五、纳西族节日文化三朵节,“三朵”是纳西全民族信仰的民族保护祌,又称为“阿普三朵”,意为“祖先(或爷爷)三朵”。相传他属羊,是个战神。每年农历二月八日和八月羊日,四乡民众到三朵阁来烧香拜神;纳西人凡出远门都要到三朵阁祭拜,求三朵神保佑。出征的战士更是要祭拜三朵神;各地纳西人在每年大年初一祭祀三朵神。从1987年起,每年农历2月8口的“三朵节”成为法定的纳西族民族节口。火把节,农历6月24至26H,是纳丙族传统的火把节。最初起源于借助火抵制各种天灾。纳丙语称此节为“川美生恩”。七月骡马会,是

8、丽江纳西族的节庆活动,在农历七月中下旬举办,为期一至二周,以骡马、牛等大牲畜为主,因此又叫“七月骡马会”。六、纳西族民俗文化走婚“阿夏”是摩梭男子称呼女情人的称谓;而女子称呼男情人是“阿都”。现在一般用“阿夏婚”来指称这种“走婚”形式。“阿夏”婚的基本形式是男不娶女不嫁,相恋钟情者互送信物订情。情侣双方都终身生活在母亲家里,男子在夜间到情侣家过偶居生活,次日黎明即返回自己的母亲家里。男女缔结“阿夏”关系要遵守传统习俗,只有不属于同一母系血缘的成年男女才能建立这种关系,“阿夏”所生的子女随母,血统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