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临床生化检验在分析前的质量控制

探讨临床生化检验在分析前的质量控制

ID:24052574

大小:63.62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1-12

探讨临床生化检验在分析前的质量控制_第1页
探讨临床生化检验在分析前的质量控制_第2页
探讨临床生化检验在分析前的质量控制_第3页
探讨临床生化检验在分析前的质量控制_第4页
资源描述:

《探讨临床生化检验在分析前的质量控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探讨临床生化检验在分析前的质量控制梁勇明(中山市黄浦人民医院528429)【摘要】目的:通过调查木院生化检验分析前质量控制出现的问题,探宄临床生化检验在分析前的质量控制。方法:统计2010年11月〜2012年11月期间木院临床上生化检验结果与临床症状不符合的标木以及检验不合格的标木,并对这些标木进行分析,探究生化检验分析前的质量控制,己达到临床满意效果。结果:126130例标木的检验结果中有152例与临床症状不符合和不合格的标木,总不合格率为0.12%,其中分析前标木的质量问题引起的不合格数有125例,占总不合格数的82.24%。结论:临床上生

2、化检验分析前的质量控制决定了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在整个质量控制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临床检验工作中应重视分析前生化标木的质量控制,确保检验结果的可靠性。【关键词】生化检验分析前质量控制【中图分类号】R44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3)03-0220-02生化检验是临床检验工作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近年来,基础医学、医学科学、高科技等在医学检验中已广泛应用,各种各样的自动化分析仪器、各种新实验、新方法、新思路、新的实验参数遍及自动化遍及检验科的所有领域,提高了检验工作的精密度和准确性,为临床医学的预防、诊断

3、、治疗提供了重要的指标;另外检验工作人员的素质也不断提高,操作更加规范化,这使得生化检验朝向超微量、快速、准确、特异及高度自动化的方向发展,检验技术日益完善。目前实验分析己成为临床上开展质量控制的重点,特别是分析前的质量控制,但该环节的质量控制工作相对比较薄弱,并未受到很高的重视,严重影响了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为加强分析前生化检验的质量控制,木文调查分析了木院于2010年11月至2012年11月期间的生化检验结果与临床不符的标木及不合格标木的原因,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1临床资料选取2010年11月〜2012年11月期间本院检

4、验科生化室的标本126130例。1.2方法调查分析选取的126130例标本分析前导致检验结果与临床症状不符合或者不合格的例数并分析其原因,从而探究生化标本在临床上分析前的质量控制。2结果调查结果显示,126130例标本的检验结果中有152例与临床症状不符合和不合格的标本,总不合格率为0.12%。分析显示,由于分析前标本的质量问题引起的不合格数有125例,占总不合格数的82.24%;其中不合格标本有32例,导致不合格的主要原因是标本溶血,另外还可能标本量少、餐后采血、血清中混入乙二胺四乙酸二钾(EDTA-K2)和输液中及同侧采血、标本放置太久、抗

5、凝剂错误、患者准备不当等原因有关。具体结果见表1。3讨论[2]根据本次调查结果发现,生化检验结果的准确性主要是由于分析前的因素引起的,占总不合格数的82.24%,因此做好分析前的标本质量控制尤为重要。这就要求所有相关医生、护士、患者和检验人员密切合作,加强管理规范,共同重视分析前质量控制的重要性,增强检验工作的责任感,做到高质量的检验,避免不良结果出现。3.1正确选择分析系统[3]为了确保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使得测试结果达到cv%<5%、偏差系数<5%,应选择选择自动化程高的测试仪器,并采用先进的检验方法,合适的测试速度以及医

6、院规模相适应的试剂位和样本装载;对生化检验所需试剂的选择也有很高的要求,制定了规范的操作程序(sop文件),对所用的成品试剂,要保证试剂有良好的溯源性,响应的校准品和高、中、低值质控品;严格规范自动化分析仪的维护和保养,定期对仪器设备供应商进行巡检,以建立设备使用(sop文件)。3.2临床医生正确选择生化检验项0在当今检验医学快速发展的吋代,实验医学中的每组检验都有不同的临床意义,根据疾病发展的不冋阶段选择相关的项目进行检验,使之与临床症状更加符合。此外,检验人员应与医护人员沟通,是临床医生能够根据患者的病情正确选择检验项0。3.3医生应该规范

7、填写申请单完整填写病人资料,包括其姓名、年龄、性别、病床号,病案号、诊断、特殊情况等,字迹清晰,并注明医生姓名,申请日期,标本采集吋间,标本类型,测定项0等,做好详细记录。3.4病人接受生化检验前应做好充分的准备在医生的指导下保持良好的休息状态,禁忌熬夜、喝酒、过度疲劳等;检验前12h内病人禁食,但禁食吋间不得超过16h,进行空腹采血,避免影响血液中的成分;一般要求检验前晚饭不宜高脂饮食,特别对高血脂病人,给予制定检验前连续三天素食饮食计划,对糖尿病人的血糖监测应详细记录采血吋间等,是检验结果准确反应病人的试剂情况。3.5采血前应该注意(1)考

8、虑到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安全性,采血吋以坐位为好;(2)压脉带的使用不宜过紧、吋间应小于1分钟,保证血样的各项检查指标不发生明显改变;(3)采血器材使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