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关插座接线方式演变和优劣性比较

开关插座接线方式演变和优劣性比较

ID:24011977

大小:101.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11-12

开关插座接线方式演变和优劣性比较_第1页
开关插座接线方式演变和优劣性比较_第2页
开关插座接线方式演变和优劣性比较_第3页
资源描述:

《开关插座接线方式演变和优劣性比较》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开关插座接线方式的演变和优劣性比较2008-11-315:59:00       随着电器附件——开关、插座产品的创新发展,其后座的接线方式也在发生着一系列的演变。每一种演变都代表着企业关注居家用电的安全和企业技术创新的能力。归纳起来,开关、插座的接线方式大体有四种,分别是螺钉压线方式、压板压线方式、快速接线方式、鞍型接线方式。四类接线方式以各自的风格并存于市场上,同时演绎着开关、插座产品的变革历程。       本人在1993年创办TCL国际电工时,研发的T2.0系列开关、插座产品,其接线方式采用的就是最传统,

2、也是当时最广泛使用的螺钉压线,即通过螺钉横向旋入接线柱,挤压电线使之和接线柱对接牢固。图1:螺钉压线方式图示       螺钉压线方式最大的优点在于接线方便、牢靠,不容易脱扣。而缺点在于,螺钉会将电线压伤甚至压断,时间长了可能会使导线发热甚至起火,造成安全隐患。       目前市面上多数传统品牌的开关、插座还是继续沿用螺钉压线方式,虽然有些厂家做了一些材料方面的改进,但仍然难以根本性的解决安全隐患。高档的开关、插座品牌产品大多已采用更具有时代性的接线方式——压板压线。       在1997年,我们推出的K系列

3、产品率先采用了平行式压板压线方式,即通过小螺钉收紧两个小金属片,使金属片之间的电线被夹紧。图2:平行式压板压线图示          平行式压板压线方式最大的好处就是避免损伤导线。而缺点是难以同时压住压紧两条或多条不同线径的导线。       因K系列产品在设计上的缺陷,难以改变固有的接线结构,也就一直沿用平行式压板压线方式。       2007年,本人带领的核心研发团队在创办世耐尔(SINEL)电工后,彻底改进了K系列产品的内部接线结构,研发出革命性的、能同时牢固压紧细线(线径1.5MM)和粗线(线径4.0M

4、M)的跷板式压板接线,并广泛应用于SINEL品牌所有系列开关、插座产品上(已推出S600系列和S350系列产品)。图3:跷板式压板压线图示图3:跷板式压板压线图示       少许品牌开关、插座产品正在国内大张旗鼓的宣传一种名称为快速接线的接线方式,那就是将剥开的导线直接插入接线孔即能完成接线。                                                                             图4:快速接线图示       快速接线的优点简单明了,那就是接线速

5、度快,安装方便(不需要使用螺丝刀等工具)。但其缺点也非常明显,就是单向插入比较方便,而反向拔出就会被卡住,需要捅拆线孔或压动拆线按板才能把线拔出来;对导线也有较多的限制,偏粗、偏细、偏软的电线都不适合;导线靠弹片的弹力压住,不牢固,电流稍大就容易烧坏。因此在市场上,快速接线的产品无法成为消费主流。       另外,极少数品牌的开关、插座借鉴了空气开关类产品的接线方式——鞍型端子接线,也叫钉板压线,即用两个或多个螺钉或螺母把导线夹紧在鞍型端子下。图5:鞍型端子接线图示图5:鞍型端子接线图示       鞍型端子接

6、线方式的优点是接线孔大,方便了接线。其缺点是,粗细线要缠绕后才能压紧。鞍型端子接线尚处于探索阶段,也难以被消费者所认同       综上而言,因国内电线标准不统一,既能同时压紧粗细导线,又对导线无任何损伤的跷板式压板压线方式,具有其他类接线方式无法比拟的优势。跷板式压板压线方式是世耐尔(SINEL)电工研发团队在从事多年的K系列产品研发的基础上进行有效探索的结晶。目前,这种跷板式压板压线方式以其独特的性能优势而广被消费者所亲睐。       开关、插座的接线,同时也是居家用电安全的生命线,一定要牢固、可靠和耐用,

7、并对导线无损伤。离开这些,任何接线方式的创新都没有实质性的意义。电气专家指出,作为与安全息息相关的开关和插座产品,消费者在考虑产品丰富多样的功能性和美化家居的装饰性的同时,一定要首选安全性高的开关和插座产品。只有将安全性、功能性、装饰性予以完美结合,"三性合一"的开关、插座,才能值得消费者真正购买。(作者:温尚霖)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