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字一泪 一声一泣——读李煜《浪淘沙·帘外雨潺潺》

一字一泪 一声一泣——读李煜《浪淘沙·帘外雨潺潺》

ID:24029991

大小:25.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1-12

一字一泪 一声一泣——读李煜《浪淘沙·帘外雨潺潺》_第1页
一字一泪 一声一泣——读李煜《浪淘沙·帘外雨潺潺》_第2页
一字一泪 一声一泣——读李煜《浪淘沙·帘外雨潺潺》_第3页
一字一泪 一声一泣——读李煜《浪淘沙·帘外雨潺潺》_第4页
资源描述:

《一字一泪 一声一泣——读李煜《浪淘沙·帘外雨潺潺》》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一字一泪一声一泣——读李煜《浪淘沙·帘外雨潺潺》  浪淘沙  李煜  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罗衾不耐五更寒。  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  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  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李煜,字重光,继承其父李璟为南唐王,世称李后主。在位15年中,政事不修,纵情享乐。国亡,降宋后封违命侯,过了三年囚犯般的屈辱生活,相传被宋太宗赵匡义赐牵机药中毒而死。他在文艺方面工书、善画、洞晓音律,尤工于词。由于身份地位的变化,使他前后期的词呈现不同的风格。前期反映的是帝王的荒淫、颓废的生活;后期则多是倾

2、诉亡国失宠的巨大悲痛,但他反复吟诵的无非是个人失去的王位的哀怨,缺少社会意义。但在表现艺术上直抒胸臆,不加雕饰,而且用遣词准确、洗炼,生动如画,形象鲜明,风貌天然,为唐、五代其他词人所不及。今所传《南唐二主词》是他和其父李的合集,为后人所辑。  《浪淘沙》是李后主以歌当哭的绝笔词。这首词写的是作者亡国后的心境,真是亡国悲痛,千古遗恨,语意凄黯,声调惨然。至今读来,那如泣如诉的悲剧性叙述诗句,黯怆欲绝,还深深地打动人心,产生着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词的上片写梦醒后感情上的急剧波动:天将亮未亮之时被雨声惊醒,回忆起梦中的

3、片刻欢乐,跟眼前的凄凉形成鲜明的对比。前三句和后二句采用倒装句法,使梦中之欢和醒后之悲两者相反相成、互为映衬,从而造成心理上和时空上的转换与交替。从实写之现实愁苦来造成反差,引出虚拟之梦境欢娱,以突出自己被俘之“客身”竟要做“贪欢”之美梦的潜意识的活动。梦是潜意识的心灵投影,梦是自由而模糊的感情联想。词中正是通过“梦里”的“贪欢”,把词人内心深处虽然微弱但却顽强、不甘心死亡的生存意志艺术地表现出来。  古往今来,以“梦”入诗之人可谓多矣,陆放翁有“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晏几道有“今宵剩把银釭照,犹恐相逢是

4、梦中”,范仲淹有“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然而,又有谁的“梦”有李煜的“梦”这么哀婉凄恻呢?  词人抒情,融情于景。伤春晓凄凉,罗衾冷似铁;听春雨潺潺,春光迟暮尽。用以衬托俘虏和帝王两种人生选择的天壤之别,及其内在转化的人生悲剧。一个人只有在梦中忘掉自己俘虏的身份,才会有享受片刻欢乐的自由感。这中间包孕着多少人生痛苦的喟叹心声,蕴涵着多少春花秋月、凤箫歌彻的甜美回忆啊!这里现实与梦境之间所经历的时空转换,实质上也就是保留在诗人知觉中的众多现象相互交织而发生的必然本质联系的一种方式。然而,随着这种假想的满足而来的真实

5、感受,却是听雨声、伤春意、想寒重。“一晌贪欢”,何处可“贪”,何“欢”可“贪”哦!  词的下片写凭栏时对人生的留恋:凭栏眺望,看不见故国;抚今思昔,真有天壤之别。“独自莫凭栏”一句,引入对江山故国之情思。诗人提醒自己,切莫独自凭栏,徒增感伤。“莫”有些版本作“暮”,俞平伯先生在《唐宋词选释》中说:“下片从‘凭栏’生出,略点晚景,’无限江山’以下,转入沉思境界,作‘暮’字自好。今从《全唐诗》写作’暮’.”妙哉,斯言!暮色苍茫,仿佛“无限江山”都披上了一层浓郁而感伤的暮蔼色彩;显得朦胧而模糊,此情此景,谁能不感慨万千呢?

6、这里的“无限江山”与“一晌贪欢”有着一种内在的机制关系,诗人多少物质享受和人间欢乐都曾发生在那一大片可爱的“无限江山”的江南故土上。至此,我们才会深深感到“别时容易见时难”一句,实在悲愤无比,沉郁之极。这决不是一种“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的情怨呻吟,而是对国破家亡的一种极其委婉而凄惨的呻吟和呼唤。饱含着绝望、诀别、留恋、希冀、缅怀、向往等丰富的情感,一字一泪,一声一泣,令人唏嘘不已。词的结尾,更是把这种血泪写成绝望之歌,推向感情的最高潮,诗人撕心裂肺地喊出:“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这里以“流水”、“落

7、花”、“春去”等自然规律的不可逆转,来反复暗喻南唐的灭亡和欢乐的消逝。唐圭璋在《唐宋词简释》中说:“流水尽矣,花落尽矣,春归去矣,而人亦将亡矣。将四种之语,并合一处作结,肝肠断绝,遗恨千古。”至此,一声“天上人间”,正道出了作者内心世界生与死的矛盾情结,也就是一种绝望者的希望。其实,对死亡的恐惧也就是对人生的清醒认识。词人是多么留恋这美好的人世间啊!但是,梦境中天堂般的帝王生活已永不复返了,现实中地狱般的俘虏生活又不愿再继续下去,活下来已没有必要了,一声“天上人间”足可令“草木含悲,风云易色”。  李煜的这首《浪淘沙

8、》字字血泪,句句含悲,明代李攀龙说:“悲悼万状,为之泪不收久许。”后世的读者常在悲痛的情绪中产生一种共鸣,如三月的春雨,丝丝缕缕,久久不去。  刘明彰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