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氢化物储氢材料的研究进展

金属氢化物储氢材料的研究进展

ID:24012526

大小:55.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1-12

金属氢化物储氢材料的研究进展_第1页
金属氢化物储氢材料的研究进展_第2页
金属氢化物储氢材料的研究进展_第3页
金属氢化物储氢材料的研究进展_第4页
资源描述:

《金属氢化物储氢材料的研究进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金属氢化物储氢材料的研究进展1.引言随着社会发展、人口增长,人类对能源的需求将越来越大。以煤、石油、天然气等为代表的化石能源是当前的主要能源,但化石能源属不可再生资源,储量有限,而且化石能源的大量使用,还造成了越来越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因此,可持续发展的压力迫使人类去寻找更为清洁的新型能源。氢能作为一种高能量密度、清洁的绿色新能源,氢能的冇效利用成为了当前的研究重点,氢能应用的关键是氢的有效储存。氢的利用可以分为制氢、贮氢和使用等三个主要环节,其中,贮氢环节是关键。贮氢的方式主要冇气态贮氢、液态贮氢和固态贮氢等。气态贮氢是把压缩气体装入高压气瓶中,体积密

2、度较小,最大值为33kgH2-m'5,重量密度为13wt%,但气体压力过大(800bar)在移动使用过程中可能带来安全隐患。液态贮氢的体积密度为71kgHrnf3,虽然重量密度为100wt%,但贮存温度过低(21K,lbar),II氢的泄露会带来安全性问题,同吋为保持低温所需要的能量消耗也较大。相比之下,固态贮氢是比较安全节能的贮氢方式。固态贮氢材料冇多种类型。S前所采用或正在研究的主要储氢材料,包括金属氢化物储氢、物理吸附储氢材料、复杂氢化物储氢、水合物储氢、直接水解放氢的储氢材料、多孔聚合物储氢材料、有机液体氢化物储氢材料,本文综述了金属氢化物的发展

3、现状,重点分析了金属氢化物的优缺点,谈探究了其未来的发展趋势。2.金属氢化物储氢材料金属氢化物储氢具有安全可靠、储氢能耗低、储存容量高(单位体积储氢密度高)、制备技术和工艺相对成熟等优点。此外,金属氢化物储氢还冇将氢气纯化、压缩的功能。因此,金属氢化物储氢是0前应用最为广泛的储氢材料。储氢合金是指在一定温度和氢气压力下,能可逆地大量吸收、储存和释放氢气的金属间化合物。储氢合金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为吸氢元素或与氢冇很强亲和力的元素(A),它控制着储氢量的多少,是组成储氢合金的关键元素,主要是IA〜VB族金属,如Ti、Zr、Ca、Mg、V、Nb、Re(稀土元

4、素);另一•部分则为吸氢量小或根本不吸氢的元素(B),它则控制着吸/放氢的可逆性,起调节生成热与分解压力的作用,如Fe、Co、Ni、Cr、Cu、AI等。0前世界上已经研制出多种储氢合金,按储氢合金金属组成元素的数0划分,可分为:二元系、三元系和多元系;按储氢合金材料的主要金属元素区分,可分为:稀土系、镁系、钛系、钒基固溶体、锆系等;而组成储氢合金的金属可分为吸氢类(用A表示)和不吸氢类(用B表示),据此又可将储氢合金分为:AB5型、八82型、AB型、A2B型。2.1.稀土系储氢合金稀土储氢合金中典型代表是LaNi5。该合金为CaCu5型六方结构,它的优点

5、为活化容易,平台压力适中II平坦,吸/放氢平衡压差小,动力学性能优良,不易中毒。在25°C及0.2MPa压力下,该合金储氢量约为1.4%,分解热为30kJ/mol。,所以室温下便可以实现对氢的存储。此外,该合金还具有吸/放氢纯度高的特点(99.9%以上),因此可以作为制备高纯度氢气的一种途径。LaNi5合金的缺点为抗粉化、抗氧化性能较差,且由于含有稀土元素La,价格偏高。Willems戸等人通过采用Mm(Mm为混合稀土,主要成分为La、Ce、Pr、Nd)取代部分元素La,不仅使其抗粉化、抗氧化性能得到改善,而II降低了稀土合金的成本。但同吋带来了氢分解压

6、升高的问题。于是在此基础上开发了大量多元合金Mm^CxN^Dy,其中C有Al、Cu、Mn、Si、Ca、Ti、Co;D为Al、Cu、Mn、Si、Ca、Ti、Co、Cr、Zr、V、Fe(=0.05〜0.20,Y=0.1-2.5)131。1.1.镁系储氢合金镁系合金的典型代表是Mg2Ni141。镁系合金具冇成本低(即资源丰富、价格低廉)、重量轻、储氢量高(储氢合金中,其储氢能力最高,如MgH2储氢量7.6%)。因此,镁系合金被认为是最具潜力的合金材料。该合金的缺点为放氢温度高(一般为250°C〜300°C),放氢动力学性能较差以及抗腐蚀性能较差。2002年,W

7、ang151等人则采用Ag部分替代Mg2Ni合金中的Mg后,其吸氢量可达2.2%,吸放氢温度降低同样也得到降低。近年来出现了一种新的金属氢化物储氢技术一薄膜金属氢化物储氢,包括纯Mg膜、Mg-Pd薄膜、Mg-Ni薄膜、Mg-Nb薄膜、Mg—V薄膜、Mg-Al薄膜、Mg-LaNi5薄膜。Wang161等人采用厚度为数十纳米至数百纳米的薄膜金属氢化物进行研究,发现储氢合金薄膜化后具冇以下优点:吸、放氢速度快;抗粉化能力强;热传导率高;可相对容易地对薄膜进行表面处理,如表面离子轰击,化学镀等。此外,他们在薄膜金属氢化物表面喷涂保护层,结果发现这样可起到活化薄膜

8、金属氢化物和保护氢化物不受杂质组分的毒害。但0前制备的镁薄膜一般都需用价格较高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