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美术“比较鉴赏”教学法探讨

初中美术“比较鉴赏”教学法探讨

ID:24087127

大小:50.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1-12

初中美术“比较鉴赏”教学法探讨_第1页
初中美术“比较鉴赏”教学法探讨_第2页
初中美术“比较鉴赏”教学法探讨_第3页
初中美术“比较鉴赏”教学法探讨_第4页
资源描述:

《初中美术“比较鉴赏”教学法探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初中美术“比较鉴赏”教学法探讨目前,国内中学的素质教育体系渐趋完善,其中,初中美术欣赏课程作为整个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学生的性格塑造和知识构建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甚至,该课程还被认为是实施审美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的主要内容和途径。美术鉴赏系视觉心理活动,从视觉对作品的直观感受开始,通过知觉和联觉、统觉而变成情感和意识的过程。审美接受者可以在美术鉴赏过程中获得审美享受,所以美术鉴赏也属于审美再创造活动。  所谓美术鉴赏课,即在教材的指引下,师生之间在一种互动状态下获得审美感受的过程。初中美术鉴赏要求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从哲学、历史学和社会学等

2、角度对美术作品的表现形式、艺术技巧、思想内容、文化价值等方面进行分析和批评,然后再所作出价值判断。那么,如何提升初中美术欣赏课的教学质量呢?答案之一便是采取“比较鉴赏教学法”。所谓“比较鉴赏”,主要有如下三种:其一,相同题材的作品进行比较;其二,同一年代间的作品相互比较;其三,某位艺术家不同作品间的比较。根据中学美术教学大纲可知,初中美术鉴赏课需实现两个层次的目标:一方面,对作品外在的东西进行分析,即构图、色彩和造型等;另一方面,体认作品内在的东西,例如艺术品的意蕴和的情感等。通过比鉴赏教学,可以更加容易实现上述目标。下面以九年级学生为探究的主体,以

3、三尊欧洲青铜骑马塑像为研究案例,冀望以此对“比较鉴赏教学法”作出进一步的研究。  课程开始,教师首先在大屏幕上放映雕塑《马?克奥利略骑马像》的图片。接着,师对与其相关的外围知识进行介绍:如马克?奥利略为何人?当时罗马帝国的社会情形怎样?等等。然后,师在分析这尊雕塑的艺术魅力之后便进入了提问环节。有学生问:为什么感觉人像的神情有点忧郁?对此,师作出了准确的回答,并朗读了几段《沉思录》的内容,以便学生能够深刻理解雕塑中人像的“情绪”。还有学生问询到雕塑的情况,师也给予了答复。最后,学生开始自由讨论。  课程进入第二部分,大屏幕上的图片随即转为《格泰梅拉达

4、骑马像》,师首先介绍了多纳泰罗的相关情况;接着介绍了文艺复兴时期的意大利以及这个名为格泰梅拉达骑兵队长的情况;最后对雕塑的一些问题作出讲解,譬如这是为当时新兴资产阶级英雄人物所树立的纪念碑,虽然处于静止之中,但却仍然显示出强烈的内心激情。提问环节,某生问:为什么一只马蹄子踩着圆球?师对其予以回答。  紧接着,课程进入第三部分,图片转为《柯莱奥尼骑马像》。同样,师分别介绍了委罗基奥和柯莱奥尼这位雇佣军队长情况后即对作品进行分析。譬如身体造型和面部特征表明了雕塑家本人对现实社会中所存在的“个体人”的强烈兴趣,这体现了文艺复兴时期的意大利的人文主义思想,等

5、等。最后是提问环节。  第四部分,师将三张图片同时放映出,让学生仔细体会其中的不同。学生纷纷表达自己的感受,大致如下:《马克?奥利略骑马像》笼罩着失望、惆怅、低沉与彷徨的情调;多纳太罗雕的《格太梅拉达骑马像》则体现出人像的绝对的权威,甚至,权威还制约着骏马及其周围的空间;与多那太罗的《格太梅拉达骑马像》相比,《柯莱奥尼骑马像》的风格由静态变成了动态,马的左前腿离开地面,似乎正在迈着雄健的步伐跃向前面的空间。通过比较,学生意识到这三尊雕塑在样式上基本相同,其差别仅仅表现在某些细节上。师作最后总结:西方雕塑起源于古希腊,即欧洲古典主义滥觞时期。在文艺复兴

6、期间,这样的精神被再次发掘和认识,并且表现出更为强烈的人文气质,所以,西方雕塑艺术的发展轨迹非常清晰。  据此可知:第一,初中学生,特别是九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程度的人文知识和认知能力,基本能够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比较体会到艺术作品间的差别。不过,虽然比较鉴赏教学法可以令专业性很强的美术理论知识通俗易懂,但是,并非任何美术鉴赏教学都可以运用之,因此,切不可盲目而为,必须遵循一定的准则。同时,鉴于比较方式有相同比较和相异比较之分。所以,教师需要依据学生的不同情况来选择所比较的方式。第二,比较鉴赏教学法对教师的个人能力要求甚高。教师除了具备艺术学的基础知

7、识外,对美学、史学甚至政治学方面的知识都要有所涉及。不过,这个能力并非一蹴而就,需要教师持续不断地学习。第三,进行该教学法之前,教师必须作充分的准备。例如,教师需要根据教案设计的要求,准备好必要的图表、图片、幻灯或音像资料,以及所需的幻灯机等。再如,教师需要设计好一系列问题,为了激发学生的想象力,教师可以设计一些有趣的问题,引导学生观察、感受和思考。另外,在讲解时,教师需要深入浅出,使学生能够听懂并发生兴趣,对一些概念能够获得更确切的感受,而不是使其更加困惑。第四,比较鉴赏教学法强调师生互动,因此需要让学生更多、更积极地参与其中。中学生,特别是初中生

8、的思维能力正在提高,想象力日益丰富,情感充沛,美感可塑性很强,对艺术作品的兴趣十分强烈。那么,在比较教学中,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