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课堂的教学技巧

初中历史课堂的教学技巧

ID:24033218

大小:47.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11-12

初中历史课堂的教学技巧_第1页
初中历史课堂的教学技巧_第2页
初中历史课堂的教学技巧_第3页
资源描述:

《初中历史课堂的教学技巧》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初中历史课堂的教学技巧一堂成功的历史课,应该是课文内容和教学方法的统一,是历史知识教学与能力培养的结合。  一、突出形象性与情感性特点  初中教师面对的是12~16岁的青少年。历史课堂上,他们愿意听、乐于记形象性强的人物事迹和故事。教师授课时就应紧紧抓住这一特点,因势利导。讲历史事件,要力求渲染气氛,要讲得有声有色,要把简单枯燥的文字变成生动具体的场面;讲历史人物,则应突出人物鲜明而富有特色的个性,使人物形象栩栩如生、鲜明突出。如:讲“火烧圆明园”一节,可这样叙述:“侵略者焚烧圆明园的大火,延续了3天。黑色

2、的云团长达50多公里,久久不散,飘荡在整个北京上空。大大小小的灰星落满了大街小巷,到处是一片天昏地暗,就像发生了日食一样……圆明园,这座被称为‘万园之园’的艺术杰作,这座中国历史上最宏伟、最精美的皇家园林,就这样被这群野蛮的侵略者烧毁了。”这里,有对具体情景的描述,有对精美无比的圆明园被烧毁的惋惜,更有对侵略强盗野蛮行径的控诉。像这样有声有色的叙述,学生怎能不受到强烈的感染呢?  二、注重关联,讲清发展,突出结构,理清条理  历史是过去的现实,现实是历史的发展。在课堂上,教师除了讲清块状的知识点外,还要注意

3、纵向(或横向)的联系,突出关联,讲出“发展”来。所谓关联,应该有三个方面:  1.两堂历史课之间的关联。  2.一堂课历史知识的内在联系。  3.历史与现实的关联。  前两点教参上多有说明,而后一种并没有引起教师足够的重视。如目前国内外重大新闻、古今中外科学文化知识等,都可作为联系课文的好材料。如:“第一次世界大战”一章,课文中提到的首次用于战争的简陋的飞机、笨拙的坦克、远程大炮等武器,教学时可联系现在先进的水陆两用坦克、隐形飞机、海湾战争中的“飞毛腿”和“爱国者”导弹。教师略加讲解,学生即可饶有兴趣地

4、了解到武器发展的粗略历史,明白现代技术的巨大进步给未来战争带来的残酷性。再如讲“明治维新”,可从日本向西方学习获得巨大社会进步的事实,联系日本在奴隶社会末向中国隋唐学习、社会性质发生根本变化的历史,使学生了解:一个民族的进步与发展,除了要有一定的历史条件之外,还需要有开放的胸怀,学习外国一切有利于自己的先进东西,从而提高了学生对当前改革开放的认识。这样联系,拉近了历史与现实的距离,学生听来饶有兴趣,易于接受,思想觉悟、认识能力相应也随之而得到了提高。  三、要有较好的课堂检测形式  不少历史课缺乏检测,既使

5、检测,也是一背了事。事实上,好的课堂检测对课堂教学有补充、深化作用。在实践中,笔者尝试了两种形式的检测:一种是巧妙利用板书,检测基础知识。在板书时,教师可对简单而学起来又易错的地方,以填空题的形式列出,让学生练习。另一种是设问答疑方式。可以采用教师提问题让学生解答,或学生提问题让教师解答的方式进行。如“第一次世界大战”一章,课文总结这场战争的性质是“一场掠夺性的帝国主义战争”,但学生对具体交战国的参战性质并不能一一区分。我就这样提问:“塞尔维亚参战是否也属于非正义性质呢?”大家讨论后统一了认识:塞尔维亚的参战带

6、有反抗侵略的民族解放性质,是正义的,但从交战范围、参战人数来说影响较小,不改变整个战争性质。经过比较,学生对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性质有了更清楚的认识。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