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比数列概念

等比数列概念

ID:24008120

大小:32.8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11-12

等比数列概念_第1页
等比数列概念_第2页
等比数列概念_第3页
资源描述:

《等比数列概念》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等比数列的概念》教案【教学目标】知识目标:正确理解等比数列的定义,了解公比的概念,明确一个数列是等比数列的限定条件,能根据定义判断一个数列是等比数列,了解等比数列在生活中的应用。能力目标:通过对等比数列概念的归纳,培养学生严密的思维习惯;通过对等比数列的研究,逐步培养学生观察、类比、归纳、猜想等思维能力并进一步培养学生善于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勇于探索、善于猜想的学习态度,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调动学生的积极情感,主动参与学习,感受数学文化。【教学重点】等比数列定义的归纳及运用。【教学难点】正确理解等比

2、数列的定义,根据定义判断或证明某些数列是否为等比数列【教学手段】多媒体辅助教学【教学方法】启发式和讨论式相结合,类比教学.【课前准备】制作多媒体课件,准备一张白纸,游标卡尺。【教学过程】【导入】复习回顾:等差数列的定义。创设问题情境,三个实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1.利用游标卡尺测量一张纸的厚度.得数列a,2a,4a,8a,16a,32a.(a>0)2.一辆汽车的售价约15万元,年折旧率约为10%,计算该车5年后的价值。得到数列15,15×0.9,15×0.92,15×0.93,…,15×0.95。3.复利存款问题,月利率5

3、%,计算10000元存入银行1年后的本利和。得到数列10000×1.05,10000×1.052,…,10000×1.0512.学生探究三个数列的共同点,引出等比数列的定义。【新课讲授】由学生根据共同点及等差数列定义,自己归纳等比数列的定义,再由老师分析定义中的关键词句,并启发学生自己发现等比数列各项的限制条件:等比数列各项均不为零,公比不为零。v等差数列:一般地,如果一个数列从第二项起,每一项减去它的前一项所得的差都等于同一个常数,那么这个数列就叫做等差数列,这个常数叫做等差数列的公差,通常用d表示.数学表达式:an+

4、1-an=dv等比数列:一般地,如果一个数列从第二项起,每一项与它的前一项的比都等于同一个常数,那么这个数列就叫做等比数列,这个常数叫做等比数列的公比,通常用q表示.数学表达式:知晓定义的基础上,带领学生看书p29页,书上前面出现的关于等比数列的实例。让学生了解等比数列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很广泛,要认真学好。在学生对等比数列的定义有了初步了解的基础上,讲解例一。给出具体的数列,会利用定义判断是否为等比数列。对(1)(5)两小题着重分析.例题一判断下列数列是否为等比数列?若是,找出公比;不是,请说明理由.(1)1,4,16,

5、32.(2)0,2,4,6,8.(3)1,-10,100,-1000,10000.(4)81,27,9,3,1.     (5)a,a,a,a,a.讲解例二,进一步熟悉定义,根据定义求数列未知项。最后的小例一为了由利用定义的求解转到利用定义证明,二为了让学生发现等比数列隔项同号的规律。例题二v求出下列等比数列中的未知项: (1)2,a,8; (2)-4,b,c,½;v已知数列2,x,d,y,8.是等比数列 ①证明数列2,d,8.仍是等比数列. ②求未知项d.通过两道例题的讲解,让学生有个缓冲,做个巩固练习。当然此练习的安

6、排,也是为了进一步挖掘等比数列定义的本质,辨析找寻等差数列与等比数列的关系,将具体问题再推广到一般,并要求学生理解并掌握等比数列的判断证明方法。练习v判断下列数列是等差数列还是等比数列?(1)22,2,1,2-1,2-2.(2)3,34,37,310.引申:已知数列{an}是等差数列,而证明数列{bn}是等比数列.由最后一例的证明,说明给出通项公式后可由定义判断该数列是否为等比数列。反过来若数列已经是等比数列了,能否由定义导出数列通项公式呢?为下节课做铺垫。【课堂小结】由学生通过一堂课的学习,做个简单的归纳小结。v1理解

7、.等比数列的定义,判断或证明数列是否为等比数列要用定义判断v2.等比数列公比q≠0,任意一项都不为零.v3.学习等比数列可以对照等差数列类比做研究.【作业】1.书p48.No.1,2;2.课课练课时6:7,8,9。.3.预习2.3.2【板书设计】§2.3.1等比数列的概念引例导入等比数列定义例题二(2)例题二(3)1.等比数列各项均不为零练习的证明公比不为零2.等比数列隔项同号小结.作业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